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渊明是田园诗美的开创者,他不仅依照生活的原有状貌、形态、节奏去描写田园风光,而且第一次表现出个体的田园园居心态和审美心态。陶诗所描绘的优美的田园景致,为人们展现出崭新的艺术境界。朴素、自然、真淳的审美追求,使陶渊明的田园诗呈现出物我浑融的意象和平淡醇美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是田园诗美的开创者,他不仅依照生活的原有状貌、形态、节奏去描写田园风光,而且第一次表现出个体的田园园居心态和审美心态.陶诗所描绘的优美的田园景致,为人们展现出崭新的艺术境界.朴素、自然、真淳的审美追求,使陶渊明的田园诗呈现出物我浑融的意象和平淡醇美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的田园诗深受大自然的影响,其总的艺术风貌在于心物之间的高度交融、浑化无痕,形成了其诗歌高远秀逸的艺术天地。陶诗的艺术特征主要有,物我情融、如盐入水,意象群的营构具有诗人的个性特征,在对自然事象的捕捉上反映了作者敏锐的感受力,诗中所运用的语言也具有词采新颖而自然的特点。这些,就构成陶渊明作为一个得自“江山之助”的杰出田园诗人的重要底蕴。  相似文献   

4.
赵梦 《现代语文》2007,(12):106-107
文章从比较陶渊明与李白诗歌"鸟"意象的形态及内涵入手,认识他们建构自由人生的不同情致,并探讨形成差异的原因,陶诗中的鸟意象以无名鸟写的最为出色,李白诗中的鸟类众多,以大鹏与凤为其代表,因为大鹏与凤分别象征了李白纵横慷慨、不可一世的宏大抱负和他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的诗歌中有许多关于“鸟类”意象的诗篇。陶诗中的“鸟类”意象凝聚了诗人对新的人生理想和生存模式的探寻,是诗人在“天下意识”与“田园情结”、“归田之乐”与“穷困之忧”矛盾斗争中,经过寻觅、摸索、痛苦、彷徨、蜕变、超脱的心路历程之后才找到的精神家园。在他笔下,“鸟类”意象也就成为对自然追求的审美凝点,成为其自身人格力量的写照,也是我们透视陶渊明的淡泊情怀和心路历程,找到其返归自然而安然自适的的重要道途。  相似文献   

6.
苏轼是诗坛上第一位开始大量创作和陶诗的人,他对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和随性自由的隐士精神大加推崇,并且在和陶诗中有意模仿陶渊明平淡自然的诗风,苏轼这种创作态度也同时引发了同时代人的争相效仿,具有典范意义.本文将从苏轼创作和陶诗的背景入手,探讨苏轼的"和陶"诗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7.
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质朴、自然,既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等山水田园派诗人的诗风,又以画法入诗,使诗歌更加具有形象性、色彩性和生动性.王维创作的一百三十七首山水田园诗大多选用"白云"、"落日"、"流水"、"空山"、"明月"、"杨柳"等意象,其中"山"与"月(日)"意象交织融合在同一首诗歌的多达十首,这类诗歌意象组合意境清幽、情感微妙,别具特色.下面以王维"山"与"月(日)"意象交织的诗歌为视角,来赏析其诗歌所展现的深广意蕴.  相似文献   

8.
朱熹在评价陶渊明诗时曾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当代袁行霈先生也认为:“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事实上,正是这种率真,自然构成了陶渊明诗文特色的核心,也形成了他独特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境界。如果你想领略陶渊明洗净铅华的情感世界,不妨细读抒情小赋《归去来兮辞》中的两个精彩片断。  相似文献   

