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 《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消息里没交待,我这个读者“不知道”。《台湾“迷你猪”身价大涨》。“迷你猪”是何物?消息里没说明,我这个读者“不知道”。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九年的九月五日,我店收到了一种新书:《节柴灶》。发货单上发货根据栏印着44-14,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什么目录订的货,经打电话问市店业务科,才知道这是科技新书目第44期第14种书的订货。奇怪,科技新书目现在已经出到144期了,怎么还会有一百期以前订的书刚刚到货呢?幸好该期的原始订单还没扔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息:《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我就知道河北省隆尧县有一个名叫恩润的书亭。恩润是邹韬奋同志的学名,为什么这个书亭取用恩润这个名字呢?因为主办这个书亭的是隆尧县委宣传部长马冀夫同志,他对韬奋同志一生为我国革命的出版发行工作,竭诚为读者服务的精神,极  相似文献   

5.
生活少儿     
正《荒野求生少年生存小说系列》(全6册)作者:[英]贝尔·格里尔斯著版本:接力出版社2014年8月版定价:132.00元提要:"荒野求生少年生存小说系列"是世界顶级野外生存大师贝尔·格里尔斯专门为广大少年儿童,特别是为三个儿子创作的作品。贝尔将自己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融入精彩的少年历险小说,在动人心魄的故事情节中,  相似文献   

6.
《荒野求生》是Discovery频道的一档户外真人秀节目,在每一期节目中主持人会将前往世界上人烟稀少且游客常迷路的野外环境中,在随身携带很少的工具的情况下,为观众演示如何寻找正确路线,如何寻找食物等各种求生技能,并最终回到文明社会。作为一档户外节目,《荒野求生》在全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创造了Discovery频道全球收视之冠的奇迹。因此,分析该节目的特色对于电视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主持人、内容、摄影三个方面分析其节目特色,希望能为国内电视节目工作者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联《女工》杂志在今年第2期《决定命运》栏目里,刊登了一个孤儿院的教养员E·格罗绍娃的来信。她叙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患眼疾、几乎失明的小男孩萨沙被母亲遗弃,遗弃孩子的母亲仍然关心着儿子,但不愿暴露身份、住址,而孩子又急需母亲照料。格罗绍娃希望社会帮助这个孩子。  相似文献   

8.
知道分子,顾名思义,就是无所不知、啥都明白的一种人。知道分子在现代社会似乎没那么必要,因为再知道,也知道不过GOOGLE和百度,可我依然很崇拜知道分子。  相似文献   

9.
"脱轨解码"是什么意思?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见仁见智"是什么意思?应该没几个人不知道.其实是一个意思.一个词的意义可以转换,同一意义可以由不同的词来表达.  相似文献   

10.
周逸 《大观周刊》2012,(10):63-64
自然状态是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所处的一种原始状态,是人类历史发展所必经的最初阶段.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一个没有国家和政府的原始状态,并且人们无时不刻处在一种危险又恐惧的生活下;洛克在赞同霍布斯自然状态的无政府特征的同时,提出自然状态是一个和平、和谐的状态,人们依靠理性法规范行为,并存在惩罚违反理性法的手段。但自然状态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它既是自由平等又是危险恐惧的,两种特性共同存在。  相似文献   

11.
刘桂杰 《新闻爱好者》2011,(14):145-146
艾米莉(Emily Bronte,1818-1848)的小说是超越时空的,因为它包含人类永恒的爱与恨的主题。但是,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呼啸山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远非一般意义上的爱情。其"情爱模式"及"荒野意象"通过对人物心灵世界和自在的自然世界体贴入微的描摹、展现,对人性的审美把握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其主题更具有时空超越性。  相似文献   

12.
老雕 《新闻世界》2008,(4):57-57
努力不够,说到底还是没野心。没野心,说到底还是不知道自己值多少钱。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上来看,人们对"野性"一词并无好感。斯奈德却独树一帜,将野性视为一种文化价值。这是现代社会对野性新的诠释。他继而还提到了梭罗类似的观点,即他对荒野感兴趣的是从中汲取"野性滋补品",以抗争"过度的文明"。斯奈德在《天地一隅》中提出了"重新安居"(reinhabitation)的论点。所谓"重新安居者",是指从工业社会及现代文明中脱身,从身心方面都重返土地,重返生活地域的人。  相似文献   

14.
艾米莉(Emily Bronte,1818-1848)的小说是超越时空的,因为它包含人类永恒的爱与恨的主题。但是,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呼啸山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远非一般意义上的爱情。其"情爱模式"及"荒野意象"通过对人物心灵世界和自在的自然世界体贴入微的描摹、展现,对人性的审美把握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其主题更具有时空超越性。  相似文献   

15.
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旦 《云南档案》2005,(4):37-39
森林:没有人知道我,我站在世界的一方。我的容量大如海,随微风起舞,张开绿色肥大的叶子,我的牙齿。没有人看见我笑,我笑而无声,我又自己倒下来,长久的腐烂,仍旧是滋养了自己的内心。从山坡到河谷,从河谷到群山,仙子早已死去,人也不再来,那幽深的小径埋在榛莽下,我出自原始,重把  相似文献   

16.
谈档案专业写作教育陕西省档案局王恩汉档案工作已经从传统的档案室、档案馆走向了社会。如何沟通社会与档案工作的联系,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数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提高档案工作者的写作水平,来加强这种联系。目前,在各大专院校开设的档案专业课程中,大都没...  相似文献   

17.
我与恩辉是北京大学原图书馆学系的先后同学。我是1952年入学的 ,他是1957年入学的。他于1961年夏毕业 ,当即被分配到吉林省图书馆工作 ;我则几经周折 ,也终于在1961年冬被安排进了黑龙江省图书馆。之后两人都没再调换过工作 ,而且相距也实在不远 ,但直到70年代末我们才得以相识。那是1978年冬 ,为编辑《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一书 ,我奉派参加了黑龙江省地震历史资料小组的工作。因收集和研究有关文献而初次走进了吉林省图书馆。人们听说我也曾在北大学习过 ,就介绍我认识了恩辉。见面是在吉林省图书馆大书库里的一…  相似文献   

18.
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没目标的人在流浪,因为不知道去哪里,有目标的人在感恩,没目标的人在抱怨,因为觉得全世界都欠他的.有目标的人睡不着,没目标的人睡不醒,因为不知道起来干嘛,生命只有走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这是李福强任李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一直对两委班子说的话,正是这句话,激励着李福强为李家庄村的工作和村民幸福安康而努力工作,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9.
小小澳门,气象万千,不说不知道,不看不知道,不到澳门永远不能真正了解澳门. 有人说,澳门是一本书,一天也是读,一年也是读,有人在澳门住了10年,临走时说还没真正读透澳门.  相似文献   

20.
安妮 《档案时空》2005,(5):41-42
如果您知道世界上有全裸的海滨浴场的话,本文带您去“见识”一下当今还有完全天人合一武地生活在裸露中的现代人:法国南部面向地中海的小城Le Capd’Agde是一处特别的度假胜地。在距离Le CaPd’Agde方圆几公里,你便可以看到路标上都用法文写着“裸体”二字,原来那里就是自然爱好者的天堂——全欧洲最著名的Le Capd’Agde天体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