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知识、经验主动学到新知 ,学会学习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 ,但是要真正落实到课堂上 ,却并非易事。这里面有很多具体问题 ,而主要是胆识问题 ,有些老师不是不想放手 ,而是不敢放手。笔者曾听一所农村小学的王老师上的一节数学课 ( 9的乘法口诀 ) ,给了我不少启示。上课伊始 ,教师不是按照教材编排让学生做“每次加 9,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9”的准备题 ,而是指名回答 :“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并要求学生根据这句口诀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乘法算式。然后问 :6、7、8的乘法口诀各…  相似文献   

2.
一、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来自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我在教学时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为了帮助学生记住“9”的乘法口诀,我先让学生思考下面一些问题:1个9是____(比10少____),2个9是____(比20少____),3个9是____(比30少____)……然后让学生积极动脑,从观察口诀的特征中去发现规律,学生经过比较,类推得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从而很快地记住了9的乘法口诀。由于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少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比较9的乘法口诀特点以后,又发现了“9的乘法口诀中积的十  相似文献   

3.
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时,将课本上的例1与例2的顺序交换一下教学,学生会学得更好.首先,提出问题:9的乘法口诀你们会编吗?即教材例2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独立探索,在编口诀的过程中,会遇到普遍性的困难:9的乘法口诀有9句,一九得几、二九得几、三九得几、……得数是多个九相加,不容易一下子算出来.学生在实践中面临着这个要立即解决的问题,教师可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五星图(见教材).其次,运用五星图编口诀.学生观察五星图,从图中找规律,从而顺利地编出9的乘法口诀.学生在编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口诀的编制方法,找到记忆口诀的窍门,…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三册。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1~9的乘法口诀,整理归纳出乘法表。2.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勇于展示,善于交流的能力。3.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复习巩固1~9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系统地整理乘法表。教学准备:口算卡片、空白乘法表格、课件。教学流程:一、“打地基”(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套1~9的乘法算式彩色卡片。)1.将乘法算式分类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搭建一座漂亮的知识宫殿,好不好?搭建宫殿需要做很多工作,我们先来为这座宫殿“打…  相似文献   

5.
准确理解口诀含义才能掌握口诀内涵。乘法口诀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对口诀的具体解释理解其含义,协助学生回归算式本身,回归乘法意义本源,回归理性思考,思维演练乘法"心诀"。  相似文献   

6.
教6的乘法口决例1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复习有关的旧知,然后按以下程序进行教学.贴出一只蝉的放大图,问:"蝉有几条腿?怎样列式计算?谁会根据算式编句口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口诀 6XI二6一六得六又贴出一只蝉的放大图,用集合圈把两个图围起来,仿照上面提问,并根据学生回答,在上题板书下面接着板书。  相似文献   

7.
表内乘法,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是分两段进行编排的,先教学2~6的乘法口诀,再教学7~9的乘法口诀。笔者认为通过“表内乘法(一)”的教学,学生对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的来源、乘法口诀的组成及编口诀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教学7~9的乘法口诀,可以加强学法指导,促进  相似文献   

8.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9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和规律;理解每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9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简单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关于9的乘法口诀的实际问题。教学的重难点是: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  相似文献   

9.
一、教师必须掌握教材编排的特点。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乘法口诀,是记录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及结果的歌诀。要教好乘法口诀,必须使学生懂得同数连加的意义及其结果。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运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列出同数相加的算式,并口算出结果。然后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根据加法的结果填出  相似文献   

10.
乘法口诀同 2 0以内加减法一样 ,是学习数学乃至其它学科的一个重要工具。乘法口诀学得好与否 ,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因此 ,在小学数学第三册的教学中 ,教师应严格把关 ,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 ,让学生牢牢地掌握乘法口诀 ,并且能熟练地运用。那么 ,怎样上好乘法口诀课呢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他们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学生对要做的事有兴趣 ,积极性就高 ,效果就好。在教学乘法口诀时 ,特别注意形象直观的学具、挂图、电教媒体的使用。鼓励学生根据图意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乘…  相似文献   

