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近,理论界和宪法学界有人提出对“议行合一”要重新认识,甚至予以否定“。这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议行合一”是巴黎公社的首创,曾为马克思和列宁所肯定。“议行合一”作为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对立物,是社会主义政权组织原则;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就是有中国特色的“议行合一”。“议行合一”是巴黎公社政权组织的根本原则。这是因为:第一、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选出的城市代表所组成,这些代表叫公社委员,他们对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随时可以撤换;第二、公社建立十个委员会作为政府的职能机构,每个委员会均由公社委…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邓小平的史学思想与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宝库,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杰出贡献.历史的借鉴与借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历史研究,把历史科学做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马克思、恩格斯在刚刚创立唯物史现的时候就曾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0页)而且马克思的学说也正是“由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丰富的历史知识阐明的经验总结.”(列宁《国家与革命》).  相似文献   

3.
邱煜 《华章》2007,4(6):85-85
政治改革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政治制度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们要不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议行合一理论在中国的具体运用的发展,但是通过再思考可以发现议行合一还是存在种种弊端,其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天才地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同法国一般革命学说相连的法国社会主义”,“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马克思将这个理论纲领放在各国革命斗争中经受实践的检验,并在仔细考察斗争的现状中,不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他对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运动的卓越领袖H·Г·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的革命活动曾给予过极大的关注、支持与同情,并在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分析研究中,总结出带规律性的原理,这对于指导俄国的革命,为后来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历史”视野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珍贵遗产,是马克思对近代知性思维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双重超越,彰显出“人的存在的现象学”的特有品格。马克思诉诸“历史”本身的实现来消灭现存事物的态度及其所孕育的釜底抽薪式批判方式。是我们特别应该习得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非历史地对待马克思哲学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贻害无穷。其学理原因在于对马克思“历史”视野的误读和遗忘。这要求我们吃透马克思“历史”视野的真精神.重新认识马克恩哲学革命的珍贵遗产,立足“历史”本身,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主革命“非资本主义前途”的问题,是共产国际在中国大革命时期提出的。它对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处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鉴于史学界对此问题研究不多,本文拟作些探析。“非资本主义前途”问题的理论来源及其含义经济落后的前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实现社会主义的前途,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革命发展学说的重要观点之一。 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在回答关于人类和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时指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但对不同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考察。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马克思关于工业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指出,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及其运动规律时,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认定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某些国家超越卡夫丁峡谷成为可能;并根据历史的主动性同历史的必然性相结合的原理,提出了把革命引向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的基本纲领和策略。马克思的这个理论,已从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以及其它国家革命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和发展。这一研究成果对我们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马克思关于工业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指出: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及其运动规律时,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认定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某些国家超越卡夫丁峡谷成为可能;并根据历史的主动性同历史的必然性相结合的原理,提出了把革命引向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的基本纲领和策略。马克思的这个理论,已从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以及其它国家革命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和发展。这一研究成果对我们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十月革命胜利,俄国即刻确立了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苏维埃政权。列宁当时对此赞赏有加:“苏维埃是新型的国家机构,……同资产阶级议会制比较起来,这是在民主发展过程中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一大进步。”①因为它采取了和资产阶级议会制的“三权分立”原则相反的、从理论和规范层面上更能体现人民主权的“议行合一”原则。在“议行合一”体制下,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是同一的而非多元的,是单向的而非双向的。立法权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可以绝对地、无条件地领导和监督行政权,而行政权却只能完全地无条件地服从于立法权,没有也不允许有抗衡立法权的法律地位、资格、力量和手段。苏维埃制度,得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确认。从理论架构上说,它确实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国家制度理念,是民主制的最高形式。  相似文献   

10.
卢梭从人民主权论推导出议行合一制,他认为立法和执行都要体现人民的主权。卢梭的思想直接影响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也限于其他原因,巴黎公社实行了议行合一制度。马克思接受了卢梭的思想,肯定了巴黎公社的经验。十月革命后苏俄政权沿着这一思路进行政权建设,党代行一切。中华苏维埃政权仿照苏俄也实行议行合一制度。1954年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实行议行合一。以后的制度建设只是在形式上改变了议行合一。  相似文献   

11.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在这本书中不仅是研究政治经济学,而且也涉及到历史、哲学及国家与法的学说。关于国家与法的问题虽然在“资本论”中没有给以专门的论述。但马克思是准备对国家与法的问题进行专门论述的。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即可看到马克思准备对上层建筑、对国家形式进行研究,并且是与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研究。同时在马克思致恩格斯信中也曾说想专门写一下国家问题,但因马克思当时处在极其困难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因而没有写出,可是“资本论”对国家与法的学说有很大意义,首先它是解决国家与法的问题的基础,其次在“资本论”中有几部分是直接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了世界各国历史过程之后,曾经提出某些落后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他们提出的这一设想没有变成现实。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首先在俄国成功地解决了落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在总结俄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落后民族和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列宁的“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跨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仅提出落后民族和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而且全面、具体地提出了如何实现“非资本主义发展”的方法和步骤问题,从而把“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变成了指导落后国家进行革命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列宁的“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列宁主义学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一是在世界观方面;二是在革命的理论和革命的策略方面。“列宁还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开始,革命中间就有建设,他已经有了七年的实践,这是马克思所没有的。”“我们学的就是这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马克思早期进行理论探讨所最为关注的一个实践与理论难点问题——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说明“经济基础”概念的制定,对于科学说明国家这类历史上学们比较关注的现象,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含义是单一经济基础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使人们对经济基础概念的认识深化和扩展: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不能离开生产力状况,经济基础具有客观性;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综合经济基础;并且是由“综合经济基础”向“单一经济基础”发展的动态过程。对“综合经济基础”动态发展规律把握上的最新阐释,表现了“经济基础”的解释功能由关注革命理论的“主要之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向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转向。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看待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所作的理论论证,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理论问题。为了坚持和发展这一学说,有必要弄清楚: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对共产主义社会究竟作过哪些论述?这些论述是怎样提出来的?其中,哪些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理,哪些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论断了哪些是马克思曾经提出来,后来又作了纠正和完善的?这将有助于我们确立对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学说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条件、深厚的阶级基础和科学前提。一、在批判中发现新世界:1.时代的召唤。马克思主义是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2.对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批判继承。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旧世界、批判错误理论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4.《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出生证。二、“革命死了,革命万岁!”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欧洲1848年革命,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新的发展:1.革命观的发展,得出了“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的著名结论。2.建党学说新发展,奠定了党内斗争遵循“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根本原则。3.规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策略。4.首次使用“工  相似文献   

17.
“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是立足于“世界历史”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广阔的新视野、新方法,分析研究处在“世界历史”下的中国国情,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第一次科学和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是“自然革命”的根本前提─—马尔库塞的“自然革命论”探析张和平马尔库塞的“自然革命论”学说是在研究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西方世界影响很大,并成为“绿色运动”、“生态运动”的重要理...  相似文献   

19.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曾经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即将崩溃的问题,去考察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发展问题。”列宁在这里所讲的“发展论”,不是别的,正是唯物辩证法,正是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列宁还指出,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由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丰富的历史知识阐明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这些著作,是在不同时期写出来的。但都是关于十九世纪法国历史的著作。这些著作都是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对具体历史事变分析的范例,不仅对研究历史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亦具有重大意义,因为马克思根据对法国阶级斗争的历史的分析,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现在就是把这些著作中有关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几个重要结论和原理谈一下。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马克思第一资运用了“无产阶级专政”这一术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