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斯科特·麦克劳德的“漫画研究三部曲”,即《理解漫画》《重构漫画》《制造漫画》是英语漫画研究界的重要著作,带有较强的学术色彩,但使用了特殊的分格漫画形式写成。三本书以漫画的定义为起点,涵盖了漫画的发展历史、行业现状、制作技术等各方面。本文从《理解漫画》提出的几个关键概念出发,系统梳理了麦克劳德关于漫画艺术的主要观点以及行业与学界对其展开的诸多讨论,并着重提及了麦克劳德有关数字时代漫画媒介发展的相关主张。  相似文献   

2.
“谈起《人民日报》,不能不提人民日报的漫画”。①《人民日报》拥有一批优秀的漫画创作者和刊发新闻漫画的历史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日报》等许多报纸重视漫画。当时的漫画肩负着重要的政治宣传使命,不仅长干讽刺,而且善于歌颂,成为与新闻同等重要的一个报道品种。风云变幻,《人民日报》的新闻漫画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3.
十、漫画出版据日本清水勋所著《日本漫画事典》介绍,台湾在1905年前后,受《日本泼克》的影响,曾出版过一本《台湾泼克》(洪德麟语)。这大概是台湾最早的漫画出版记录。日据时期,日本漫画对台湾影响极大。台湾中国人出版的漫画书刊可谓凤毛麟角。当时的漫画主要刊登在一些日文报刊上,如《台湾新民报》、《同光》、《新竹州时报》等。许丙丁的《现代封神榜》是少数漫画单行本之一。  相似文献   

4.
乐平兄大我十四岁,我大三毛十一岁,有案可查的一九三五年《独立漫画》上伟大的三毛出现的时候,乐平兄二十五岁,我呢?十三岁。我没见过这幅“开山祖”的三毛。 读三毛,是在《上海漫画》和《时代漫画》上。我的“美术事业”是从漫画开始的。 我们模仿着《上海漫画》和《时代漫画》的风格在壁报上画点讽刺当地流俗的  相似文献   

5.
时事漫画是以新闻事实为内容,借助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一种漫画,它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文体。1903年,上海《俄事警闻》发表了一幅新闻漫画《时局图》,这是我国最早的报刊时事漫画。1985年,《羊城晚报》率先在国内报纸上开设新闻漫画专栏至今。而在国外,时事漫画  相似文献   

6.
新闻漫画具有三个基本属性:新闻性、漫画性、评论性,是三属性的融合。《南方周末》(以下简称《南周》)的漫画专栏"漫画一针",刊登在评论版,基本上每期一幅漫画,不是单纯的新闻配图,而是可以独立成文的新闻漫画。这些漫画符合专栏名称"漫画一针",确有简单中见观点,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7.
港澳台之窗     
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漫画评论刊物《漫画网络》创刊 香港的“漫画风”刮得很起劲,阅读人口众多。最近,由艺术发展局资助,一本专门的漫画评论刊物《漫画网络》月刊已于8月问世。筹办该刊的杨维邦说,香港漫画五花八门,近几年漫画事业发展很快,但针对漫  相似文献   

8.
他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漫画作家。23年前,他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转述为漫画,《庄子说》《老子说》《孟子说》《孔子说》《论语》《禅说》《世说新语》《莱根谭》《聊斋》等等,不但把蔡志忠的漫画生涯推至高峰,也开创了中国漫画的全新思维。从1963年从事此职业迄今。他是产量和销量最高的中国漫画家。闭关10年之后,蔡志忠又以一系列新书示人。不同的是,这次他不再做经典解读,而是述说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吴慧雯 《青年记者》2009,(20):47-48
新闻漫画具有三个基本属性:新闻性、漫画性、评论性,是三属性的融合。《南方周末》(以下简称《南周》)的漫画专栏“漫画一针”,刊登在评论版,基本上每期一幅漫画,不是单纯的新闻配图,而是可以独立成文的新闻漫画。这些漫画符合专栏名称“漫画一针”,确有简单中见观点,一针见血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13,(9):39
由台湾东立出版社发行的漫画杂志《龙少年》获台湾"文化部"定期漫画刊物的补助,3月起由原本的双月刊改成月刊形式发行。企划部副理魏佩承表示,为了推广本土原创漫画、加强作品的曝光率,新的《龙少年》在内容上也增加了许多新的连载和专栏。除了原有的连载漫画《血黑犬》《1/2王子》《零度领域》《黑色狂想曲》《玛吉PET》与《OLDMAN奥德曼》外,新增了由漫画家岳印创作的《福祸少年》连载。而新专栏"创作封神榜"则  相似文献   

11.
运城日报从今年起,在全国地市首家推出四开四版双周刊《漫画版》,从而成为人民日报《讽剌与幽默》、新民晚报《漫画世界》后创办的全国第三张漫画报。 运城日报《漫画版》,坚持弘扬主旋律,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寓教于乐,图文并茂,有“新闻漫画”、“公益漫画”、“漫画大观”、“人生色板”、“漫画展厅”、“商界漫步”、“漫画漫话”等栏,积极探索走漫画通俗化大众化的路子,受到  相似文献   

