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截止目前为止的维吾尔语研究成果表明,维吾尔语中的词按照语义、形态、句法三条标准,分为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动词、量词、情态词、助词和双词等十一种词类。这十一种词类又可以按其能否表示词汇意义,在句中能否表示一定语法意义并充当某种句法成分等,分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具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在句中能充当某种句法成分的词。维吾尔语中,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量词、副词、动词、摸拟词等属于实词。不具有词汇意义,在句中不能充当句法成分,而仅仅连接词语和句子,帮助它们组合起来,起附加意义作用的词类叫虚词。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词汇根据其在句中的功能不同而被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能够充当句子成分并且具有完整词汇意义的词,例如,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叫功能意义。实词属大词类,虚词属于小词类或叫次要词类。英汉两种语言对词汇的分类差异不大,但由于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结构形式差别较大,两种语言进行转换时,在词义的表达和应用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翻译时不能低估这些虚词或者小词。一、冠词在句中,冠词有时仅起语法上的作用。例如,用在形容词的最高级前和序数词前的定冠词,有时能使所限定…  相似文献   

3.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绝大多数不表示明确意义,却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类。它是构成文言文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和兼词。文言虚词数量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在汉语的发展中变化较大。近几年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呈稳定趋势,而且仅限于常见虚词和一般用法。但由于虚词使用频率高,是组织句子的一种手段,各个实词是靠不同的虚词的组合、连接、修饰、辅助而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的。因此,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学习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虚词,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我们学过的文言虚词,从词的用法方面整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实词和虚词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实词和虚词在语汇意义上的区别是:实词有实在意义,虚词一般没有实在意义。如实词“笔”的实在意义是“用来书写或绘画的工具”,有钢笔、毛笔、园珠笔等,而虚词“所以”就没有实在意义。实词和虚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区别是:1.实词可以用语序手段直接组合,虚词则不能。如“他”和“学习”这两个实词可以按语序组合成“他学习”或“学习他”两个短语,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2.实词可以充当句子成分,而虚词除了副词之外,一般不能。3.实词带上语调或  相似文献   

5.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绝大多数不表示明确含义,却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类。高考中,很少独立地考查虚词,多是要求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6.
汉语的词从语法角度看,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词分实虚,是汉语语法学的传统分法。早在汉代就产生了虚词的概念,当时称为“词”,也叫“辞”“语辞”“语助”“语声”等,它们包括现在所说的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和一部分代词,不过当时对虚词没有明确的定义,解释也很简单,当时还没有把所有的词都分为实词和虚词。到了唐宋时期,区别实词和虚词比较严格了,因为科举考试要考诗赋文章,要写诗就要讲究声律对仗,对仗要讲词(当时称“字”)的声调和虚实,实字要和实  相似文献   

7.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绝大多数不表示明确含义,却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类,它是构成文言文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文言虚词的数量不多,但由于用法灵活,与语法结构密切相关,掌握起来并不容易。文言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几大类。此外,文言中一些代词、副词也具有调整句子结构、表达语气等作用,一般也划入虚词范畴。学习文言虚词,要注意三个相关的问题:一是确切分辨每个词的词性;二是掌握每个词在句子中所起的语法作用;三是“今译”问题。高中语文课文中较系统地介绍了40多个单音节和双音节虚词,由于虚词使用频率高。是表示词法的一种手段,各个实词是靠不同虚词的组合、连接、修饰、辅助而成为一个完整句子的,因此,要读懂浅易文言文,掌握一定量的虚词十分必要。请赏析两篇短文。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中的兼词实际上应更宽泛。兼音兼义者是兼词,不兼音而兼义者亦应视为兼词,前者少而后者多。而且在虚词、实词中均有。同时,存在着不同词类、不同意义的兼词与同一词类、相同意义的兼词。这些词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若不作兼词解,则语意不充分,句子不通畅。如实词中的兼词“察”、“顾”、“今”、“可”、“堪”;虚词中的兼词“兹”、“是”、“斯”、“始”、“必”、“既”、“诚”、“方”、“则”、“更”等  相似文献   

9.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代词在现代汉语中归入实词,在文言文中归入虚词。虚词在文言文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组合、连接、辅助实词而使之成为完整的句子,从而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因此,文言虚词的学习若不落到实处,就会严重影响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怎样使文言文虚词的学习落到实处呢? 首先,要了解各虚词的特点。文言虚词相对于实词而言,数量少,因此它常常是一词多用。如“何”,既可用作疑问代词,表“什么”“哪里”“什么原因”,又可用作副词,意为“怎么”“多么”“为什么”。又因为虚词用法的灵活,有些相似的语言环境中就可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如表示“怎么”的意思,既可用“安”来表示,又可用“何”来表示;表“并且”的意思则可用“以”、“而”、“且”等不同的词来表示。对于以上这些特点,在学习时首先要理解把握。  相似文献   

