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4年,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宣告成立.霍加特、威廉斯、霍尔等人成为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自此以后,文化研究在英国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作为文化研究主要内容之一的大众传媒,从一开始就成为伯明翰学派关注的对象。而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受众.在它的生产、消费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  相似文献   

2.
受访人:黄卓越采访人:肖寒胡疆锋时间:2007年3月19日地点: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黄卓越教授办公室背景:黄卓越,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近年从事伯明翰学派的学术史梳理工作。问:您这两年为何开始关注伯明翰学派?答:首先是受到大家的影响,因为大家都在说文化研究。但更大的原因是,人们对文化研究界定的非常宽泛,究竟从哪入手、到底哪些人是文化研究、他们在一个怎样的坐标系上等问题都很模糊。我想,首先应该先把背景资料搞清楚。比如学者常说詹姆逊、福柯、霍尔,但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到底谁是文化研究?另外,对这个发展过程,我看到有些学者的一些论述,比如王宁、陈晓明,他们  相似文献   

3.
本书作者大卫·莫利是英国伦敦大学歌德史密斯(Goldsmith)学院传播学首席教授(ChairProfessor)。他早年在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师从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创建者斯图尔特·霍尔(StuartHall) ,凭借对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晚间电视新闻栏目《全国新闻》(1 973 -1 979)的受众研究确立了其学术地位。近年来,莫利试图把他的受众研究向全球范围延展,结合“后现代地理学”来分析全球传播当中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全球性与地方性的“接合”(articulation)以及由此产生的国族身份/认同的问题。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全球与地方在何处…  相似文献   

4.
杨华 《新闻界》2005,(6):57-59
众所周知,文化研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既没有绝对的开端,也没有固定的理论模式,它以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立足点,聚集了一大批理论家,从多种向度对当代媒介和文化的权力性质进行深入阐释。如果说文化研究是理查德·霍加特和雷蒙德·威廉斯等人发现的一片沃土,那么斯图亚特·霍尔则是这片土地的播种者和开拓者,他们的传播思想为世界范围内媒介文化研究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Hog-gart),出生于英国工人阶级家庭,曾长期在湖尔大学(HullUniversity)从事成人教育,在1957-1958年间对英国工人阶级文化…  相似文献   

5.
引言1964年,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创办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The Birmingham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简称CCCS),确立了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化研究的绝对起点。作为一个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机构,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先后培养出了迪克·赫布迪格(Dick Hebdige)、多罗茜·霍布森(Dorothy Hobson)、安吉拉·麦克罗比(Angela McRobbie)、保罗·威利斯(Paul Willis)等一大批驰骋于文化研究疆场的学者,促成了文化研究的飘洋过海、显见于世界各地。当年求学于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日后又紧紧  相似文献   

6.
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是20世纪英语世界重要的文化批评家、是英国文化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伯明翰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威廉斯关于文化的定义和分析是任何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不应也无法忽略的。他的著作对于我们理解文学、文化、戏剧、传媒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早期的作品《文化与社会》(1958)、《漫长的革命》(1961)被认为是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7.
斯图亚特·霍尔是伯明翰学派的奠基者和真正的“文化研究之父”,其一生贯穿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左派学术思想的发展全程,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学术思想主题,且这些主题之间差异巨大,过渡转换突兀,非一般思想家的线性发展逻辑可度之。当我读到这本《斯图亚特·霍尔文集》时,我确信,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霍尔文集,因为它把霍尔非同寻常的驭浪前行的学术思想人生完整地呈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22,(4)
何道宽教授是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最早的引介者。该访谈实质上表征了大时代浪潮下学者鲜活的个体记忆与本土学术场域变迁之间的耦合,同时烛照了跨文化传播中国化的筚路蓝缕和中国跨文化传播实践的蓬勃生机。何道宽教授回顾了彼时引介跨文化传播的历史文化语境,强调了美国三位跨文化研究先驱对其学术旨趣的影响。在肯定了霍尔跨文化传播学奠基人的历史定位之后,他认为传播学不能忘记霍尔等人类学家的贡献,更不能消减自身的人文关怀和研究视野。霍尔对人类文化的共性有透彻理解,其对技术的警惕和批判的深刻性在人工智能狂飙突进的时代以及将来技术入侵人类机体和心理的时代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即使个人、群体、民族的文化各有其固守的疆域,我们也应该更自觉地高举霍尔“跨文化交流”的旗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打破各种各样的樊笼和囚笼。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霍尔在伯明翰时期最重要的著作——《控制危机》一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批判性综述,对霍尔和科恩的道德恐慌研究范式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该书的理论和方法贡献及其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霍尔等人的研究通过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对科恩的道德恐慌过程分析模式进行了历史制度主义改造,把道德恐慌看作是广泛的社会文化霸权和政治统治合法性危机的一种意识形态形式。这种历史制度的批判视角,对研究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各种道德危机话语有借鉴意义,但在运用其理论和方法框架时,必须注意甄别主要分析对象的制度结构和历史语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和磊 《东南传播》2011,(9):29-31
媒介在当今社会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甚至会与国家权力相结合,成为国家实施霸权统治的一种重要方式。伯明翰学派重要的媒介研究之作《监控危机》,深刻地阐明了这一点。在《监控危机》中,霍尔等人通过运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为我们揭示了媒介是如何迎合国家统治的需要,国家又是如何通过复杂的意识形态的运作而赢得大众同意,并进而重新获...  相似文献   

