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怀纲 《职业圈》2011,(9):15-15
精神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充分挖掘企业优秀文化资源。努力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点、体现行业精神内涵、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得到职工广泛认可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并使之成为员工爱岗敬业、争作贡献的精神动力。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水泥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中国生态水泥知名品牌”为宗旨,不断探索和推进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实现形式和有效机制。既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罗发贵 《职业圈》2008,(2):45-46
文章提出了只有建设让广大员工普遍认同的企业理念文化,才能让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在员工心中扎根,并就如何构建员工认同的企业理念文化提出了四种尝试办法。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4.
一、企业文化内涵 所谓“企业文化”。指企业员工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包含了企业及其员工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管理理念、发展思想、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诸多方面。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的发展起着指向性的作用,还会培养出一支充满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员工团队,为企业营造一种团结奋进、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氛围。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要素,是用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精神追求、行为准则,引领企业、规范员工、科学管理,实现企业运营效能最大化的关键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是企业的隐形翅膀,带领企业腾飞。 大庆油田50多年开发建设中,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大庆企业文化,发挥了正确导航、凝心聚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大庆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巨大的精神动力。在大庆科学发展、永续辉煌新的发展机遇期,要实现三大战略任务,加速高标准和谐示范矿区建设,充分发挥矿区服务事业部的油田“后勤部”、“大本营”作用,尽快提高油田绿化科学化水平,加强油田绿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园林绿化文化品位,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企业文化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思想,注重人的因素,倡导人本文化,通过大力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在站中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弘扬先进的良好风气,用先进人物、优秀作品和模范行为激励员工,把员工的自身价值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才能加大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建设力度,以先进文化铸就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赵守忠 《职业圈》2014,(2):19-19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企业文化通过“文化优势”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推动力,它反映和代表了企业员工的整体精神,凝心聚力。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沉淀、提炼形成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软约束,是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文化管理。文化管理的要义在于为企业确立一套价值标准,以此来判别事物的好坏对错、成功失败、善恶美丑。思路决定出路,创新赢得主动。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就是一种感情投资。但感情投资虽然风险最小、回报最大,但必须付出真心、倾尽全力,才能有好的效果。近年来,以“贴近员工、贴近管理、贴近市场”为主要特征的员工思想动态分析运行机制,为企业发展凝聚了力量,为打造和谐企业文化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了只有建设让广大员工普遍认同的企业理念文化.才能让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在员工心中扎根,并就如何构建员工认同的企业理念文化提出了四种尝试办法.  相似文献   

10.
市场竞争的复杂与激烈,让企业文化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企业文化是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人是现代企业文化的主体,现代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功能是对人的价值观、精神等的引导和控制。通过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做到各尽所能。因此,以人为本在其企业建设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核心凝聚力。它能够促使企业员工认可企业的价值观,形成激发员工潜能的一种精神动力,使企业在核心文化的氛围中,不断发展壮大,从而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先进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导向型管理,企业文化管理要求企业以提升企业价值创造力为核心。实践表明,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员工行为之中,是现代企业的灵魂和持久动力,是孕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其实施的具体措施主要有:  相似文献   

13.
白柱石 《职业圈》2012,(2):15-15,28
大庆油田波澜壮阔的一次创业,孕育诞生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也创造了企业的辉煌历史。今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依然是激励油田员工向永续辉煌的伟大目标迈进的精神动力。而铁人精神的发源地——大庆钻探钻井二公司,近年来,一直在思考和探求传承铁人精神的新载体,提出了以丰富铁人精神为核心,以建设铁人文化为内涵的文化特质。把精神上升到文化,用铁人文化引领凝聚全员、指导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波澜壮阔的一次创业,孕育诞生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也创造了企业的辉煌历史。今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依然是激励油田员工向永续辉煌的伟大目标迈进的精神动力。而铁人精神的发源地——大庆钻探钻井二公司,近年来,一直在思考和探求传承铁人精神的新载体,提出了以丰富铁人精神为核心,以建设铁人文化为内涵的文化特质。把精神上升到文化,用铁人文化引领凝聚全员、指导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崔小苏 《职业圈》2008,(17):27-27
文章从“仁德、诚信、求实、创新”论述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建立企业文化的思路,并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对人的“灵性管理”,又通过“忠义、精艺、璞熠、睿毅”,进一步阐述了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提高员工的科学文化素养,在全体职工中弘扬奋发向上的精神,建立优秀的独特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公司软实力的集中反映.文章提出企业应用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熏陶员工,努力追求发展与文化、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共进,以形成涵盖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绩效文化为基本要素的襄电特色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时代油田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科学注入文化建设的新内涵,充分认识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新问题,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坚持企业文化持续创新,不断丰富油田企业文化内涵。始终与油田发展同行,与时代精神共振。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企业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文化中,人本思想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因此,企业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保证企业文化的顺利开展。开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以和谐的劳动关系为基础的。只有构件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使员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才能使企业文化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李春伟 《职业圈》2013,(2):13-13
一、企业文化构建的必要性第一,企业文化是公司发展的灵魂。在当今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经济时代。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精神支柱,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一点都不为过。一般来讲,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指这个公司企业的员工形象和企业发展中的领导精神,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反映这个公司的公司形象,  相似文献   

20.
耿卫华 《职业圈》2013,(8):13-13
企业文化,或者叫作公司文化,一般指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企业文化,准确把握创新企业文化的方法和原则。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与精神资产。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