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歌剧咏叹调的学习中,不同角色需要不同的声部来演唱,教师对学生声部的正确鉴定至关重要。在本科的声乐教学阶段,女高音声部是最为常见的,在歌剧女高音角色的塑造中,主要有抒情女高音、花腔女高音、戏剧女高音三种,在歌剧咏叹调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在自己原本声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角色的特点加上技巧上的变化,找到适合该角色的音色。  相似文献   

2.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合唱在小学音乐课中表现为多声部歌曲教学。多声部歌曲泛指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歌曲。现实中,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对于多声部歌曲教学有畏难心理,而对小学生而言,和谐动听的多声部音乐不仅可以引导他们进入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感,陶冶情操。因此,提高多声部歌曲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音乐课堂亟须解决的问题。那么,音乐教师该如何把握和推进多声部歌曲教学呢?  相似文献   

3.
舒伯特是18世纪著名的歌曲艺术家,被人们称为“歌曲之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大量的艺术歌曲,为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本文就从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出发,阐释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主要有发挥钢琴伴奏艺术的功能性,歌词内涵深刻、抒情意味强烈,以及音乐和诗词的完美结合等.  相似文献   

4.
花腔女高音的声音具有灵活、婉转、富有弹性、音色清脆、擅于演唱快速跳动的旋律和装饰性华丽的曲调的特点,高音可达小字3组e、f。在花腔女高音的训练中首先要了解演唱者的嗓子条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训练声音的灵巧性为中心,着重训练腹肌和横膈膜对气息的弹性控制,声音的集中、明亮、以及流畅性。  相似文献   

5.
格诺贝诺娃被誉为是20世纪末最优秀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这位来自东欧的花腔女高音,堪称是整个八九十年代世界古典乐坛的花腔头牌,也是自萨瑟兰之后,在花腔女高音领域成就最高的一个。她的声音中具有着冰雪般的冷艳,同时又有着特殊的喜剧感,她与其它的花腔女高音全然不同,在一派温和柔软的女高音音色中,她声音中带有极强的钢劲儿,虽然号不大,音质轻,但是却有着较戏剧化的线条。最早听的是她1992年东京的25周年纪念音乐会的CD,她一上来便是圣桑那首极为生僻、极难把握的“夜莺与玫瑰”,全曲无一字,  相似文献   

6.
声部判断是一个严格而严肃的问题。体貌特征只是我们视觉上判断的依据,而医学原理上则根据人体发声器官的生理特征来界定歌唱者的声部,为确定声部提供了科学依据。声乐教师从听觉上依据体貌特征、医学原理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方法来鉴别和确定歌唱者的声部与声音类型。  相似文献   

7.
由宋斌延作词、尚德义作曲的《七月的草原》,是声乐表演专业(方向)本科高年级学生经常选用的教学曲目。演唱这首具有新疆地区哈萨克民族风格的花腔女高音歌曲,既需要良好的歌唱状态和相应的花腔演唱技巧,同时还需要恰当的艺术想象与表演处理。曲作家通过对歌词的二度创作,给音乐提供了驰骋的空间;歌曲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花腔特点,对表演者提出了较高的演唱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咏叹调《四周多么寂静》是一首高难度的花腔女高音咏叹调。塑造的人物与演唱风格都很难把握。该文从多尼采蒂的创作角度、咏叹调的音乐外部形态、剧情与人物理解以及歌唱技术等方面对咏叹调《四周多么寂静》进行演唱的分析,为歌唱者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咏叹调的演唱风格与特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鸟儿在风中歌唱》是由作曲家刘聪,以及词作家樊孝斌共同创作完成的一首声乐艺术歌曲.除此之外刘聪还创作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故园恋》、《在青翠的山谷里》、《淋湿的梦》等广为流传的艺术作品.《鸟儿在风中歌唱》是一首花腔女高音独唱声乐作品,它要求表演者在演唱过程中,既需要以良好的歌唱状态为基础,通过花腔演唱技巧来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同时还需要以恰当的艺术想象和情感处理来表达歌曲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课型:唱歌课教学目标:1、能用平稳的气息,优美、抒情、连贯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表达对草原的热爱之情。2、感受合唱与齐唱的不同效果,学唱二声部,做到声音和谐。  相似文献   

11.
[教学年级]:六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一、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演唱情感。二、感受东北民歌的风格特点。三、通过学习歌曲,教育学生要爱自己的母亲。[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竖笛、VCD盘、影碟机、大歌片。[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及情感的体验。[教学过程]一、声音训练。(舒伯特的《摇篮曲》音乐)要求:用闭口音mu和开口音a来演唱,音乐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抚之情。学生在演唱时要用真挚的声音来表现,第一遍用mu、a演唱,第二遍唱歌词,师伴奏。二、视唱与竖笛视奏要求:视唱要有感情…  相似文献   