11.
一个诠释性典范:霍尔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斯图亚特·霍尔是英国影响巨大的传播学者 ,国内学术界缺乏对他的梳理研究。本文从四个方面对霍尔模式作了梳理 :一、霍尔模式的来源 :帕金模式 ;二、霍尔模式的基本内涵 :解码立场 ;三、霍尔模式的检验 :民族志研究 ;四、对霍尔模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前,英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对中国的第二大版权销售国。2004年,英国共对中国售出2505项版权,占中国购入版权总数的20%。数据来源《:电子中国月刊》(2004年5月出版)&《中国出版全景观察》英国成为对中国的第二大版权销售国  相似文献   

13.
理解霍尔--从媒介功能和新闻真实性的角度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击 《现代传播》2001,(3):19-23
霍尔是在英国文化研究(Culture Studies)的学统之内研究大众传媒的.霍尔把这种理论活动本身看做是一种政治实践,这和我国的党报理论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霍尔对主流传播理论的批判是从其不自觉的政治立场为切入点的.媒介的功能能够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是两个层面问题.对应该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反映了不同的媒介理论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诉求.霍尔视媒介产品为现实(reality)的建构而非实现的反映,因而诉诸事实性(factuality)的新闻真实性问题是一个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亚洲性学会副主席、中国性学开拓者、被称为我国性学三杰之一(刘达临、潘绥铭、李银河)的刘达临教授在性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学界公认的卓越成就:先后出版了多种著作并被译成英、德、日等多种文字推向世界。本文只谈谈刘著之一的《性与中国文化》。我们知道,性学研究一般有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的和文化科学的研究。自然的性道德(本能)和文明的性道德(文化的)的差异,使性道德本身给人类形成了种种认识误区。过去人们的认识深受传统的影响,认为性是危险的,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等等思想至今还在许多人头脑中延  相似文献   

15.
1984年,英国学者安德森发表《历史唯物主义之路》,评估西马发展趋势。他承认:阿尔都塞担忧的两大弊病(革命战胜贫困、理论脱离实践),并未得以克服。席卷欧美的新左派运动,却令西马格局发生巨变:其"知识生产中心,已从德语、拉丁语(法、意、西等)欧陆国家,大幅转向英语国家"。安德森进而指出:英美学界一贯信奉实证主义,欧陆思想备受歧视,保守主义根深蒂固。这个"马克思主义文化最落后的地区",如今摇身一变,竟成了"文化马克思主义"最发达地区!其中佼佼者,当数英国教授威廉斯、美国教授詹姆逊。  相似文献   

