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叶 《出版参考》2014,(6):43-43
我承认我是一个好奇的人,但是,有些事情我不想知道。 是的,有些事情我不想知道。如果我在无意中冒犯了谁, 从而使得他不喜欢我,诽谤我,造谣我,用莫须有的流言中伤我,若你是希望我平静安宁的朋友,那么,就请不要让我知道。  相似文献   

2.
"朱总,时尚集团的吴总刚去世了.我看过您的一篇博客,您跟他应该是朋友,不知道您知道么.跟您说一下." "啊?我不知道啊.真的?" 早上(8月21日)一个年轻的朋友在MSN上告诉了我这个消息.乍一看,震惊之下,赶紧给朋友打电话求证.  相似文献   

3.
回想起来,我与郭布罗·润麒交往有八个年头了.北京人喜欢喊他"国舅爷",因为他是末代皇后婉容的胞弟.可是他不喜欢这个称呼.也有人喊他"郭老",有些不伦不类,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姓郭呢,我直呼他"润麒".  相似文献   

4.
黄师长     
我在部队经历过四任师长,第二任师长姓黄。刚当副师长时,他是上校。有一天,他身体有点不舒服,到师医院去。司药的战士有些漫不经心,不仅脸挂着,眼皮也耷拉着。黄副师长怒了,问司药:"你知道我是谁么?"司药说:"不知道。"黄师长说:  相似文献   

5.
许林 《新闻实践》2010,(3):9-11
金像奖涉假披露缘起 2009年12月31日16点多,我与老伴正在北京王府井给孙女买小金锁,手机响了,是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贺延光的电话,他约我有事面谈。见面后.直性子的延光单刀直人地问我:“认识桑玉柱吗?”我说:“不认识。我只知道他是个拍照片的。”“郎琦呢?”他又问。“郎琦我知道,他是《吉林画报》的老人儿,树挂拍得很好。可我没与他接触过。”紧接着,他就说:“桑玉柱获得的金像奖掺假了。”  相似文献   

6.
央视"青歌赛"上获得原生态唱法唯一金奖的歌手原来就是土家族的 我一直在上海长阳路1441号的海运大厦工作,有十多年,却从来没有考证过这"长阳"是中国哪方的地名。  相似文献   

7.
记忆沙岭     
孙晓谦先生博客里<沙岭沙岭>网上论谈,一时间引起地域网民议热.我不知道他办此论谈的初衷,但我曾同他说,要写一点有关沙岭的东西,可因故迟迟不知从何动笔.我的小学是在盘山胜利小学读的.一次从母亲和别人闲谈时才知道我出生在沙岭老法院院内.  相似文献   

8.
我跟鲁迅先生没有直接的接触,但是在上海的时候我就认识他,因为我曾经住在北四川路底,鲁迅先生的家也在那,我知道他住的房子,但不敢失礼地去拜访他。有时在路上碰见他,他始终穿一双橡皮鞋,一身长袍。我就在后面跟着他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对他有一种深深的敬意,总想能够靠近他,可又不敢跟他讲话。鲁迅先生一生不知道做了多  相似文献   

9.
邢晓春 《中国广播》2006,(11):64-65
大多数人知道田连元,是因为看了他在电视里演播的评书《杨家将》。他是第一个把评书搬上电视荧屏的说书人。他录制了大量的电视评书。相比之下,听众似乎很少在广播里听到他的评书。其实,田先生很早就和广播结缘了。“可能是我从艺的时间比较长吧,所以以往岁月留下的东西,今天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了。我最早的录  相似文献   

10.
至今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是一位记者,很多时候,每当我一想起这位记者,心里便会涌起一份深深的感动。一个深秋的傍晚,我因事来到大哥住的那家县城医院。老远就听到院门口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哭,围观的人都在愤怒地指责医院。有几位  相似文献   

11.
古时,魏文王曾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哪一位最好?扁鹊答: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家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严重之时.  相似文献   

12.
地图     
你知道是谁发明地图的吗?我也不知道,可我总是在想这个问题,那人一定是个伟人,我想。他的灵感是不是来自小时候尿床的经验?不知道。十八世纪时发现了一土耳其海军上将的地图,在图上有只有现在的高科技才可能测出的南极洲冰层下的地貌。地图是不是外星人带来教地球人的呢?朋友养了一大缸热带鱼,都很好看,有几只特懒,趴在  相似文献   

13.
“他又进去了,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当初写那篇文章,也只是学术研究而已。”刘姝威语速飞快,“说实话,我已经不关注蓝田公司了,如果不是你来采访,我都不知道他‘二进宫”。  相似文献   

