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这是个细节描写,主要表现了总理工作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但为什么总理每看完一句话就要画一个“小圆圈”呢?  相似文献   

2.
杜诗重神说     
事物均有形神两面,杜诗是偏于表现那一方面呢?重在后者,即神他在《丹青引》中批评韩斡说:“斡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在这里,气的含义等于神怎样才算得其神呢?他在同诗中表扬曹霸画凌烟功臣像说:“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表扬曹霸画的玉花总说:“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千古凡马空”画到此自算神已出了。杜甫臧否别人画作坚持这样的批评标准,自己写诗自然不会不以神似为目标且看《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锋陵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人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全诗八句,六句写神,仅三四两句中“双耳”和“四  相似文献   

3.
我在上《一夜的工作》之前,就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们讲了总理呕心沥血,日理万机,为国为民的动人故事,并朗诵了《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使学生对总理产生爱的情感。《一夜的工作》中,关于周总理审稿有这样的描写:“他—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遍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我在分析了文章结构的同时,叫学生  相似文献   

4.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有一次,母亲听少年沈括背诵唐诗。奇怪的是,当背到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时,他总在重复这两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怎么总是重复这两句呢?"母亲奇怪地问。"母亲,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母亲说。"那又为什么山下的开得早,山上的开得晚呢?"沈括又问。"这个……"母亲摇摇头,没办法回答了。  相似文献   

5.
<正>乔治·莫兰迪看上去很懒,甚至懒得给自己的画取个好名字。一页页看他的画册,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画都只被简单地叫作《静物》。对任何一个曾接受美术训练的人来说,静物写生似乎是入门功课——想学绘画,当然得把物体画得很像。奇怪的是,仅从画“像”的角度来看,莫兰迪怕还不及一个美术学院的学生——他凭什么成为20世纪欧洲极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美术老师姓柴,短头发,带着方形的眼镜。她第一天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就在黑板上画了一张脸。她没说,但是我们都看出来那就是柴老师的脸,奇怪的是脸上没有画眼睛。柴老师说,如果同学们表现好,我就把脸画成高兴的表情,如  相似文献   

7.
《一夜的工作》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这个细节的描写 ,主要表现了周总理工作时一丝不苟的精神。但为什么周总理每看完一句话就要画一个“小圆圈”呢 ?这个“小圆圈”其实是阅毕文件的一种特殊记号 ,也就是“圈阅”。据史料记载 ,这种符号是由被称为 1 1世纪的改革家的宋代王安石首先开始使用的。他每次阅过文件都要在文件末写上一个“石”字 ,以示文件已阅过。由于文件太多 ,他又是急性子 ,且不太注意书写规范 ,因此这个“石”字的“口”便被他画成了圆圈。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一句,相信我们都不陌生。周先慎先生的文艺随笔《简笔与繁笔》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评价说:"这是进一步烘托险恶多艰的社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有一位长于画老鼠的画家,他画了一幅鼠画送给县太爷,县太爷顺手就把画挂在墙壁上了。奇怪的是,县太爷第二天早晨却发现那幅画掉在地上。以后,他多次捡起来挂上,但过了一夜画还是掉在地上。县太爷感到很奇怪。于是决定半夜里察看察看。原来,他家里的猫把画上的老鼠当作真老鼠了,总要扑上去抓它,这才使画掉到地上。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县太爷只好把画取下来收到箱子里去了。也许有同学会说,这位画家画的老鼠真好,连猫都分不出真假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为什么?你想,如果你画老鼠,追求的是跟真老鼠一模一样的话,你又  相似文献   

10.
祖传名画     
从前,有个富家子,整日游手好闲。他父亲临终时留给他一幅画说:“这幅《寻斧图》是祖传的,千万不能卖!”再富的家底也会被吃穷。终于,他已经没有钱了,他突然想起父亲临终交给他的那幅祖传的名画。他想了想,决定把那幅画在家门口卖掉。可是一连几天,这画却无人问津。有一天,来了一个古董商,  相似文献   

11.
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说:“手应该像脸一样地富有表情。”鲁迅先生深谙此道,他不仅有“点睛”的奇才,而且有“画手”的神功。《孔乙己》中手的描写充分显示了鲁迅高超的“画手”技艺。一、二写拿钱,串联情节。“他排出九文大钱”一句中的动词“排”耐  相似文献   

12.
一屈原不但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而且也是有影响的政治家;官至楚国左徒,地位华贵,仅次于令尹(楚国官制,令尹相当后世的宰相)。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先秦书籍中竟没有提到他。屈原是坚定的合纵者,主张联齐抗秦;不但有议论,而且有实际行动,《战国策》记了屈原前后以及和屈原同时的许多纵横家,其中有一些人比屈原的作用小得多;但《战国策》没有记屈原。《战国策》录了荀子《赋篇》中的一首短赋,(见《楚〔四〕》“客说春申君曰”章),那篇  相似文献   

