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慧华 《考试周刊》2008,(13):215-216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口译,分析了语言文化与口译的关系,并举例说明了口译中存在的文化障碍,指出培养译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2.
严丽 《考试周刊》2011,(55):31-32
口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述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再表述出来的活动。而不同的民族有其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色,要想把口译的工作做好,那么就必然涉及跨文化交际这方面的知识。因为不同民族在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文化冲突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口译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就更显突出了。本文以口译中因为文化冲突所产生的交流障碍作为案例分析,研究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力求提高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3.
黄如英 《海外英语》2012,(6):137-138
该文探讨了跨文化语境下的口译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作者提出口译是跨文化交际中的行为,同时口译也是跨文化交流的高速信息通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口译与文化的关系,并强调译员在真实的口译环境中,译员必须具备敏锐的跨文化意识,不断克服文化障碍,最终促成交际双方信息流的畅通。  相似文献   

4.
廖建思 《海外英语》2012,(23):143-14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元全球文化的到来,旅游业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中英文导游口译员,作为"文化的使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妥善地处理中英文导游口译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对于传播中国文化,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口译包括口译主体,口译客体和口译规范三个重要因素。该文通过对口译文化特征的阐述,探讨了口译的双语语言和双语文化交流过程,发现口译员不仅应具备熟练驾驭双语语言的能力,还应自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明确文化差异,对文化障碍具有预见性,增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媒体上"口译"这个词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这也说明"口译"这个活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本文旨在浅论口译活动中出现的文化障碍问题。本文从四个基本方面:思维方式,价值观,历史文化和文化意象,以及传统习俗,宗教信仰来解释文化障碍问题出现的原因和由此引起的后果,同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来克服这些文化障碍,希望能够帮助译员在实际的口译活动中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促使跨文化交际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7.
口译作为当今文化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跨文化交际口译活动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可能产生信息与交际障碍。因此,如何跨越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构建最佳语境,已越来越引起重视。关联理论中提出了认知与交际两大原则,从跨文化交际口译活动出发,扩展了关联理论认知与交际的应用视角。  相似文献   

8.
口译包括口译主体,口译客体和口译规范三个重要因素。该文通过对口译文化特征的阐述,探讨了口译的双语语言和双语文化交流过程,发现口译员不仅应具备熟练驾驭双语语言的能力,还应自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明确文化差异,对文化障碍具有预见性,增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9.
口译(又称传译)是一种翻译活动,顾名思义,是指译员以口语的方式,将译入语转换为译出语的方式。它是人类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交际方式。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我们身边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商务活动。但是在商务交际中,东西方民族常常会因为文化积淀、认知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而遭遇文化冲突。本文从交际过程中文化的重要性出发,结合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分析商务口译中常出现的语用失误现象。全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论述口译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影响。指出口译是一种特定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第二部分分析商务口译中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最后指明口译人员应自觉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减少乃至消除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失误,使商务活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口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从中英文化内涵差异、翻译原则、语用差异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魏丽英 《教育与职业》2012,(36):119-120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培养学生具备这种素质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英语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应突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商务活动中消除商务文化上的障碍,从而提高商务活动的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12.
口译不仅是一场语言转换活动。还是一种面对面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口译的完成是否有效、畅顺,不仅取决于口译员语言技能的高低,还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口译员是否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本文总结了现实生活和口译实践中的种种跨文化现象。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在历史背景、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表明跨文化因素对口译过程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一些克服跨文化障碍的口译方法和技巧。从而使口译能够真正成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码的社会交际行为,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行为,译者自然成为与译文背后的异文化相互沟通互动的媒介。研究交际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口译能力的关系对于提高口译水平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口译交际理论的角度阐释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口译能力的正相关关系,并对如何通过强化学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促进口译水平的提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法国释意学派将口译程序概括为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和表达三个阶段,提出成功的翻译应该是语篇层次上的翻译,表现为源语和译语在整体交际意义上的等值。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用释意理论来指导口译交际过程,对成功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法国释意学派将口译程序概括为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和表达三个阶段,提出成功的翻译应该是语篇层次上的翻译,表现为源语和译语在整体交际意义上的等值。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用释意理论来指导口译交际过程,对成功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商务英语翻译中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提出商务翻译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点——语言文化能力、社会文化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译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商务活动中的翻译障碍,促进商务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口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要求译员关注实践中语言层面的交流,也要重视语言背后文化层面的交流。在商务口译中,口译实践具有更强的商业目的性,译员服务对象之间因各自利益考量更容易产生误解与矛盾,这就要求译员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敏感性,能够及时预防、沟通与化解障碍,扮演跨文化协调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课堂口译是存在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中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笔者从语言的角度出发,将课堂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具体划分为词汇上的障碍和语篇上的障碍,并结合个人的课堂口译经验分析两种障碍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口译,顾名思义是一种翻译活动,即指学生以口语的方式,将源语转换为目的语的方式。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意识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避免跨文化语用失误对口译来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兼顾从培养跨文化意识的角度研究口译,分析语言文化与口译之间的关系,指出口译中存在的文化障碍现象。本文从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口译中存在的几种语用失误现象的分析,探究口译中语用错误的问题及其原因,以求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减少误解、进行有效沟通和更好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20.
邓双 《林区教学》2014,(11):65-66
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也逐渐增多。口译作为一种新的跨文化交际手段,逐渐被人们认可并在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口译的概念及分类,从口译的理论基础和口译的跨文化理论基础两个方面研究口译及口译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分析口译跨文化交际障碍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