9.
许学夷《诗源辩体》认为陶渊明诗歌的巨大成就在于其高度的原创性,也在于其写意性,在于其真率自然,在于其理胜气足;陶渊明、谢灵运虽然各臻其妙,但陶诗高于谢诗;陶诗对后世影响深巨,许多著名诗人学陶仅得其一。《诗源辩体》关于陶诗的许多研究在当时推陈出新,独到深刻,个别论点今人仍未超越。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构成陶诗的相关主要意象-鸟、酒、山-入手探讨其建构方式,重点分析了鸟、酒、山三个主要意象所蕴含的丰富象征、喻比意义,指出三者的完美统一构成了陶渊明的生命轨迹.文章认为不同环境下的鸟儿实象征了陶渊明出处宦途的身影以及主要人生阶段的生命体验:积极入仕、归隐田园和委运大化的自由化身;陶诗中几乎篇篇有酒,酒主要是韬晦保身、追求长寿、解忧遣怀和交友行乐的传统利良托;山的意象被赋予了艰难困苦、自由自然、羽化登仙和大化永恒的意义.笔者结合某些典型诗例的具体分析,从而揭示了陶渊明的思想特征及其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的诗歌中有众多关于"飞鸟"意象的诗篇,陶诗中的"飞鸟"意象是诗人意念的具象化,是诗人对理想和生活之道的探究,诗人如羁鸟从挣脱到徘徊、彷徨不定再到归田园之乐,最终以孤傲,不屈服之志,达到了超脱,经历了众多矛盾的挣扎以后终于找到了一个任真自得的境界。"飞鸟"意象,是简单地作为世间存在的东西,从美学的角度而言,是自然审美中的景物,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但在诗人的笔下,成为其自身人格力量的写照,也是我们透视诗人心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陶诗不同于典正无味的玄言诗。他的诗能将玄理与生活中的审美意象融合,使哲理有了依凭的对象,借运转不息的自然道出人生的思考,揭示短暂与永恒、动与静这亘古不变的宇宙之理。陶诗吸收了时代的精华又超越了时代,借日常生活化的意象表达了深奥的玄理。  相似文献   

13.
诗贵意境。陶渊明的诗便重在意境。陶渊明以其“无我之境”之独特诗风,开辟了诗歌领域的新境界。总观陶诗“无我之境”之特色,当含有物我关系,美的形态,情感状态,自然人格等四点内容。本文对陶诗意境特色内容展开论述,并简要分析了形成陶诗“无我之境”特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中,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在他以前,还没有一个诗人写过这样多的诗歌来歌咏田园生活。田园诗是他的独创,其诗歌风格呈现出与其他诗歌迥然不同的平淡之美,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陶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亲切淳真。陶诗的平淡主要是其内容贴近生活,陶诗的淳真主要是富于真情实感。陶诗的内容多为自己亲身经历和感觉。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叙写的事情,均为人们所熟知习见。这些人生日常现实生活中的内容,本身就使读者感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人,尤其是《饮酒诗》20首,更是诗人晚年的佳作,其中不仅包括了诗人安然处世的生活态度,还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借酒托兴,抒怀写意,真正将酒作为表现精神世界的主要意象,使这一客观外在之物转化为主观心灵的内在之物。通过饮酒诗我们可以领悟到诗人追求自然本真的理想和刚正不阿的品格。  相似文献   

16.
刘俊 《课外阅读》2011,(8):248-248
王维的诗歌既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的平淡自然,又有谢灵运等山水田园派诗人秀丽隽永的诗风。他以画八诗,使诗歌的意象更加具有形象性、色彩性和生动性,也因此使他的诗歌能够给读者更宽广的想象空间,更深刻的审美体验。本文将在其山水田园诗的基础之上,对其意’象美和意境美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的诗歌具有极高的造诣。诗人在平淡自然中精心于意象的艺术创新,平淡醇美,蕴涵丰富。诗中的意象展示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表现了诗人坚贞孤高的情操和高洁的人格,以及崇尚自然、爱好自由的个性特征与心态。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生性嗜酒,终生以酒为伴,他的许多诗篇总是浸润着琼浆玉液的色香光影。离开了酒,陶诗就缺少了诗魂。陶渊明用诗与酒找到了人生坐标的切入点,成为中国诗酒文化中的一位过客。酒成了诗人与现实对话的媒介物,也成了诗人与现实抗争的“有效”武器,酒是诗人洒向田园的祝福,也是诗人“勘破红尘”的法器。酒,孕育了陶渊明精深的文化智慧。  相似文献   

19.
洪静云 《文教资料》2007,(23):90-93
陶渊明诗歌中鸟的意象是诗人主体意识人格精神的一种载体,一种潜意识和显意识交织的极具个性色彩的情意。鸟的意象,可以看作是陶渊明人生转换的前后标志,陶渊明以飞鸟意象表达他早期对功业理想的憧憬与追求,在感到了政治之不可为时,陶渊明又以归鸟意象作为寄寓生命、安顿灵魂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王维的山水诗是借助他所选取的意象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他用一系列典型而富有个性的意象构造了一个奇幻秀美的艺术世界,使他的山水诗呈现出"诗中有画""诗中有乐""诗中有禅"的意境特征。王维山水诗总体的风格是清新淡远、风清骨峻、自然脱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