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明是一个农业文明,中国的古代农业十分发达,在春秋时期铁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推广,牛耕已十分普遍,在东汉时期发明了翻车作为灌溉工具,播种用的耧车.东汉古墓出土的耧车的结构与前些年我国农村普遍使用的耧车几无两样,唐代时发明了曲辕犁,现在我国一些偏远农村依然还在使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对外大传播》2009,(1):50-51
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农高会”),是我国农业高新科技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大型综合展会。2008年11月,这场“中国农业奥林匹克盛会”再度吸引了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目光,在众多有关杨凌农高会报道中,一篇外国记者为“农高会”写下的日记十分引人注目,日记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杨凌“农高会”对外传播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陈军  隋欣 《职业圈》2007,(6S):16-18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它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根本要求所在。我国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要问题,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动因。文章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类型及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蒙善珺 《职业圈》2008,(21):71-72
文章结合武鸣县“三农”工作的实际,深入分析了影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深刻阐述了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提出金方位“反哺”农业,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的市场化步伐,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检测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等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它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根本要求所在。我国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要问题,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动因。文章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类型及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隋欣 《职业圈》2007,(11):16-18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它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根本要求所在.我国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要问题,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动因.文章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类型及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武呜县"三农"工作的实际,深入分析了影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深刻阐述了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提出全方位"反哺"农业,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的市场化步伐,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检测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等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它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以及国家自立的基础。虽然随着工业化及第三产业化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减少,但它仍然是当之无愧的“母亲产业”。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和基础产业。随着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投入程度、科技程度等的不断改良和进步,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使农民各方面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良。但是,我国在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借助国外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推动我国的农业发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林望 《职业圈》2007,(4S):40
目前,我国的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进行中。如何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农电视节目要对新农村建设起科技贡献,就应该将电视媒体和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电视媒体和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的形式多样,并且有着很多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农业结构正经历着从以粮食和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向多元化、高级化的现代农业结构转变。“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农业产业组织结构的创新,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实践中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发改委明确提出要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部分学者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后,我国农村的又一次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技人才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关键,对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学者武忠远将农业科技人才定义为:人力资本积累程度高.整合效应好且在农业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才资源。根据工作性质与学历水平的高低,武忠远将农业科技人才分为农业科技研究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农业科技实用人才三类。  相似文献   

12.
周建平 《职业圈》2008,(33):23-2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将近9亿的人口是农民.这是中国的最基本国情.中国农民构成了地球上的一个最大的社会实体,仅此,就足以明确农村、农民以及农业的发展对整个中国的重要性.文章主要剖析了"三农"问题现状,并立足于"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稀缺和乡镇企业的无序经营,农业用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多年的反复开发又使我国的土地生态系统变得极为脆弱。  相似文献   

15.
村镇银行是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的出现对于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村镇银行刚刚起步,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如经营模式还不成熟、抗风险能力还很弱、业务产品和营销手段单一等。因此探索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之路对金融改革是很必要的。 一、我国村镇银行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必要性。著名国际金融专家吴念鲁认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大量的资金尤其是金融资金的投入和支持,而农村现有的金融制度加剧了农村资金的饥渴,也动摇了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根基。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秦池江认为,农村金融已经成为国内金融发展的一个软肋和空白点,但是,农村金融市场所蕴藏的能量却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6.
作为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发达程度低且不平衡的中国,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两极化以及农民收入持续偏低等现实情况表明,解决“三农”问题任重而道远。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农村经济领域内缺乏有效的金融供给是其中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合理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健康发展,构建农村金融新体系则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70年代末起首先在农村实行了农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经济改革,农民们逐渐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而生产效率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家预测,到2000年,中国将有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如果这些人全部进入大中城市,则需要建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200座或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400座,这显然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贷款困难。农村贷款困难这一现象长期存在与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户贷款难背后有着多层次的因素,既包括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也有农民方面的原因;既有体制上的障碍,也有心理上的因素。我国农业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效率低,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由此导致其风险高,收益低。此外,我国各大银行选取的信贷的对象一般为公务员和高校教师等人群,农户贷款则要抵押物,而农民缺乏有价值的东西来抵押,这就客观上促成农村贷款难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19.
吴德慧 《职业圈》2007,1(3X):4-5
尽管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各不相同,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农业、农村、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命运却许多共同之处。这就是农业的市场化、工业化、企业化、国际化;农村的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农民的非农化、职业化、市民化。  相似文献   

20.
任立强 《职业圈》2011,(33):154-154
一、新型工业化内涵解析。新型工业化是传统工业化在当代的延续。农业经济作为人类社会早期单一的经济类型喂养了人类几千年,手工业尽管也曾比较发达,如中国的丝绸、刺绣、瓷器在中世纪曾享誉世界,但它始终生存于农业经济的缝隙间,没有成长为可以与农业经济相提并论的经济类型。18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的兴起。机械工业才得以产生并迅猛从西方向东方曼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