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21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21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黄麟雏,张志钢,王图强,李光丽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已远远把时代向前推进,但我们卜,天各层次的教育中,却仍然深深地存在狭隘分工、专才教育那种观念的烙印,特别是反映在高等教育中,今天我们重温马克恩关于“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  相似文献   

2.
“五四”以来的中国革命道德理论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革命道德·理论卷》(以下简称《理论卷》),作为《中国革命道德》丛书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划定了明确而独特的分工范围。本卷系统收集和分类编排的,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整个中国现代人民民主革...  相似文献   

3.
把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引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使刘易斯模型隐含着的地域分工概念明确化,从而把二元经济模型改造为地理二元经济模型。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了现代工业区和农业区并存的区域分工。不同地域工业化模式是由客观条件所制约的结果。中国当前存在着的地区差异的实质是传统农业区域与现代工业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要缩短这种差异。不是所有区域都走工业区发展模式,而是让传统农业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现代学校发展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当今世界正是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走向信息革命,从前工业时代走向后工业时代(知识时代)的转型期,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必然带有从传统逐步向现代发展的转型期特点。可以这样认为:现代学校——是指反映后工业社会(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特点,具有现代教育特征的学校;现代学校发展——当指学校努力体现现代教育特征(而非固守传统教育壁垒)的持续现代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物质明和精神明是现代社会所普遍认可的范式,而人类对于未来明的走向则缺乏远见卓识,历史地看,农业革命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明,奠定了人类社会的全新基础,工业革命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明。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转向环保领域,不断掀起绿色产品浪潮,形成了继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的生态革命,生态革命必钭创造以生态明为基础的现代明范式,这一范式之于中国,关键就在于农村生态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现代意义的"革命"涉及那种旨在实现政治和社会变革的群众运动,它与之前朝代更替中的宫廷革命和军事政变有本质上的区别。晚清很多思想家如章太炎、梁启超、梁漱溟等都曾从自己关心的角度谈论过近代"革命"。而章太炎对"革命"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对革命主体的思考,认为革命者应该知耻、重厚、耿介、必信。  相似文献   

7.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是以使用机器为标志的现代化大生产,而不是以使用手工工具为标志的古代小生产,现代化大生产运用科学的性质和它的革命性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必须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一精辟的论述:“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的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新技术革命即现代技术革命,这场革命使技术概念的内涵越来越深刻,外延越来越宽泛。技术已不仅仅是生产领域的手艺、工艺和技能,还发展到管理、信息、服务等领域中的技术。随着现代技术的应用,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统一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制造业里,工人不但需要知道具体的机器如何运转,还需知道整个工厂如何运转。”“大烟囱企业把人员分为‘头脑’和‘人手’的老式分工已经行不通了,……把想与做区分开来的传统模式用于恒定的技术可能是合适的,但是很难跟上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英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是工业革命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过程。它涉及人类社会所有方面的深刻变化,但其主导方面则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业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18世纪下半叶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就分别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和民主化,以至于影响着整个19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开创了人类社会现代明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现代信息技术将带来一场教育革命,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出工业明,步入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里,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加快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覆盖全国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成为世界各国政府21世纪发展教育的战略抉择,在21世纪,我国要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顺应世界潮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在三个层面上下大力气,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而广播电视大学则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主力军,应依据自身的系统和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教学现代化和改革开放这两篇大章,在第三次教育革命中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法国大革命和英美的革命都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创制试验,但法国人的革命和盎格鲁-萨克森人的革命在取向上有明显的差异:后者侧重于追求自由,前者则侧重于追求平等。本文描述了由法国大革命所折射出来的法兰西民族的那种无限崇尚平等的政治文化特性,初步分析了其基本成因及后果,肯定了法国大革命激进性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了这种激进性的弊端,以及由此引出的历史启示,那就是成功的现代民主政治的创建,有赖于自由与平等这一对现代文明核心价值之间的温和协调。  相似文献   

13.
现代管理学研究表明: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人的智慧潜能只发挥了一小部分。企业管理的责任就是要创造必要的条件,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新技术革命的蓬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工业民主主义思潮和企业管理研究的深化,这些都使得国外的绩优企业越来越注重企业员工精神因素的资源性,越来越把开发和利用员工的精神资源作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开发对象。  相似文献   

14.
车载电子系统是汽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而车身局域网络则是现代汽车工业的标志。CAN总线的数据通讯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其总线规范已经成为国际标准,被公认为几种最有前途的总线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学校实施现代教学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人们头脑中不自觉的极其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人类社会已由近代工业社会发展到现代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开始,世界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培养人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也必然要随之发生根本变化。显然,用古化社会的教学思想和近代社会的教学理论是不能指导现代社会的教学实践的。那种认为“过去的人是怎么教的,我现在就怎么教,我的老师是怎么教我的,  相似文献   

16.
我过去认为,家属就是制锅、做饭、哄孩子,办不了什么事。领导上让我当家属教师,心里很嘀咕。我在生产队劳动,每天可得八分工。当教师还不一定拿到八分工。可是,我图的不是八分工,图的是千革命。当教师就是千革命,要把我们工人阶级的子女教好。我这个班  相似文献   

17.
萌芽于19世纪末的教育技术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以其蓬勃的生机和健康的发展,成为教育科学领域中举世瞩目的一个分支学科。在我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一、知识经济呼唤跨世纪人才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革命,是人类社会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又一次革命性的变革,使人类社会完成了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第三次飞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人类文化发展中继文字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自从新华日报发表了董加耕的先进事迹以后,在全省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不少地方的干部、党员和青年,在当地党委和共青团组织的领导下,已掀起了一个学习董加耕的热潮。董加耕是一个革命知识青年,他那种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农为乐,立志耕耘,自觉地献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革命志气;他那种不畏艰苦,不怕困难,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改造和锻炼自己的革命决心;他那种大公无私,克己让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集体、为阶级兄弟谋福利的高贵品质;他那种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敢于和  相似文献   

19.
国家权力的行使必须有分工,分工行使的权力必须有限度,这是现代国家在宪法中确立分权制衡原则进行民主管理国家的理论依据。权力的分工与制衡能够勾勒出国家现行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为保障国家宪政体制的正常运转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60年代中期的日本,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在1868年推翻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70年代建立第一批现代工业,20世纪初完成产业革命,迈向了世界体系中心,后又在二战中战败。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从一片稻田之地发展成世界强国,又从世界强国沦为战败国。日本的这种命运上的大起大落,与明治维新的初衷及其后来的变异有着密切关系。明治维新并不完全是史学界所说的那种少有的成功的革命,其命运并非是单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