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等研究工具,通过实验比较法,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锻炼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改善心境状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作为体育教学的教材。  相似文献   

2.
民间传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心境状态量表(POMS)等研究工具,通过实验比较的方法,旨在研究民间传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参与民间传统体育锻炼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改善心境状态。民间传统体育能够作为体育教学的教材。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以广西农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功能为切入点,对其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的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农村社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可增强居民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引导农村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以民族节日为契机,举行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活动内容的节日盛会;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为内容,建立农村社区文化社团等,以此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王玉秀  颜军  黄滨 《浙江体育科学》2010,32(5):109-114,127
研究以伤残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研究调适性体育教学与传统的保健体育教学在伤残大学生中应用的不同效果。通过现场教学及心理测量的方法对104名伤残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体育锻炼态度及心理健康进行研究,测试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表明:调适性体育教学对伤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自我概念及体育锻炼态度均产生了显著的改善作用,而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对以上各因子的促进作用未达到显著差异;教学方法和测量时间因子对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身体自我概念和体育锻炼态度的大部分因子效应均有显著影响,教学方法和测试时间因子之间有一定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调适性体育教学对伤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自我概念及体育锻炼态度的促进作用要明显优于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  相似文献   

5.
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体育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于红民 《体育学刊》2004,11(1):87-89
阐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论述了学校体育具有较大的心理健康效应。提出了学校体育改革着重在改变教师观念,身心健康并重;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坚持体育锻炼的适量性;激发积极情绪,使学生有运动快乐感。  相似文献   

6.
体育活动对情绪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陈大为 《体育与科学》2002,23(2):46-47,36
有关体育活动对人的情绪的影响的研究成为当今体育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的热点课题。本文介绍了有关参加体育活动对个体情绪健康的积极作用,很多对照研究结果都表明,参加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能够使个体保持良好的心境,可以减轻个体的抑郁和焦虑状态,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强 《体育世界》2014,(4):54-56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少数民族地区尤为严重;汶川、玉树、雅安等特大地震灾害给少数民族灾民的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影响;事实告诉我们灾后对灾民进行心理调适,恢复灾民心理健康,对全面建设灾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本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心理的象征;具有健身、娱乐、教育、精神补偿、民族凝聚等特性,是少数民族心理重要的行为模式。实践得出结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少数民族灾民的心理调适具有积极作用,用最熟悉、最亲近、最信任的行为模式对少数民族灾民灾后心理调适,是最适宜、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投资主体有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单打独斗没有联合旅游产业投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科研投入不足,影响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趋势是少数民族歌舞节日及文化旅游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深度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地产及养老地产深度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经济形态与生态经济深度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金融体系深度结合,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规格多样化多层次化策略、师资教材规范化策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务战略经济主题的策略、投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型专业化主题性赛会的策略,促进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老年阶段的体育锻炼是为了保持身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能够享受体育化带来的益处。老年体育化的建设和发展不仅要普及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增强老年人的体育意识,加大体育物质化投入,继承和发扬传统体育化。  相似文献   

10.
对黄冈市24个市直单位的1022名在职工作人员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职的市直单位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市直人员)的体育认识很好,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参与的人数较多。家居周边、公园或广场等是他们体育锻炼常去的地方;球类、健身舞、民族传统体育是他们常选的项目;大部分市直人员有较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市直人员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社会体育指导站;市直人员的体育消费水平不高,以实物性消费为主。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竞技体育运动的角度,运用逻辑学理论进一步阐述桩上徒搏的概念,认为桩上徒搏是在梅花桩上,按照一定的规则,采用桩上散手和桩上推手的形式,进行斗智较技的武术功法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2.
刘森 《冰雪运动》2004,(5):78-79
速度滑冰教学是东北地区冬季冰上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适宜开展冬季体育运动的项目.因此,如何提高冰上课的教学质量对全面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篮球运动员的临场心理危机,因比赛时间段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并有明显的主场效应特征,教练员应针对这些情况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训练。  相似文献   

14.
依据辩证唯物观,从构成体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体育的本质。人、身体运动、体育意识是构成体育的3个基本要素:人是体育存在的前提和归宿;身体运动是体育的手段和表现形式;体育意识连接人和身体运动,成为体育的桥梁。体育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存在、发展等而自主选择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体育的本质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身体运动,作用于人类自身,促进人类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论体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由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决定的,而人为因素是影响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最基本要素。就最优化问题分析了体育教学过程师生的双边活动,结果表明:改变以往教学质量与教学数量失衡的关系,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统一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路上     
他们不是在球场,就是在通往球场的路上……球队前往客场或杯赛举办地参加比赛,交通工具必不可少。大巴、火车、飞机和地铁等,是球员们除了足球场外最常呆的地方。然而,正是在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交通工具之上,一些球队和球员也发生了许多令人惊奇又捧腹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羽毛球新旧规则的对照与分析,探讨新规则对羽毛球运动产生的影响,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理论指导,旨在推动羽毛球运动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情绪的调动对高校冰上课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对高校冰上课学生采用特殊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冰上课学生实施情绪的调动。经教学实验验证,对学生的情绪的调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冰上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并且对学生身心健康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由裁量权"视角下足球裁判员的判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法理学角度阐释了足球裁判自由裁量权的含义与特征.从规则的不完备性、裁判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证据运用等三方面分析了足球裁判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影响因素.对近年来在世界足球大赛中有关裁判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个别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采用足球裁判职业化、运用"自由心证"的经验法则与理性干预等手段控制裁判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20.
章运用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比赛临场心理应激状态基本特征和引起运动员紧张情绪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临场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