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间信息在事件检测与描述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对自动内容抽取中的事件检测进行研究,就应该首先对时间信息进行详细、系统地研究。本文致力于事件检测中的时间信息研究,对文本中有明显标记和无明显标记的时间进行区分;在明确要提取时间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对时间进行详细分类并阐明其含义,其中包括精确时间、模糊时间、修饰类时间、时间集及其他不确定时间等;在此基础上对涉及时间信息的名词修饰语、时间间隔、嵌入式时间表达和时间定位词等时间范围信息进行研究;最后引入时间戳的概念,并对时间戳的类型及涉及时间戳与事件的关系进行详细研究,从而引出如何在时间戳研究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事件检测与描述。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自动内容抽取、自动问答系统、话题追踪结果及自动文摘系统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2010年天津市网民的35天日记卡调查数据(n=314)发现,在控制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条件下,网民的上网时间与传统媒介使用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替代关系,回归系数为-0.234 (p<.001).网民上网时间的增加会替代使用印刷媒体和视听媒体的时间.上网时间越多,读书时间、看电视时间以及看报纸时间相应就会减少.上网时间的变化对听广播的时间、看杂志的时间以及看电影的时间没有影响.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对于网民上网时间和传统媒介使用时间的关系没有影响.网络与传统媒介的共用行为对于网民上网时间和传统媒介使用时间的关系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力力 《新闻窗》2007,(6):67-68
叙事时间是指时间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经过对故事的加工改造提供给我们的现实的文本秩序;题材时间,也称故事时间,则是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作家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处理题材时间来形成文本的叙事时间。因此,  相似文献   

4.
《军事记者》2008,(11):61-61
聪明者——利用时间, 愚蠢者——等待时间; 勤劳者——珍惜时间, 懒惰者——丧失时间; 有志者——赢得时间, 无为者——荒废时间;  相似文献   

5.
《大观周刊》2011,(4):28-29
时间属于塞车过不来的马路:时间属于8:30的打卡钟:时间属于245度的会议室;时间属于样样急件的文书档案;时间属于老板付薪水买的;时间属于甜言蜜语或满腹唠叨的爱人;时间属于QQ积MSN的网络交际……当身不由己的天使以为放空的自己拥有了时间的时候,却转眼发现时间属于了寂寞。  相似文献   

6.
媒体时间是客观时间的仿真, 受制于媒体自身的特性; 同时又是主观时间的体现, 记录人的心路历程。赛伯时间(cybertime) 是媒体时间演变的结果。科幻作家早就预言了它的出现,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则为它奠定了现实基础。基于数码媒体的赛伯时间为创作新型的艺术作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基点。赛伯时间艺术正是以此为背景而问世的, 它揭示了时间关系的多重性, 说明时间并非以同样的速度逝去、时间依人的活动而变化、人类的交流与时间密切相关、不同时间似乎可以相互叠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时间是信息行为中普遍存在的情境因素,然而将时间视为稀缺资源,探讨其对信息行为影响的研究较为零散。本研究梳理信息行为领域中对时间限制和时间压力影响的相关研究,总结时间限制与时间压力对信息行为的作用和影响,以加深对时间因素的理解,呼吁信息行为领域对时间的关注。[方法/过程]在阅读与筛选近10年相关领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系统性归纳与总结时间限制与时间压力对信息行为的影响,着重梳理时间限制与时间压力在不同类型的信息行为过程中的角色。[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时间限制与时间压力会对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信息行为(包括搜索、浏览与撰写行为)、无明确任务下的信息偶遇行为和信息决策行为均产生影响。未来研究者应厘清时间限制、时间压力及其相关概念边界,明确时间压力测量标准,同时关注时间压力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关于时间的认知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从农业社会的自然时间到工业社会的机械时间,再到信息社会的媒介时间,人类时间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重要变迁。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时代下,媒介时间呈现出计时、象征等丰富内涵,人们对时间的使用变得更加自由,这种新的时间形态也容易造成人的异化,陷入对媒介时间的失控。  相似文献   

9.
搜网志     
姜艳 《网络传播》2009,(7):92-93
简介:时间科普网站是由中国科学院授时中心制作的,用于普及关于时间的科学知识。网站分为“时间科普”、“时间服务”、“时间博物馆”等频道。  相似文献   

