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提议:我们人人要学会写新闻。所谓人人,当然并不是说二十一万万四千万或四万万五千万人,我是说我们做革命工作而又能识字作文的人,一切这样的人都应该学会写新闻,就如同都应该学会开会说话一样。为什么?因为新闻是今天最主要最有效的宣传形式。可以说,不学会使用这种形式,你就不要说什么宣传——而宣传,这当然是我们人家都有责任。  相似文献   

2.
阅读一份都市报,经常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报纸对打、砸、抢、偷、交通事故等事件极为偏爱,在每日30多版的各类新闻中,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新闻,而且在这类新闻处理上也总是浓墨重彩,不遗余力地给读者制造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3.
提问是新闻采访最常见的形式.是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如果说采访是一门艺术.那么.最能体现这门艺术的就是提问了。提出的问题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采访意图、报道效果能否顺利实现。当然.新闻采访中的提问并不是简单的你说我记、你问我答,其中大有技巧。比如记者在采访时遇到的对象中.有的人情感外露.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谈起话来滔滔不绝,有的人却沉默寡言:有的人善于表达,有的人却拙于言辞。面对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记者只有善于运用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切实做到问之有理、问之有趣、问之有物,才能达到采访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同样的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有的人可以写得波澜壮阔,扣人心弦,让读者爱不释手,有的人却写得空洞乏味,令人不忍卒读;采访的都是同一家企业同一个人,有的人写出的新闻作品别出新裁,让人回味不已,有的人却写得平淡无奇,让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还有的人则认为其中根本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八小时以外”。在这“八小时以外”中,你可以干你想干的,想你愿意想的,天马行空,自由自在。然而,怎样度过这八小时以外,人与人又截然不同。有的人与书籍为伍,有的人则与牌九结伴;有的人吟诗作画,有的人却喝酒打  相似文献   

6.
<正>消息是各类报纸的主角,是报纸诸种宣传形式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形式。消息这种体裁凝聚了各类新闻报道文体的共同特点,集中反映了新闻报道文体的一般写作要求,因而要熟悉整个新闻报道艺术,掌握消息写作技能便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梯。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它的结构一般都有电头或"本报讯",有导语和主体部分,有的还有个结尾。它往往采取"倒金字塔"形式,即把最重要、最新鲜、受众最关心的事写在前面。  相似文献   

7.
通常所说的休闲新闻是指与休闲娱乐有关的新闻,诸如旅游、度假、家庭生活、健康养生、文化娱乐等等八小时以外的诸多活动内容,都可以作为休闲新闻的报道对象。这类新闻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个性化需求的日益丰富,在新闻媒体的传播活动中所占比重有逐渐增大的趋势。报纸的各种副刊和专版出版,广播、电视节目中让人目不暇接的各类专题报道播出时,休闲新闻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新闻语言和散语言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首先,这两种体都是语言艺术,都要求在遣词造句上准确、鲜明、生动。事实上有些新闻作品你很难把它归属到哪一类。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黄延骏的《今日自帝城》、范长江的通讯集《塞上行》等。这些作品似乎介于两种体之间,把它们划入通讯范畴可以,把它们归入散范畴也未尝不可。因为这两种体裁都强调真实,凡是社会生活中一切有意义的事物和人物都可以通过散式新闻的形式及时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只知道唐僧肉好吃,吃了长生不老。没想到好新 闻也像唐僧肉,人人都想咬一口。不信你查看有关资料,就可以发现许多获奖新闻屁股后面缀着作者、编者姓名一大串,有的是作者一个、编者几个,有的是作者二三个、编者五六个。反正,五到上十人“集体创作”的好新闻多的是。 这些好新闻真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吗?不可否  相似文献   

10.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对于新闻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各有侧重,有的侧重政策宣讲,有的讲求深入生活,有的重在宏观视角,有的偏爱平民视线。同时,不同的电视机构也因其不同的行政区划和地域分工而肩负不同的媒介角色。  相似文献   

11.
报纸上的新闻文体,种类很多,各具特色.怎样为它们制作标题呢?有规律可循吗? 我以为是有的。关键在于确立两个基本观念: 一、首先要把这些各具特色的新闻文体,统统都看成是总的“新闻文体”。换句话说,当你为这些各具特色的新闻文体制作标题时,你应首先想到,它们都是新闻文体(不管它们之间有多少差别),你要以新闻文体标題的共同要求来要求它们,譬如要用新闻事实说话,要准确,鲜明、生动、简练等等.就是说,你首先要抓住它们的“共性”,使制作的标题,都是新闻标题而不是评论标题、文学标题……二、紧接着,你要在此基础上,同时把这些新闻文体再看成是各具特色的新闻文体(不管它们之间有多少相同)。换句话说,当你为这些新闻文体制作标题时,你又要想到,尽管它们都是总的“新闻文体”,但又是各不相同的新闻文体,你在遵循新闻文体标题的共同要求时,又要考虑它们各自的不同特色。就是说,你还要抓住它们的“个性”,使制作的标题,既  相似文献   

