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主持人话语: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依托,良好的环境是维系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产物,根本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问题。当前全球面临着经济、能源、粮食、气候变化等多种危机的影响,各个国家纷纷将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作为突破口,出台绿色新政,挖掘绿色财富,打造绿色经济转型升级版。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  相似文献   

2.
全球的环境危机促使人类倡导环境教育,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提高环境意识.化学贯穿于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依靠化学.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目标、原则与途径.高中化学环境教育环境危机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工业的迅猛发展,从而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但作为赖以生存的环境却受到了无情的污染和破坏——全球  相似文献   

3.
范战平 《红领巾》2005,(4):73-75
面对严重的环境危机,人们提出环境权理论,并形成了基本人权说、财产权说、程序权说、人类权说等多种学说.但是以权利制约权利的构想不能够遏制环境危机.环境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外部不经济性.我们应当摈弃传统的方法和观点,以环境产权取代传统的环境权,这既是环境权的出路所在,也是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环境和生态危机是当今世界最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特大沙尘暴作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已成为破坏生态与环境的一个突出因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沙尘暴灾害产生于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组成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之中,不仅是一种生态经济现象,而且具有生态经济性质。一方面,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成为诱发沙尘暴的重要人为因素;另一方面,特大沙尘暴灾害既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起着破坏作用,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又对人类社会的生态进化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基于环境危机对人类造成的生存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类对自身与环境关系的重新思考和定位的结果.生态学既是人类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工具,又客观地反映了人类认识环境的成果;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阐述,使它成为现代环境意识的理论基础.因而,生态学知识教育应作为环境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6.
一、中学化学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一)环境问题相当严重 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结果造成诸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7.
由于自然和人的原因,环境问题日趋恶化,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它将对未来时期的人类生存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探讨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对学生乃至全民进行环境教育,已是十分迫切的任务。在生物教学中,涉及环境的问题较多,教师可采取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循环经济的产生根源分析可知,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类传统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造成的,而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经济发展模式。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以促进经济、环境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长期存在的失业、通货膨胀等“滞胀”问题,以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人与自然的矛盾、贫富悬殊、社会民主及公正问题越来越严重。试图解决这些“反常”和“危机”的经济学理论纷纷产生,成效却很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和价值观念进行彻底的批判。西方绿色经济学(Green Economics)则相反,完全抛弃了传统经济学逻辑体系,形成了一种崭新的、与主流经济学范式截然相反的后工业社会经济系统思想。  相似文献   

10.
环境危机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失去了终极关怀和信仰,而这曾经是宗教精神的灵魂.环境伦理重拾对自然的爱,是传承着这种宗教的情怀.生态危机不仅是一个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问题,而且涉及到人性的内容.宗教对我们心灵的教育可以为彻底的生态关怀提供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1.
12.
明代前期,骚体文学由抒写时代和个人命运的乱世悲音,转而成为服务于统治者统治、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道统、应制之文体,内容空洞、庸俗,虽多少仿得屈骚“惊采绝艳”之文辞,却毫无屈骚精神可言。  相似文献   

13.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场域、惯习和资本的互动作用构造了不同的实践理念,行动者的实践行为也因此不尽相同。外交部官方微博表现出的"双重人格"特性,与其所在场域的影响密不可分。我们不能以二元对立的观点看待这一现象,而应认识到这一创新形象的构建不是对外交部门政治形象的颠覆与破坏,而是一种创新和发展。如果政府部门能将开通新媒体传播平台作为契机,以顺应时代发展的崭新姿态与公众交流,大众也必将对其抱以真诚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太极拳在安阳市社区老年群体中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安阳市太极拳活动目前开展的情况,找出了当前安阳市太极拳活动在练习环境、媒体宣传及群众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的管理;重视太极拳活动站点的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太极拳指导队伍等.旨在让更多的老年人进一步认识太极拳,并积极地投身于太极拳的运动中去,从而促进太极拳在安阳市老年人群中更加广泛的开展,促进安阳市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由于市场机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和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对农民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予以引导和扶持,这对于现阶段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建设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司法审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它动态地衔接着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涉及诸多法律的或非法律的客观因素,影响着司法过程的始终,进而影响着司法终极理念的实现。法官如何权衡这些因素,笔者将结合司法实践,做一个浅薄的归纳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教育全球化也在如火如荼地涌动着。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开放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增进了解和交流的一项策略。从教育国际交流到教育区域一体化、全球化,教育开放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进程,教育开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开放战略要在全球化的视野里,主动扩大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教育交往,积极增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教育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化的转型期,中国教育近代化是在中与西、新与旧的氛围中展开的。在教育科学及思潮的传播变迁过程中,近代教育家充当了自身从传统到现代型的转换及西方教育思潮传播的双重角色。这一角色统一存在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百多年历程中。  相似文献   

19.
中人是清代土地交易的重要参与人之一,是契约订立过程中除当事人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参与者。大屯契约4人以上作为中人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有族长、亲族、妇女、立契者本人等。中人构成方式和立契者、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中人对晚清以来安顺屯堡民间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带来了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的扩大.作为社会的中间结构,团体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和场所;可以聚集、维持和支持政治参与;事实上,它与政党之间存在着历史的和逻辑的联系.团体本身即是一个重要的参与环节和渠道,同参加普选相比,公民参与团体更有助于引导政治参与步出歧途,促进政治发展.自然,对团体的担忧与批评,人们亦有充分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