13.
青椒炒土豆     
韩小豆,小名叫土豆。对,他讨厌写毛笔字,背古文,学历史,画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看见二十六个大小写字母。不过,他喜欢吃青椒炒土豆,糖醋的。下午最后一堂课,语文老师在讲台前歪歪唧唧讲《师说》,到了离下课还有十分钟,老师说了一句:"请大家把《师  相似文献   

14.
苏轼《赠写真何充秀才》一诗中,有:“君不见潞州别驾眼如电,左手挂弓横捻箭”两句。潞州别驾是唐玄宗做临淄郡王时兼任过的官职。唐玄宗一目斜视,画师画他“横捻箭”瞄射,是为了掩饰他这个缺陷。这使我想起了另一个画像的故事:相传有个国王,瞎了一只眼,跛了一条腿。他召集全国有名的画师为他画像,要求一要画得美,二要画得真。有的画得美而不真,他说那些画师丧失了艺术良心,欺骗了人,将他们杀害了;有的画得真而不美,他又说那些画师丑化了他,也把他们杀害了。后来,有个画师要国王一只脚跪在地上瞄准射箭,并且迅速地画出了这一造型,终于达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美术教育活动时,我发现磊磊小朋友的桌上没有画纸。正当我要责怪值日生漏发画纸时,却只见值日生已凑到我跟前,得意洋洋地大声说:“老师,别让他浪费纸张,他不会画的。”声音还拖着调子,怪声怪气的,引得全体小朋友哄堂大笑。我赶紧止住她,并批评她说:“他不会画,我们大家可以帮助他,你怎么能讥笑小朋友呢?” 我把补发的画纸递给磊磊时,看到他仍然是一脸委曲的样子,突然觉得,刚才值日生的那句拖长声调  相似文献   

16.
《新民晚报》消息,近些年王蒙一直笔耕不辍,继去年出版小说《闷与狂》后,宝刀不老的王蒙出书解读《论语》。王蒙觉得,理解《论语》也得与时俱进,比如那句"父母在不远游"。他说:"现在远游的标准跟孔子那时候不一样了,现在的远游是指的上火星,只要我们没离开地球那都不算远游。"王蒙还对"天下归仁"做出解读,他认为,"天下归仁"是一种文化理想主义,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是一种很可  相似文献   

17.
假期搞创作,自然想到熟悉的苗山题材。离开苗山已经八年了,昔日感到可画的东西,许多已经淡漠,有的虽有印象,却提不起创作的兴趣,冥思苦想,不得着墨之所。一天,我随手翻翻在苗山画的速写,突然间,青山寨那形形色色的石头,一下子涌上我的心头,动拨着我的心扉,激动得欲罢不能,我一口气画了以石头为母题的《苗山石恋》系列创作草图。这一灵感的到来,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引用的那句名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对于艺术创作的灵感现象,古人早有论述。我国西晋时期的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就…  相似文献   

18.
音乐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红帽》一课是歌表演。歌曲《小红帽》教唱完毕,准备进行下一项歌表演。正在这时候,我发现许小权同学正趴在那儿画什么。我走过去夺过画纸,想训他一顿。可是,当看到他那充满灵气的画———把小红帽挎着篮子走路的形象画得惟妙惟肖时,我突然改变了想法: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长和兴趣,何不因势利导,让他在音乐课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将画融合到音乐中?于是,我拿起他的画向大家展示:“许小权同学画的小红帽好不好?”同学们说:“好。”我接着说:“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地表现歌曲。可以编…  相似文献   

19.
邪事     
宋代的山水画家朱子明画得一手好画,正因为画得一手好画,所以被同行们嫉恨。有意无意间,朱子明被同行们贬低。有人说,他的画技差得太远;有人说,朱子明什么都不会画,就会画驴! 朱子明是画驴,但那只是偶尔之作。可大家说他就会画驴,如此的贬低就是一种  相似文献   

20.
<正>意大利是一个盛产画家的地方。从前,有一位意大利写实派的画家叫甲,甲画的一幅叫《丰收》的油画引起了轰动,画面上是一位老农抓着一把丰收的麦穗。这幅画很有艺术水准,画得非常逼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个时候,一位叫乙的年轻画家慕名而来。当他看到那幅画时,很不屑(xiè)地说:"这种画我也能画出来,而且画得比他更逼真。"大家都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