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术时心率和心电图的变化.方法:经常规两种人路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全过程中12导联心电图监测记录,记录选择性冠状动脉术时注射造影剂前后心率、R波、ST段及T波的变化.结果:注射造影剂后均出现心率减慢,R波幅降低(或S波加深),ST段降低或压低,T波幅度下降或倒置加深.结论:冠状动脉有严重病变者,造影剂的量要少于常规量,并且要准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脉介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2002.9~2005.3月300例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冠脉介入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82例,行冠脉介入治疗118例,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9.3%.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脉介入是可行的和安全的,并发症少,痛苦少.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分析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68例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患者,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特点分析,预测心电图对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临床意义。结果:心电图对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诊断缺乏特异性。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准确的方法之一,它是采用介入的方法,应用在X线下显影的造影剂,对冠状动脉进行检查,主要用于了解冠状动脉有无狭窄及其狭窄程序,是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手段.现将我科2006-11-2007-11月的4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常规护理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选择性胆囊管造影在胆道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63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病例资料,选择性经胆囊管造影,以期发现或证实胆总管结石或肿瘤.结果:163例中,单纯行胆囊切除,无胆总管探查指征107例,其中选择性经胆囊管造影29例,3例发现结石;56例有胆总管探查指征,切除胆囊后经胆囊管造影,5例未发现结石,51例阳性,经探查证实结石50例,壶腹部肿瘤1例.结论:在单纯性胆囊切除术或胆道探查中,选择性经胆囊管造影可发现隐匿性胆总管结石,减少胆总管残余结石,同时亦可减少不必要的胆道探查.  相似文献   

6.
李江  邓玲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2):124-124,139
目的:比较观察宫腔声学造影术对子宫腔内病变的辅助诊断效果.方法:对30例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常规阴道超声(transvginal sonografohy TVS)后,再行宫腔声学造影术(songohysterogtapht SHG)检查.两种检查结果与病理对照.结果:宫腔声学造影对子宫腔内病变类型的鉴别更为明确,可作出初步诊断,显示不同的声像图特征.结论:宫腔声学造影术操作简单、适用、准确性、特异性高于普通阴道超声,可作为对宫腔内病变常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颈1—2侧方椎间穿刺脊髓造影术(简称颈穿造影)自从1968年Kelly首次报告以来,在国外得以广泛应用,普遍认为是一种简单安全的造影方法,可以取代小脑延髓池穿刺进行下行性脊髓造影。目前,国内资料报道较少。我科共施10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49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造影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923例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患者,特别对其中49例MB-MCA患者造影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49例MB-MCA患者中40例单发肌桥,9例复发肌桥.其中MB-MCA合并冠脉粥样硬化8例,肌桥前7例,肌桥后1例.结论:造影时,MB-MCA以左肩位、头位、右肩位收缩期狭窄表现最严重,MB-MCA虽多为良性过程,非冠脉粥样硬化独立诱发因素,但也可以引起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梗死时体表心电图指标对判断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意义.方法:对6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三种体表心电图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相关梗死动脉右冠状动脉(RCA)组45例,左回旋支(LCX)组17例.(2)右冠状动脉组中ST段抬高幅度Ⅲ°>Ⅱ°发生率明显多于左回旋支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ST段抬高幅度Ⅲ°>Ⅱ°诊断右冠状动脉闭塞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76.4%.(3)右冠状动脉组中aVL导联ST段压低发生率明显多于左回旋支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VL导联ST段压低诊断右冠状动脉闭塞的敏感性为71.1%,特异性为82.4%.(4)左回旋支组中合并V7~V9导联ST段抬高发生率明显多于右冠状动脉组,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V7~V9导联ST段抬高诊断左回旋支闭塞的敏感性为70.6%,特异性为88.9%.结论:ST段抬高幅度Ⅲ°>Ⅱ°、aVL导联ST段压低以及合并V7~V9导联ST段抬高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方法 ,探讨急诊PCI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策略。方法 :入选 2 0 0 1.6 .2 3~ 2 0 0 2 .5 .10日入院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塞 ,发病时间在 12h内 ,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急诊PCI。结果 :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4 4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男 34例 ,女 10例 ,年龄 (6 0 .1± 11.3岁 )。行急诊PCI的有 4 3例 ,IRA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为 90 .9%。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分别占 2 2 .7%、2 9.8%、4 0 .9% ,左主干三支病变占 6 .8%。其中左主干 +三支病变组死亡一例 ,其余 4 2例均放入支架无IRA的急性或亚急性再闭塞 ,住院期间无心肌缺血再发 ,无复流现象 4例 ,约占 9.1%。结论 :急性PCI是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最佳方法 ,应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择年龄在55~85岁之间的138例初诊为冠心病的病人,进行CDE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进行对照,以CAG诊断结果为标准来评价CDE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138例临床初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经CAG检查明确了105例冠心病的诊断,其中74例经CDE检出室壁运动异常,且主要出现在室间隔和左室前壁,而左室下壁及后壁出现较少;CDE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76%、81.82%。结论CDE对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尤其是当病变累及左前降支及其分支时,但对左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自我管理的定义、理论,自我管理在患者PCI术后的应用及研究现状,为医务人员指导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ST-T变化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为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心血管内一科进行诊治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共计128例,首先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然后对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用动态心电图共检出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患者52例,阳性率为40.63%。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共有49例患者为冠心病,单支病变24例,双支病变18例,三支病变7例。动态心电图灵敏度为89.80%(44/49);特异度为89.87%(71/79),准确指数为79.67%。结论:动态心电图在检测可疑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方面具有很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rotational atherectomy followed by drug eluting stent (DES)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mplex coronary lesions.