10.
名人喻时间     
《军事记者》2009,(8):53-53
时间是生命。鲁迅说: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时间是急流。塞万提斯说:时间像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不还,毫不留连。时间是资本。巴尔扎克说:除了聪明没有别的财产的人,时间是唯一的资本。时间是财富。鲁迅说:时间对于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用经济学的眼光看是一种财富。  相似文献   

11.
媒介时间论——针对媒介时间观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关于时间的认知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媒介的过往研究中,时间也作为变量多次出现.随着人类社会从自然时间到钟表时间,再到媒介时间概念的提出,媒介时间的研究逐渐展开,它包括了电子媒介经营管理的时间研究和媒介时间之于社会影响研究两个主要方面.而在信息时代和消费时代的条件下,随着新兴媒介的涌现和媒介理论的深入.媒介时间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时间观念从自然时间、钟表时间到媒介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时间观念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媒介。但是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介的发展,这种观念将出现重大变化:时间观念将向人格化回归,时间将再次与人紧密相联。对时间观念变化的关注与研究,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媒体与社会文化转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时间观念与人类社会进步的脚步始终如影随形,从循环时间观到线性时间观,乃至现代社会的钟表时间观和新时空观等,都可以看到时间观念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大众传媒时间”是当今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观念,休闲是一个贯穿始终却又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类活动,本文从时间观念考察“大众传媒时间”对人类实现休闲理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时间条是控制动画效果的重要面板,也包含了LiveMotion作为矢量动画软件的精髓,在本篇中将介绍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在时间条窗口中合成文件(compostion)中的时间轨道上包含了对象的属性,包括尺寸、位置和颜色……,在时间轨道上可以扩展和改变对象层的属性,从而产生丰富的变化来创建动画。 LiveMotion会增加对象放到时间窗口的最底层。通常时间窗口是从时间条本身开始工作的。时间条以左边为起点一直到右边的终点,展示了动画的状态。顶部的时间条包含当前时间  相似文献   

15.
在时间问题重新出场的背景下,雅克·朗西埃的《现代时代:艺术,时间,政治》一书选择以“时间”为关键词展开思考。通过对时间观念的回顾和反思,朗西埃构建起了其独特的横纵双重维度的时间结构认知,突出强调其中纵向维度上的“作为生命活动等级分配的时间”,或曰“作为感性分配的时间”,并以此对宏大叙事、时间正义、艺术现代性等重要问题进行再审视,进而结合具体艺术批评实践阐明其对艺术表现与现代时间革命之间关系的认知。朗西埃的时间艺术理论体系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6.
时间戳技术在档案数据管理过程中能够起到有效保障档案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的作用.研究发现,现阶段存在时间戳服务机构的可信度问题、时间戳技术证明效力的局限性、时间戳的加盖环节问题以及时间戳的应用范围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保证所应用的时间戳服务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对时间戳的证据效力进行全面审查、保证时间戳形成过程与档案数据管理过程紧密结合、以政策促进时间戳技术的应用与研发等四项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 馆领导要善于科学地使用时间,不做时间的奴隶,而做时间的主人.道理很清楚,谁能拥有更多的时间,谁就能取得更高的效能.把主要工作放在工作效能最佳的时间里,就可以事半功倍.安排时间的妙诀是:  相似文献   

18.
严智爽 《东南传播》2016,(10):35-37
电影是一门时间艺术,电影时间是对现实时间再创造后的时间形式。电影延长时间将故事时间在画面上具体化的脚步放缓使其长于现实时间,是一种重要的电影时间调度手法。文章运用个案研究法,以美国影片《无耻混蛋》为案例,对影片中出现经典场景进行拆解,对电影时间的延长方法与形式进行理论分析与总结,发现电影延长时间可以通过镜头语言与后期蒙太奇剪辑的创作技巧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数字时间戳的含义、基本要求、作用以及数字时间戳的实现过程,从数字时间戳与第三方认证、本地时间戳、数字签名、文本信息等角度分析了数字时间戳与电子文件的真实性之间的关系,并对数字时间戳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在电视剧中,时间具有不同一般的意义。电视剧叙事主要受三种时间形态的影响:一是电视剧制作的时间,二是剧情发生发展的时间,三是电视剧播放/观众收看的时间。而在这三种形态中,居于中心的则是传播/接受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