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把未来和共产主义社会称之为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完整的现实的个人,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因此,从目标上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活动及其体力、脑力、知、情、意等各种潜能的全面发展,个体素质的全面完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后,列宁也强调共产主义者必须用人类的全部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达到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在信患网络时代逐一得到验证:信息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广阔前景展示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人的劳动能力的提升和劳动自主性的发展是根本动力;人对自由时间的支配和世界性的丰富交往是前提条件;每个人自由发展与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实现是最终目标.信息网络技术加速推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进程,但其现实性上仍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的自由是自律与自由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生义原理>中对人的全面发展作了论述,他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恩格斯也指出:"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这里"全新的人"指的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并且马克思强调了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旧分工的局限及资本主义社会里童工的生活状况,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经济学的范畴,带有相当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作为教育学范畴的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所有方面的发展,指在一定的社会物质和精神条件下人的心智和人的身体各个方面和谐全面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展示.可是今天的教育本质被遮蔽了,教育成了国家和个人的经济工具,成了实利"俾女",全面发展的教育成了一种狭隘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观点中,实践只是被看作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一种工具和手段,由此得出一种误解,即认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只是一种与我们现实相分离的未来社会的遥远理想,从而导致现实当中忽视人、牺牲人的现象的发生.事实上,在马克思看来,实践首先不是作为一种工具,作为实现人的全面与自由发展的手段而存在,相反它本身就是价值尺度或标准.因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全面与自由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体现和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因此,关注特定时期人的实践活动及其生存状况就是体现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创立了广为人知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完整的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一个重要范畴,也是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未来构想,有着丰富、全面、深刻的内涵。"完整的人"的论述,是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洞见和未来预测。认真思考、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完整的人",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人的本质需要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个性也称人格,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独特的心理,包括心理倾向、心理特征和心理调节.这几方面错综复杂、交互联系、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个性同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在一起,综合构成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力量;又给人的其他各种素质打上印记,使他们具有个性特色.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曾多次谈到个性的发展问题.他说,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础原则的.”那么,“全面发展” 或“自由发展” 又是什么含义呢?“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部的本质.”在这里,“全部本质” 主要就是个性素质以及受个性影响而形成的、打上个性印记的其他所有素质.在马克思看来,个性发展的程度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所谓“完整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人的本质在现实的个体上得以充分证实的理想生存状态,它意味着个人的各方面素质、才能的协调发展,意味着个人实际地呈现出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意味着个人拥有支配和表达自己的高度自觉与自由。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面本质据为己有。”  相似文献   

8.
刘佳 《考试周刊》2014,(78):16-17
人的自由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其实早在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理论,指出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构想。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理论内容为指导,进一步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的本质是什么?如果现在有人提出这个问题,稍懂些常识的人大概再也不会象柏拉图那样说"人是长着两条腿的没有羽毛的动物"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所进行的精辟概括中,我们不难得出:人,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凝聚体,必然会具备一种重要的属性——社会性.  相似文献   

10.
质疑"马恩对立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理论界都有人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与恩格斯的哲学不仅是有差别的,而且是对立的,这种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张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统一,恩格斯则主张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二元对立;(2)在历史发展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强调人的活动的重要性,恩格斯则片面强调遵循客观规律的重要性,是机械决定论.作者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依据,从以上两个方面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马恩对立论"是虚构的、不能成立的.文章还从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和详细阐发他们的理论的过程方面,论述了二人思想的基本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自由是人的内在本性和精神追求,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的自由实现的历史.自由是每一个思想家不容回避的问题,一切体现时代精神的哲学都不能不对此做出自己的回答.然而,国内外理论界对马克思自由观的认识和理解上存在许多混乱和误区,文中立主在理论上予以澄清.在哲学观念上研究自由问题不等同于在政治、体制上研究自由问题,自由问题无禁区,自由与人不可分离,自由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是人的类生命的实现与发展的问题.本文力求揭示马克思立足于人的解放发展,揭示自由与人的"类生命"本质之间的联系.真正解答了哲学史上关于自由问题的"斯芬克斯之谜"--人在本性上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存在方式,自由是人的"类生命"的实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思想探索与理论形成过程中,先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人的本质的论述,即是"人的本质即劳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及"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理论上这三个论述层次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辩证统一起来了,构成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体系。文章基于马克思的原著精髓就人的本质理论进行系统的整体性解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人的自由发展即全面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4.
<正>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为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人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科学的人生观就是从对人的本质科学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全面地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本质的特性,对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即人的一般本质具有不变性。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单个人的本质即人的现实本质是可变的。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是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向前发展的。在人的社会属性中,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这说明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具有不变性。  相似文献   

15.
一、教育的人本性人是世界的根本,人是整个世界的核心。在“以人为本”范畴中,包含着人的一切“属人”特性。哲学家康德的“绝对命令”中说:“你一定要这样行动:无论对自己或对别人,你始终要把人看成目的,而不是把他看作工具或手段。”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的全面本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人学","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关注的主题。区分"本质"与"本源"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是讨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的必要前提。从现实性上说,当今纷繁芜杂的世界是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本源,"位置决定观念"具有存在论意义上的必然性;作为"必要的乌托邦",教育促使习性发挥着"建构性"作用,从而体现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类存在"这一人的本质。社会、个人和教育三者的辩证关系决定着教育的功能和目标:一方面不能把"教育服务社会"庸俗化为教育对社会的"被动服从";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度改革和文化革新,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的经典论述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我们通常的理解为:人的本质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既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又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决定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不是片面的某种社会关系,而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人的本质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着的。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中,尤其强调“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人类劳动的重要思想,常被西方学者批评为"抽象"、"先验"和"非科学"的"费尔巴哈主义人本主义"。事实上,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过程并不存在"费尔巴哈阶段",把"自由自觉的人类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正是马克思完全超越主观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的地方,是马克思对人类现实劳动历史地位的科学抽象。同时,"劳动类本质"与"社会关系总和"的思想并不冲突,"劳动类本质"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逻辑起点,"社会关系总和"论则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成熟的人本质理论,二者从不同角度规定了人的本质,在理论上各有偏重。  相似文献   

19.
人是社会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共产党宣言》中强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进步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和主要内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阶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目标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步、塑造大写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者所认同的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全体公民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全社会的每一位公民均“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性推论。它不仅是照亮未来的天才预测,也是走向未来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