10.
“虚词通文气,实词主文义”,正确理解文言实词是阅读古文的关键,也是高考文言阅读题的一大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掌握120个常用实词和课本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而非生僻难懂词;二要吃透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偏义复词、单音和双音词、词类活用”,学会紧扣语境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汉语里,副词游走在功能词与内容词之间,这种虚实的两重性决定了副词在汉语词类中的重要地位,是实义词和虚词的中间站。在共时平面上,它凸显了汉语句法形态、功能类型的诸多特点;在历时层面上,它勾连起实词和虚词,是探索实词如何向虚词演变的最佳观察样本群。  相似文献   

12.
论拟声词的实词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里的拟声词是一个特殊的词类 ,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 ,对于拟声词到底是实词还是虚词 ,目前还是众说纷纭 ,尚无定论。从句法功能、词汇和语法意义、所表示的概念及审美功能诸方面进行分析 ,均能发现拟声词的实词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原裁 内蒙古师大《语文学刊》1994年第6期 本文认为多类词的特点是:首先是一个多义词,其次具备多种词类的语法特征和功能,再次是它的不同词类的语法特征和功能分别体观在不同的语境中,而不是在同一语境中兼而有之。因此,“兼类词”的说法有毛病,它与“兼语”“辞格兼用”中的“兼”字含义并不一致,而“多类词”的说法是妥当的,与“多义词”的“多”前后一致。 现代汉语中,多义词的分布是比较广泛的。它不仅存在于实词之间,也存在于虚词之间,甚至还存在于实词与虚词之间。像“锄、圆、少、笔、拥、遍、原来、没有、非常、让、从、或者,和、被、啊、错、分别、根本、活、根据、顺、在、跟、给、好”等词都是多类词。 判断一个词是不是多类词必须坚持多类词的三个特征,要跟同形词、同音词和词类活用区别开来同形词、同音词不是一个多义词,就不可能成为多类词,如“打了大胜仗”的“打”读d(?),“买了打彩色铅笔”的“打”读d(?),它们虽然字形相同,但读音不同,且意义之间亳无联系。连多义词都不是更谈不上是多类词了。而“打了大胜仗”的“打”跟“打心底旦拥护”的“打”,尽管读音相同,但  相似文献   

14.
一、实词和虚词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实词和虚词在语汇意义上的区别是:实词有实在意义,虚词一般没有实在意义。如实词“笔”的实在意义是“用来书写或绘画的工具”,有钢笔、毛笔、圆珠笔等,而虚  相似文献   

15.
兼类词的基本条件是:语音相同,词义相关。兼类词的特征是:至少具有两套对立的功能系统。兼类词的主要类型有:实词与实词的兼类,虚词与虚词的兼类,实词与虚词的兼类。兼类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词义派生,词类活用,模仿欧化语法。吸收方言用法。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维吾尔语摹拟词的研究滞后于其他词类研究,甚至于相当一部分语法教材回避它是实词还是虚词,在实词和虚词之外另立一类,并未给予应有的语法地位。鉴于此,本文从共时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语言事实描写的方法从摹拟词的语法功能,摹拟词与形容词、副词、感叹词的分析与比较等多角度地探讨摹拟词的词类归属,以期为将维吾尔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帮助学维吾尔语的非维吾尔族学生掌握摹拟词。  相似文献   

17.
“许”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词。它与词汇演变的一般规律相同,经历了由实到虚的过程,兼有实词和虚词的性质。具体来说,“许”有表示处所和用于指示两种实词用法和作为助词时的虚词用法。限于篇幅,仅少列其例于下。  相似文献   

18.
虚词是汉语词类的一个大类,与实词相对。从词在句子组织中的功能看,实词是能够单独作句子成分的,虚词则不能,只起联结的作用。打个通俗的比方,前者有点像建筑中的砖瓦木石,后者有点像灰浆泥沙。学习和使用时,实词好掌握,虚词难掌握,就好像建筑中的砖瓦木石好安排,灰浆泥沙难使用一样。但是如果没有虚词,或者虚词使用不当,那就难以组成句子,特别是长句和复句,或者整个句子的组织成了问题。因此,学好虚词,运用虚词是不可或缺的。下面简说“而”、“而后”、“而且”、“而已”几个常用虚词的用法。而连词1.连接意思一致的形容  相似文献   

19.
词按照语法功能的区别,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种.为数很少的虚词,其中有不少却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许多虚词几乎是组成句子时越不可少的.词的色彩意义通常是指词在表示某一理性或概念意义的同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倾向或情调意义.通过事实可证,汉语虚词具有浓厚的色彩义.  相似文献   

20.
一、训练目标1.要能够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实词的词义,所谓“常见实词”,就是指那些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一般说来,凡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多次出现过的那些实词,特别是中学的语文课本附录《文言常用实词表》所收录的实同应该重点掌握。由于文言实词具有单音性、多义性、通假性、活用性等特点,所以文言实词的训练要点要抓住古今异义的分辨、一词多义的判定、通假字的辨识、词类活用的规律等方面。互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高中课本分四个单元介绍了32个使用频率较高的文言虚词,这些必须重点掌握。另外,无乃、得无、何其、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