12.
在歌唱艺术领域中,由于女高音的声音柔美,音域宽广,高声区色彩明快,表现力极其丰富,且又易感人,因此而被人们称为交响乐队中的“小提琴”。从这个比喻中,不难看出女高音声部在歌唱艺术领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孰不知,并不是所有的女高音都具备上述之特点,也并非所有女高音都可以冠之以“小提琴”之美称。这里所指的女高音,是经过训练的,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艺术造诣较深的歌唱者。而这种训练是一种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相互配合下进行的。足见其训练亦并非是件容易事。笔者从事声乐教学数十年,对女高音的歌唱训练历经坎坷,很想就此发一番感慨,并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3.
弗兰茨·舒伯特是音乐史上的伟大音乐家之一,奥地利人,一生中共创作了1100多部音乐作品。他的一生贫穷潦倒,只活到了31岁。然而他留给后人的音乐财富,其价值却难以估量。至今全世界的人们仍然在传唱着他的《魔王》、《鳟鱼》、《天鹅之歌》、《小夜曲》、《野玫瑰》、《美丽的磨坊姑娘》等歌曲。他的歌曲优美抒情,把歌曲的表现力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在欧洲音乐史上,舒伯特被尊为“歌曲之王”。1797年1月31日,舒伯特诞生在维也纳近郊一个清贫的教师家庭里。少年时代的舒伯特已显露出多方面的音乐才能。父亲喜欢组织家人演…  相似文献   

14.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一种抒情歌曲,通称艺术歌曲。而19世纪德奥浪漫主义作曲家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可以说达到了歌曲艺术的巅峰,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包括各种体裁在内的大量优秀作品,使钢琴伴奏不再是歌声的附属品,加强伴奏声部在音乐形象上的独立性,特别是在对音乐形象的刻画、环境的描绘、以及用音乐语言进行人物与景物对话的诸多发面,都能发挥出有效的艺术表现作用。本文从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几种钢琴伴奏类型出发,通过研究强调突出歌曲旋律部分、补充歌声旋律涵义、塑造歌曲的意境等内容,进一步的说明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特殊地位和给予演唱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埃迪塔·格鲁贝洛娃(Edita Gruberova 1946-)被英国皇家歌剧院的艺术总监皮托·卡托纳(Petor Katona)认为是少数能将声音之美发挥到极致的女歌唱家之一.她的声音晶莹明亮,但又不乏宽宏柔韧,能根据不同情感和旋律的需要来刻画艺术形象,善于运用连贯流畅而富于变化的声音线条表现出花腔女...  相似文献   

16.
何颖 《华章》2011,(22)
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集民族唱法与关声唱法于一身,把中西方声乐作品演唱的同样清丽委婉、亲切感人.她卓越的演唱技巧,丰富灵动的舞台表演,打破了中西方声乐艺术之间的鸿沟,被称为"中西合璧的夜莺".本文通过她对中国民歌、西方古典艺术歌曲及歌剧咏叹调的完美演绎,剖析其演唱风格,并对其"中西舍璧"的歌唱理念和方法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7.
提起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歌曲之王”的美誉。的确,艺术歌曲在舒伯特丰厚的音乐遗产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除歌曲领域,他在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领域也是代表人物之一。曾有一段时期,舒伯特以自由钢琴演奏家的身份自居,他的钢琴音乐生涯同样具有辉煌的经历。从1815年创作钢琴音乐作品开始至他生命终结,舒伯特从未间断过钢琴作品的创作。更重要的是,他创作了一种新颖的风格——将艺术歌曲移植到钢琴领域,使钢琴“唱”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抒情舒伯特的风格,创作了一批精美绝伦的钢琴诗歌。  相似文献   

18.
<正>课型:以鉴赏为主的综合课年级:高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鉴赏男高音独唱曲《重归苏莲托》、男中音独唱曲《大江东去》、女高音独唱曲《夜莺》、女中音独唱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教材选自人音2020版普通高中教材第五单元“诗乐相彰——歌曲艺术”)教材分析:《重归苏莲托》是一首男高音独唱曲,此曲通过男高音明亮而富有诗意的音色表现了苏莲托美丽的田园风光,也借此美景表达了对爱人思念和对真挚爱情的追慕。《大江东去》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曲,被誉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歌词选用北宋豪放派诗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作曲家青主借助西方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通过钢琴伴奏织体的变化、同主音大小调的交替将中国诗词语音的韵律与音乐的旋律巧妙融合。《夜莺》是一首花腔女高音独唱曲,歌词选用诗人安东·捷尔维格的诗篇。通过花腔女高音轻巧灵活的演唱技巧和丰富的人声色彩表现大跳音程和装饰性变奏的华丽曲调,使音乐婉转动听。《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是一首女中音独唱曲,维吾尔族手鼓的典型节奏贯穿全曲,使歌曲既充满活力激情又充满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9.
《军营飞来一只百灵》是民族声乐表演与教学领域中花腔女高音声部代表曲目之一。笔者就这首优秀的声乐作品从艺术特色、演唱方法提出如下见解,希望能够给有歌唱爱好的伙伴提供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课型:歌唱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纸船的梦》(教材选自人音版《音乐》第十册第8课)教材分析:《小纸船的梦》是一首旋律优美抒情,充满童趣的儿童歌曲,歌词朴实、简洁,包含了对梦想的向往。歌曲为3/4拍,中速,结构为A+B结束句。其中b部分是以三度音程为主的二声部合唱。结束句出现的变化音更使音乐充满梦幻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