12.
柴立青 《中国记者》2012,(8):124-125
近年,《杭州日报》开设纯评议性新闻漫画专栏,一改"画评事"或"以文配图"传统新闻漫画思路,对原创性漫画的创作流程进行改造,设专人找新闻、画新闻、评新闻,进而实现漫画原创。□文/柴立青《人民日报》2011年11月4日以《中国漫画进入兔时代斯文有余批评不足》为题刊文,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漫画的成长伴随着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中国漫画期刊的创办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达到一个高潮,《时代漫画》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时代漫画》培养了一代优秀的漫画大师,留下许多传世的经典漫画作品,并且影响深远。本文以1934年—1937年出版的39期《时代漫画》为研究对象,归纳分析其所刊登的新闻漫画作品,并简要概括其影响及传播效果,来展现新闻漫画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时事漫画是以新闻事实为内容,借助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一种漫画,它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文体。1903年,上海《俄事警闻》发表了一幅新闻漫画《时局图》,这是我国最早的报刊时事漫画。  相似文献   

15.
两年来,湖南省报刊上的漫画比较活跃,这与省委领导重视、支持漫画创作是分不开的。 1980年底,湖南省委批准省美协出版《刺玫瑰》漫画小报,省委书记焦林义同志对办报人员说:“漫画是百花之一花。有些人不喜欢漫画,是因为漫画带点刺,漫画如果不带点刺,还叫什么漫画呢?”1981年10月,焦林义同志对《刺玫瑰》作了批示,并在11月看了《湖南省漫画展览》,他勉励作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运用漫画武器为四化作出贡献。省委常委刘正同志分管宣传工作以后,也经常关心报纸上发表的漫画。他在给《刺玫瑰》编辑部的一封信中说:“漫画手法泼辣、发人深思,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文艺武器。”今年3月,他在参加湖南日报墙头评报活动时,就主  相似文献   

16.
世象漫画是一种描写世态人情的漫画。作者运用漫画的表现手法,对社会生活,人情世俗表达自己的看法。世象漫画这个名称,一些人可能感到陌生,其实,它早在30年代就已经很盛行了。漫画前辈丰子恺先生就画了许多世象漫画,他的专集就有《儿童相》、《学生相》、《民间相》、《都市相》、《战时相》等多种。叶浅予、陆志库先生的漫画速写也是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特别是市民的生活情景。 世象漫画以反映社会家庭生活为主,在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上,可以讽刺,可以歌颂,可以抒情。运用的手法注重反映生活原型,对事物直抒胸怀,一般不…  相似文献   

17.
于斌  周文 《新闻与写作》2006,(11):18-19
在漫画界,常铁钧被誉为善于创新的漫画家。他是一名知识面宽、生活面广的杂家.潜心利用自己掌握的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民俗底蕴,创作出大量的政治漫画和生活漫画。他在漫画创作中注重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树立起新品牌——《老戏新画》。其中《孟姜女哭长城》、《三娘教子》、《皇帝的新装》、《贵妃醉酒》一组漫画,于1993年荣获全国漫画展最高奖——“中国漫画金猴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10年前,河南日报上几乎没有什么漫画,当地也没听说有什么漫画人才。漫画事业在河南可谓是一片空白,远远落在许多兄弟省的后面。1982年,我在《新闻战线》上指出了这点,结果引起了河南日报编委会的重视。他们在新闻界、漫画界人士的点触下,奋起直追,辛勤耕耘,终于取得了可喜成绩。河南日报上漫画大增,漫画专版问世,全省漫画作者队伍迅速组织起来,有关的学术活动相继展开。1985年,河南日报创办了全国当时第一本漫画杂志——《漫画月刊》。1989年,《漫画月刊》又和郑州太学联合创办了全国第一个漫画大专班……10年后,河南为漫画事业开辟了一块丰腴沃土,出现了一批漫画家,培育了一批漫画作者,提供了一批质量可观的作品,为漫画艺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而今,《漫画月刊》又将在北京举行一次漫画展览,展出该刊7年来所  相似文献   

19.
10年前,河南日报上几乎没有什么漫画,当地也没听说有什么漫画人才。漫画事业在河南可谓是一片空白,远远落在许多兄弟省的后面。1982年,我在《新闻战线》上指出了这点,结果引起了河南日报编委会的重视。他们在新闻界、漫画界人士的点触下,奋起直追,辛勤耕耘,终于取得了可喜成绩。河南日报上漫画大增,漫画专版问世,全省漫画作者队伍迅速组织起来,有关的学术活动相继展开。1985年,河南日报创办了全国当时第一本漫画杂志——《漫画月刊》。1989年,《漫画月刊》又和郑州大学联合创办了全国第一个漫画大专班……10年后,河南为漫画事业开辟了一块丰腴沃土,出现了一批漫画家,培育了一批漫画作者,提供了一批质量可观的作品,为漫画艺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而今,《漫画月刊》又将在北京举行一次漫画展览,展出该刊7年来所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与写作》2007,(9):I0001-I0001
江有生,原名江文著,1921年生于日本横滨,原籍广东中山下栅(今属珠海).1942年参加新四军,历任一旅战地服务团漫画木刻组组长、《苏中画报》主编、第三野战军文工团美术股长、《华东画报》记者、江苏《新华日报》编委,美术摄影组长、《漫画》杂志编辑部副主任、《讽刺与幽默》编委.出版有《江有生漫画》,《江有生漫画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