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学生普遍怕作文,作文内容枯燥,要么是写假人假事的“胡编式”作文,要么是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甚至是全文照抄的“移植式”作文。究其原因,是农村学生生活单调,知识面狭窄。学生手中“无米”,只能“喝白开水”或“偷窃”。其实不然,生活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识生活,挖掘素材,开发资源,为学生的作文开辟一条通道。  相似文献   

2.
武书锋 《成才之路》2011,(33):61-61
许多学生都有“作文难”这样的感觉,要么无话可写,要么无从下笔,要么不知道写些什么。于是出现了许多编选作文、“假话”作文。缺少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所以,广泛地积累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学生对日记写着写着便失去了兴趣,要么是三言两语,应付了事;要么是千篇一律,格式陈旧。作为语文老师,认真细心地指导学生写好日记,不但能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了解社会人生的能力,而且可以教育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学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教师直接接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避免不了会发生一些感情上的纠葛。要么是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要么是学生有了成绩,教师对其进行表扬鼓励,要么是教师关心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要么是学生对老师表达不同的尊敬之感。这一切,都需要老师认真对待,慎重处理。稍有不慎,处理不当,便会造成师生之间的不必要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在教中低年级学生写作文时,笔者发现,总有些小学生皱眉头、咬笔头,半天写不出几个字;有的硬着头皮写下去了,却要么是三言两语,要么是不着边际、空洞乏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捕捉能力、感受体验能力以及联想想象能力。文章是生活的反映,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才能准确、具体、生动地反映生活。观察少了或观察方法不对,素材积累也就少,写作时自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6.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几乎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它是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开启想象、表达情感等素质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目前大部分初中学生习作水平差强人意,要么是无病呻吟、忸怩作态,要么是套话连篇,味同嚼蜡。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范文都是名家之作,各具特色,要么具有丰富的情感,要么有着鲜明的个性,配合上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很容易地培养起来。教师要善于运用语文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独特的创新能力。一、引导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他们的兴趣出发,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潜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让他们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有趣的语言情境,情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有些学生经受不了批评 ,要么意志消沉 ,要么逆反对抗 ;有些学生经受不了失败 ,要么一蹶不振 ,要么自暴自弃 ;有些学生经受不了困难 ,要么消极等待 ,要么束手无策、主动放弃 ;有些学生经受不了考试的压力 ,平时学习很好 ,但每考必败 ,甚至晕场 ;有些学生情绪跳跃变化 ,反复无常 ;有些学生遇到一点小问题 ,情绪就急燥、暴燥 ,不能以冷静的情绪、平和的心态来处理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所有这些都表明 ,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中学教学如果不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质量。因为素质教育是以…  相似文献   

9.
齐光荣 《教师》2012,(1):76-77
平常和老师们聊天时,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学,越来越难教,特别是作文教学更犹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学生作文要么东拼西凑,要么死背范文,要么"无米下锅",要么有"米"不会下,要么不会开头……其实,要想学生学会作文,除了要学生勤观察、常积累外,教会学生怎样开头也至关重要,下面就小学生作文的开头谈自己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0.
罗黛 《考试周刊》2012,(52):54-55
学生的生活犹如万花筒,可谓丰富多彩、五彩缤纷,但是写起作文来仍是无物可写、无米下锅。一提写作文学生就愁眉苦脸,胡拼乱凑,写出来的文章要么是大话、套话,空洞无物,要么是作文选的翻版,交上来的文章千篇一律,闹出了许多笑话。"文贵求真、文贵求实",习作本应该是学生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样满是假话空话的文章怎么能吸引人、打动人呢?  相似文献   

11.
纵观学生真实的童年生活,他们富于想象,有想法,有话说,却懒得写。因此,每逢习作时刻,他们提笔就犯难,要么没东西写,要么不知从何写起。面对这样的现实矛盾,我以为,写作教学应当走进学生的生活,从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开始,逐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前一阶段,我尝试依托文本引导学生练写,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对老师多是畏而远之抑或敬而远之。有什么心里话,要么不敢说:要么闪烁其词,含含糊糊;要么深藏心底,怕给老师增添麻烦……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学生们大都愿意把自己的心声通过日记的形式,在纸上倾吐。因此.周记就成了反映学生思想动态的窗口。教师及时捕捉到这些信息,在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交流、沟通,就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13.
汤秋 《快乐阅读》2011,(26):178-178
现象: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调皮的学生,有时候,就算是自己再严厉,他们要么置之不理,要么照旧顽皮嬉笑,要么发起暗暗较劲式的对抗,许多教师在管理方面感到很无奈。感觉和学生交流困难,课堂上学生  相似文献   

14.
标点符号看起来是“小问题”,但在学生作文中却是“老大难”。部分学生在作文中不会恰当使用标点符号,要么是通篇只有逗号.最后加一个句号,要么是各种符号乱用一气。面对学生作文中的标点疑难杂症,教师该怎样引导呢?  相似文献   

15.
质疑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发展思维、逆向思维的有效途径。大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已经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上)质疑环节几乎必不可少。但纵观很多课堂,教师要么想办法将自己想要问的问题"喂"到学生的口中,学生被"傀儡";要么走流于形式的质疑环节,对质疑的内容不置可否,学生被"真空";要么对课文还没有基本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表现。如果作文不贴近生活实际,不反映社会人生,不抒写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那么,作文也就成了简单的文字游戏。没有生活实际内容的文章,要么假话、大话、空话连篇,胡编乱造;要么无病呻吟,矫情造情;要么掉书袋,沉迷于故纸堆中,既没有独到的见解,也难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7.
一般情况下,我们布置的数学作业大多是统一形式、统一答案的,学生交来后得到的评价要么是对,要么是错。在大红的√和×之中,看不到学生学习的喜怒哀乐,看不  相似文献   

18.
初中学生作文,如果硬要顺着学生兴趣去自由作文,那么,得到的结果要么是敷衍对付的,要么是散散乱乱不成样子的。面多这样的写作现状,教师就应当积极主动找到一条牵引学生走上写作之路的捷径,让学生有路可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班集体里,最让教师伤脑筋、费精力的不是多数普通学生,而是少数特殊学生。这些特殊学生在班级里的表现往往与众不同,要么不服管教,自行其是;要么行为偏执,自暴自弃;要么远离群体.孤独封闭……我们姑且称之为“问题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单凭教师的满腔热情和一两次严肃的谈话,是很难将其彻底转变的。可是,如果对他们放任自流,不加约束,任其自然发展,这些学生身上的顽疾却会越来越严重,将来走向社会难免会成为“问题人”。势必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有四个步骤:老师出题一学生写作一老师批阅一老师讲评。在这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长此以往就造成其对写作失去兴趣,谈写色变。他们写起文章来要么严重脱离自我生活,空话套话连篇;要么感到无话可说,搜肠刮肚也写不出几句话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