14.
上学记     
我买了一套史努比给点点,作为开学的礼物。我告诉他这是全世界的小朋友们都喜爱的拟人动物,天天挂在我的MSN上,提醒我时时持有童心。他说他晓得,史酷比嘛,旺旺。他说的也是一条狗,只是我们相互不太知晓对方的这个喜好,他是从动画片里得来的。与史酷比相较,史努比要案头一些,不知道这是不是它日渐式微的原因?我倒是希望他能把史努比带到学校,  相似文献   

15.
年过半百的曹仁义获得了“范长江新闻奖”自然感慨万端。他把诸多感想浓缩成这么几句话:“我们这代人从小到大杆是党培养的,一辈子都与党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感情。是党给我们创造了条件。”他的激动里还有另一层意思:“我从事新闻工作28年,基本上都是当编辑。一个默默无闻的耕耘者获得此项奖励,这对我和我身边的编辑们都是一种认可。”的确,就象多数观众只知道演员而不知道编剧一样,许多听众也只知道播音员而不知道编辑。老曹说:“这不是一种‘苦,吗?不过,想追求知名度,我就不当编辑了。”曹仁义属于创造型、开拓型的编辑。这些年,他总是不断地给自己提这样的问题:“我能再干点什么?”  相似文献   

16.
常常觉得射击这个运动挺有意思。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杀伤力的举动,在运动场上却是很平和的。你可以根本不知道你的对手是谁,不知道他打了多少环。你只是和你自己做斗争,你要最大范畴地调动你自己的能力,打出你的好成绩。 近年结识了一个警察朋友,好枪法。不单单在射击场上百发百中,更在解救人质的现场,次次百步穿杨。当然了,这个“杨”不是杨树的杨,而是匪徒的代称。我问他从哪里来的这份神功,他答非所问说,我从来不参加我学生的葬礼。我以  相似文献   

17.
王冉 《报林求索》2012,(2):56-56
<正>尽管韩寒可能很早就开始写东西,但我真正开始关注并欣赏他是08年以后的事。那都是因为他的博客,而不是《三重门》,我以前更从未知道作文比赛这么萌的事他也干过。或许是因为他的小说我看得不多,我个人感觉韩寒的  相似文献   

18.
采访米博华回来,翻读他的杂文和评论,我有了好几个题目,最后,却选了这个一本正经的题目。为什么?我不知道。也许米博华知道,就他的年纪而言(33岁),他显得有些一本正经。“米博华之研究”,顾题思义,不外乎如此两点,米博华的研究工作和我对米博华的研究。关于前者,我力不从心。(对于米博华,我毕竟只有一面之交,不可能完整介绍。)对于后者,我则兴趣不大。米博华和我是同龄人,让我来研究他,连米博华自己也会觉得过份。更何况,“×××之研究”,可是一本书的题目,编辑部不会给我这么多版面。然而,这题目使我入魔着迷。我,别无选择。有趣的是,我当过工人,米博华也当过工人。我当工人时,是一心一意当工人,不读书,不看报,靠  相似文献   

19.
新闻标题是文章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要表达的思想的集中表现.它对文章起着统帅作用.“题好文一半”正说明这一道理.因此作者必须在提高标题质量上狠下功夫,力求新颖别致,形象生动.1993年初,我刚调到大堰乡工作,在“长阳人”遗址所在村钟家湾走访时,了解到一些“长阳人”化石出土前后的材料.“长阳人”驰名中外,被写进《辞海》,列入了中学教科书,如果一般地写肯定劳而无获,必须提炼好标题.经过再三推敲,我用了《“长阳人”怎样“走”出龙骨洞》的标题,将稿件寄给湖北日报社,很快就刊登了.同年6月,我在调查研究乡村工企业生产中发现,许多农民适应市场转变,一改过去那种“收了菜籽就榨油,装缸炒菜炕土豆”的自给自足习惯,踊跃出售油菜籽增加商品收入,导致全乡20多家榨油厂无“米”下锅,我左思右想,给稿件按上一个《榨油厂里为何静悄悄》的标题,投到湖北农民报社,不久便登了出来.1994年春,我到千丈坑办事处农民谢天雄家调查庭院经济发展情况,充分肯定了他艰苦奋战11年,建成32亩经济园的经验,并按照他的种植模式写了这样一个标题《天上结一层、地面长一层、地下埋一层——谢天雄庭院价值过十万》,将稿件寄给《宜昌日报》社,没  相似文献   

20.
书痴     
十几年前的某一天,有人打电话给我,自报家门说他是L,因为在书店里见了我写的书《性张力下的中国人》,想带一本与我那书所写主题有关的。“有趣的书”来给我看。我想与他素味平生,不知道他是何等样人,一时不敢请他到寒舍来,就推说过些时候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