16.
文化研究四十年--理查·霍加特访谈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查·霍加特是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者之一 ,在该领域早期发展历史上 ,其思想被国际学界广泛引用。他的著作《文化知识的用途》 (TheUsesofLiteracy)与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漫长的革命》 ,E·P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一起 ,成为后来斯图亚特·霍尔所称英国传统的文化研究成型的标志。 196 4年在伯明翰大学建立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过程中 ,霍加特是为该领域建立机构形式的第一人。该中心后来成为文化研究成长的基地 ,具有其他地方难以匹敌的强大的活动能力和影响力。第一期《国际文化研究》 (以下简称ICS)恰逢《文化知识的用途》出版 40周年纪念 ,同时 ,正值国际学界对文化研究进行反思 ,认为目前文化研究到了转折点的时刻。在过去的十年里 ,该领域的“爆炸”不仅极大地扩展了以其名义进行的工作的范围 ,而且也开辟了新的读者和新的场所。但是 ,对其定义及完整性也造成了困惑。该领域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政治动机是什么 ?言说对象是谁 ?它从何来 ,要去何处 ?这些问题难以适当简化 ,更谈不上清楚地回答。正是在这样的语境里 ,1997年 9月《国际文化研究》 (ICS)对理查·霍加特进行了访谈 ,以期获得对英国目前文化研究与 5 0年代后期文化研究之间的连续性和差异的认识。自从他对 5 0年代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2012年启动实施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2013年制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内容包括出版发行.2014年底至2015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了20余种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读物,这套普及读物的出版堪称“教育部宏大文化工程”,凝聚了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法律等领域的一流名家,既有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经济低碳化》(厉以宁等著)、《汇率原理与人民币汇率读本》(姜波克著)、《税收那些事儿》(谷成著)、《数说经济与社会》(袁卫等著),又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中国化的普及精品读物《马克思主义告诉了我们什么》(陈锡喜著)、《社会主义现代化读本》(洪银兴著);敦煌研究名家项楚先生贡献了《敦煌文化》;西藏历史文化研究大家霍巍引领我们《秘境探古:西藏文物考古新发现之旅》;孙正聿先生的《人的精神家园》为我们娓娓讲述了精神家园的根基、内涵、培育和升华;黄蓉生教授的《大学生诚信读本》告诫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承续千年之诚信美德;莫励锋教授的《诗意人生》既是一部诗歌史,也是中国的精神史诗;陈洪教授是目前国内研究明清四大名著的大师,其优秀研究成果普及转化的《“四大奇书”话题》,令读者耳目一新;环境美学研究名家陈望衡教授的《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以生态主义与人文主义结合为哲学基础,为人类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通往人与环境和谐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21,(5)
《通俗艺术》是理解青年霍尔传播思想形成史的重要文本。二战后英国社会剧变引发"大众社会"与"媒介社会"之争,作为文化马克思主义者的霍尔积极介入并尝试在正统教育中培养受众的媒介批评能力。霍尔秉持左派利维斯主义立场反对将"通俗"与"艺术"简单二分,主张在通俗文化中鉴别艺术,并且批判"去个性化"的大众文化。"银幕暴力"研究呈现了媒介批评方法的操作特质,特别是在对主流实证传播研究的反思与借用中,霍尔开启了一种立足受众批评性使用大众媒介的文化政治学。  相似文献   

19.
由田涛、许传玺及王宏志教授主编的《黄岩诉讼档案及调查报告》(以下分称《黄档》和《调查报告》),是对2000年发现的黄岩县的一卷县署诉讼档案的84宗文书进行整理,并精心挑选78宗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文书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对应性调查之后编纂而成。《黄档》是继巴县档案、河北宝坻档案、台湾新竹档案等之后的第六次档案大发现,突破了传统法制史研究的材料局限,对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的许多已有定论提出质疑;《调查报告》对文书进行对应性田野调查,则是法史研究方法的巨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论证逻辑A.提出文化的概念:文化即交流.B.文化分析:人在三个不同层次上活动(正式的、非正式的和专门的).C.文化中的信息分析:信息有三种成分(集合、元素和模式).D.以上两个分析的应用:分析时间和空间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E.总结:只有了解文化,才能更好地利用文化.作者的论证从文化这个大概念出发,逐渐细化,利用三个层次和信息的三种成分,逐渐转向微观分析,但霍尔没有局限于提出研究文化的框架,他将这个框架应用到实际,描述了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文化中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