11.
在六年制第三册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推想,从而发现规律,推出口诀。其思维训练如下: 出示例1(插图和7的七个乘法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认识7的七个乘法算式与同数连加的关系。学生讲:它们的关系是,7的七个乘法算式都可以转化为同数连加的加法算式。指导学生转化并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第74页例1,算算填填,练习十八第1~8题。教学目标:l.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出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中相邻两句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2.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做好铺垫1.复习6的乘法口诀谁能说说6的乘法口诀有哪几句?相邻两句之间有什么联系?(用多媒体显示6的乘法口诀)在6的乘法口诀中,各句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字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把已显示出的六句口诀中的“六”改为红色。犤设想犦复习…  相似文献   

13.
差生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但形成过程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知识差的积累”。在计算数学方面,差生突出的表现是计算速度慢和错误率高。这主要是平日跟不上教学进度等原因而形成的“知识差”。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知识差”,防止形成“积累”使差生不“差”?我们主要抓了如下四点。 一、帮助差生过好乘法口诀关 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功,对差生来说,尤为重要。平日教学中,常发现许多低年级差生只会机械背诵乘法口诀,而不会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这是不理解口诀及乘除法意义的具体表现。教学中,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直观教学。和他们一起分扣子、摆小捧、摞积木,手把手地引导他们摆一摆、数一数、算一算,寓教于“动”,寓教于“理”,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等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启迪思维,领悟口诀的意义。其次是加强口诀的练习应用,如把加法算式:6 6 6=18改写乘法算式:( )×( )=18,或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乘法或加法算式:四九三十六→( )×( )=36→( ) ( ) ( ) ( )=36。二是强化意义记忆。边背诵口诀边联想算式,如三六十八→6×3=18,6 6 6=6×3;或3×6=18,3 3 3 3 3 3=3×6。看算式联想乘法口诀。如4×3=12或3×4=12→三四十二。切实帮助差生理解相同加数连加与乘法的  相似文献   

14.
计算和逻辑思维是密切联系的,我们应该根据计算教学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计算原理,理解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在计算教学中,切忌死记法则和口诀,应强调掌握算理。如教学乘法口诀“三九二十七”时,要使学生理解3×9是什么意思?为什  相似文献   

15.
乘法口诀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知识,因为它是所有计算的基础。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完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后开始学习并按照一个因数是2、3、4……9的顺序编排进行教学的。“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是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一)的继续,因此,教学这一内容时,重点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主要抓住以下几点。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口诀的来源学生在学习2~6的乘法时,已借助实物图形,从连加算式引出乘法算式,明确乘法是相同数连加的简便算法,并通过有关例题的学习,初步懂得…  相似文献   

16.
一堂妙趣横生的“9的乘法口诀”教研课接近尾声,有关9的乘法算式与口诀已在游戏中一一列于黑板。然而,这位教师却没有急着刹车,只见她边打开幻灯边说:“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走进智慧园,看看智慧老人今天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屏幕显示: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7~18页.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乘法口诀. 2.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迁移类推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教学6—9的乘法口诀,不需要观察图形或教具演示,可以根据相同加数连加的乘法意义,直接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我们在教学这一节教材时作了改进,运用2—5的乘法口诀表,根据口诀的排列规律和相互间的关系,推导出乘法算式和口诀,直接填入表内,使之成为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教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掌握它的基本结构和编制规律,熟记它并应用它求积。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要充分运用已学的编制2~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启发学生自己根据“6的同数连加法—→6的乘法—→编制6的乘法口诀”进行探讨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1的教学具体过程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20.
7、怎样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 首先,要理解口诀的来源和含义。例如,6×2=12表示2个6相加得12,把它简说为“二六十二”,这就由乘法意义导出了乘法口诀。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把算式和口诀各部分进行对照得到:口诀第一个数字指的是乘数(相同加数的个数),第二个数字指的是被乘数(相同加数),最后的数字指的是乘得的积。这就掌握了口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