12.
漫画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绘画形式,一般以比较夸张、形象、鲜活的比喻来表达或讽刺批判或赞扬歌颂的人、事、物,有的是为娱乐而作,也有的具有很强的社会针对性。新闻漫画则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的一种创作形式。用一种比较直接或者委婉、暗喻的形式来体现作者对某些人或事或物的观点及态度,是具有娱乐或社会针对性的表达方式。其自身所带有的特性使得新闻漫画成为读者喜爱的一种新闻形式。  相似文献   

13.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对于新闻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各有侧重.有的侧重政策宣讲,有的讲求深入生活,有的重在宏观视角,有的偏爱平民视线。同时,不同的电视机构也因其不同的行政区划和地域分工而肩负不同的媒介角色。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基层,有许多新闻就在眼前,有的人抓到了,有的人却往往会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看你是否用心去观察社会,能否透过现象洞察其内在本质和规律。那么,对于基层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就是要不断增强自己的新闻敏感性,有了灵感,自然就会处处留心皆新闻了。一、土里能刨出金疙瘩笔者长期生活在农村,作为基层新闻工作者,接触最多的是农业、农民和农村,怎样才能从平平淡淡的现实生  相似文献   

15.
有一句美学名言,许多人都熟知:“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套用这句话形容我们的新闻工作,可以说是:新闻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那么。怎样发现新闻呢? 经济日报记者许宝健写的通讯《从孟楼到孟楼》至少可以给我们这样一点启示:在对比中可以发观新闻,可以鉴别新闻的价值,还可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俗话说:有比较才能鉴别。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不都是火山爆发、飞机失事、火车相撞、油轮沉海那种地动山摇、振聋发聩的事实。有些事实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浅草才能没马蹄”;有些则属于“风起于青萍之末”,尚未形成狂飙之  相似文献   

16.
说到学习,青年人都爱讲个条件。诸如老师、时间、书籍等等。不可否认,环境优越的学习条件,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然而,能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是生活在并不优越的学习环境中的。那么,有的人在这种环境之中怨天尤人,结果一无所获;而有的人却在这种环境中自学成才。这里有啥奥妙呢?如果你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在这“并不优越”的学习环境中,还存在着状况不同,条件各异的“小气候”。如:有的有家传“绝技”可以利用;有的同学在大学念书可以提供帮助;有的邻居是有学识或技能的人,可以请教;有的干技术活可以适职自  相似文献   

17.
当记者的,谁都愿意抓住好题材。因为抓住了好题材,就意味着可以写出好新闻。怎样才能抓住好题材呢?首先是深入。人所共知:在编辑部里坐等新闻线索,是难于抓住好的新闻题材的。其次是要提高记者自身的素质。除了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之外,还有一条容易被忽视的素质——见识广。深入下去,可以抓住好的新闻题材,但不同的人,收获也不一样。例如,组织记者团下去采访,论文字水平都难分高下,但同去一个地方,有的人只能抓住新闻发布会上提供的材料,有的人却能通过观  相似文献   

18.
人们每天都可以从网络中获得不同的新闻信息,但是网上新闻的真实性却很难分辨出来,所以会存在有的新闻媒体传播错误的信息,影响人们判断对错的能力。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在网络中人们可以发表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有的人却没有认清这一点,在有的新闻下面进行恶意评论、造谣,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事情。消息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要比你想象的速度快得多,这样就会导致有些舆论不受控制的广泛传播。在控制网络新闻舆论方面是现在政府部门以及网络监管者头疼的问题,在发生舆论的时候,应该及时控制舆论的传播,避免对人们造成错误的引导,从而影响社会风气。所以下文就对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困境及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经济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中心。每天我们都可以从各种报纸上读到很多经济新闻。有的很能抓人.使人先睹为快,有的则缺乏特色,流于一般。怎样将经济新闻写好写活,增加可读性?我以为,重要的一条,是要选好经济新闻的切入点,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新闻性经济新闻必须俱有新闻性似乎已是不争的结论。但实际状况远非如此。目前报纸上刊出的不少经济新闻并没有任何新闻性,一些经济新闻堆满了枯燥无味的统计数据.业务色彩很浓,但内容并不吸引人。写作经济新闻固然必须紧扣生产实际,同时也必须符合新闻规律。一定要抓问题,突出新闻性,选好切…  相似文献   

20.
许:老蒋,关于新闻摄影,最近有什么考虑吗,我是说,你近来接触到的图片稿件比较多,感觉其中有什么问题值得一提吗? 蒋:还是那个老问题,即人的表现比较弱。我很欣赏高尔基说的:“文学就是人学。”是否可以引伸一下——“新闻摄影就是关于人的摄影”。 许:完全可以这样说,因为我们的新闻,无论是报纸、刊物,还是广播、电视,都是办给人看或给人听的,新闻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我们要关注人。新闻摄影更应当立足于人的表现,表现人的奋斗、人的企盼、人的生存环境和状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