Methods

From August 2006 to August 2012, 253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289 lesions and who underwent rotational atherectomy in our center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Results

The overall procedure success rate was 98% with the cost of two (0.8%) coronary perforations, three (1.2%) dissections, five (2.0%) slow flows or no flows, three (1.2%) peri-procedure myocardial infarctions, and two (0.8%) in hospital deaths. During follow-up (mean three years), one (0.4%) patient died, two (0.8%) patients ha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14 (5.5%) had restenosis, and 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 occurred in eight patients (3.2%).

Conclusions

Rotational atherectomy followed by DES implantation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patients with complex coronary lesions, especially calcified and non-dilatable lesions.  相似文献   

15.
在医生或康复体育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是控制冠心病的关键。本文就大多数冠心病病人进行体育锻炼,针对运动处方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二尖瓣病变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对13例二尖瓣病变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或成型及冠脉搭桥术,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其余均存活。随访3—36个月,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9例,Ⅲ级3例,未出现心肌缺血症状。结论术前明确诊断,充分准备,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提高手术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加强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1.6~ 2 0 0 2 .5月 ,我院共对112例冠心病患者实施了经皮冠脉成形术 (PTCA)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CASI) ,其中 ,包括 4 3例紧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结果 :本组行PTCA成功 15 0处 ,失败 4处 ,成功率 97.0 %。其中A、B型病变成功率均为 10 0 % ,C型病变成功率为 87.5 %。失败者为 4例冠脉完全闭塞 ,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1例急性心肌梗塞 ,2例陈旧心梗。其中 2处病变导丝不能通过 ,1处病变导丝通过后球囊不能通过 ,病变扩张前目测平均狭窄是 87.9%。PTCA后置入支架及直接支架置入共 112例 (15 4处病变 ) ,其中病变A型 6 8处 ,B型 6 0处 ,C型 2 8处 ,置入支架 15 4支 ,平均 1.1支 /处 ,即刻成功率 10 0 %。因病变较长或两支以上病变 ,有 2 4例患者置入 2只支架 ,7例置入 3只支架。急诊PTCA4 3例 ,直接PTCA4 2例 ,挽救PTCA1例 ,成功率 97.6 %。结论 :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法已经在国内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应运而生,因其损伤小、局部并发症少,手术前后对抗凝、抗血小板药物限制小,术后立即拔管,患者即可随意下地活动而越来越受到患者和介入医生的欢迎。虽然大多数文献报道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但由于桡动脉途径自身的生理特点及局限性,并发症也并不少见,如处理不当,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时应注意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