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立明 《考试周刊》2012,(44):179-179
音乐应是最有活力的学科。提高学生素质,教学更要充满活力。如何使小学音乐教学充满应有的活力?很好地理解《新课程》精神和课本编排意图,应从兴趣入手,培养审美能力、创新精神,音乐教学一定会活力无限。1.开头要新颖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学生往往把每周一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法、手段,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既关注社会焦点,又掌握课本知识,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考化学实验内容取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综合程度高,选拔功能强;题目形式灵活多样,立意突出以“能力”为主。学生在高三复习中要深入挖掘课本实验,归纳总结,对比研究,并且在实践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考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实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4.
学生知识的获取是以课本为主要依据的,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笔者对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了探索实践,尽量使自己的音乐教学工作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取得了一些成效.笔者的实践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林丽祝 《学子》2015,(3):57
音乐学科的有效教学是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那么,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好地感悟与体验音乐文化,使音乐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一、教学内容和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集体课教学与小组课教学相结合是高师音乐专业、学前教育专业针对学生音乐技能与修养“零起点”的学生设计的一种新型课型。经过几年的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以启‘发性原则为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分层次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从教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提倡“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教师树立“课本就是一个范例”,“整个大干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的意识。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前沿阵地,要全面实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必须在多边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中,合理开发、科学整合各科教学资源,激活课堂活力。以下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及实践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是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音乐实践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文艺演出作为最惯常的音乐实践途径.在音乐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文艺演出中音乐节目的筹备演出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获取独立从事音乐实践能力的过程,是检验音乐教育质量.反馈并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普通高校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奇阳 《莆田学院学报》2005,12(6):75-77,91
音乐教育属于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不但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而且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而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音乐实践能力是提高普通高校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课程标准》阐明的音乐课程性质与价值和课程的基本理念,新的音乐教材随之出台。新教材突出了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绪,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音乐教学从单纯传授音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课程需要大量的实践与审美体验,以培养学生审美阅读能力.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就必须提高小学生的音乐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教具,培养认读节奏的能力;遵循规律,培养识读乐谱的能力;多维实践,培养阅读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本剧集舞蹈、音乐、绘画、文学于一体,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戏剧形式。它以课本内容为依托,教师点拨重难点为辅,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主,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并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酣畅淋漓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鼓励创造,弘扬民族音乐,提倡学科综合。”同时,以音乐为主线,将舞蹈、形体与音乐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演唱、律动、舞蹈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感悟音乐,用心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音乐感受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个人的音乐欣赏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一个人的做事态度和原则,它是个人认知、了解和走进音乐艺术的一项体验式实践活动,是培养和提高音乐素养的途径之一。提高个人的音乐欣赏能力,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在提高学生素质、改善学生发展条件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改善教学环境,实现学...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政治课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不拘泥于课本,但又源于课本,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应注意将课本知识的呈现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教师讲课方法的灵活性,学生学法的多变性,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学习中,识谱能力是打开音乐宝库的第一把金钥匙。笔者认为学校音乐课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识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大面积的提高学生识谱水平更难。  相似文献   

19.
创新性音乐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强调学生兴趣和自觉参与音乐活动意识的培养,强调音乐教学的育人功能,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打基础的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20.
朱艳 《教育艺术》2006,(8):33-33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在高中开设音乐欣赏课,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提高音乐感受能力、音乐想象能力、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欣赏水平的音乐爱好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欣赏活动,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欣赏教学模式?这是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探讨的问题。本文试从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听、看、想、说、动这五个方面作一浅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