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年~约公元前500年),幼年好学,青年时期离家到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等地求学.他创建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一学派是当时古希腊一个显赫的政治和数学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一句名言,叫做“万物毕数”.他们所说的“数”,就是我们所学过的有理数.他们认为,世上万物都可以用数来表示,整数是上帝创造的,是完美无缺的,而分数是2个整数的比,所以,除了整数和分数外,世上不可能再有其他什么数了.  相似文献   

2.
2~(1/2)蒙冤记     
2~(1/2)降临人世,远在公元前6世纪. 那时,古希腊有一个重要学派,即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信奉“万物皆数”,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可用数的观点来理解,不过,他们所指的数仅仅是整数(分数可视为两个整数之比)。相应地,在几何学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只要确定了单位长度1,则所有线段的长度都能用整数或整数之比来计量。例如,可将1个  相似文献   

3.
2~(1/2)是一个无理数,现在恐怕已经没有人再会怀疑了。但是当初,当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弟子希帕索斯发现2~(1/2)无法用整数表达,直接否定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从而引起了一场悲壮的科学史诗。毕达哥拉斯学派采取了凶残的手段,把希帕索斯抛进大海里,并且扬言,谁再提起这毫无道理的数2~(1/2),就把他开除出本学派。  相似文献   

4.
从√2谈起     
√2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但今天主要不是讲故事.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数学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经常把数描绘成沙滩上的点子或小石子,研究数与图形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搞出了一个法则,能求出可排成直角三角形三边的三元数组.  相似文献   

5.
从2~(1/2)谈起     
2~(1/2)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但今天主要不是讲故事.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数学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经常把数描绘成沙滩上的点子或小石子,研究数与图形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搞出了一个法则,能求出可排成直角三角形三边的三元数组.  相似文献   

6.
无理数怎么和谋杀案扯到一起去了?这件事还要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说起.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是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他认为:“任何两条线段之比,都可以用两个整数的比来表示.”两个整数的比实际上包括了整数和分数.因此,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上只存在整数和分数,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什么数了.可是不久出现了一个问题,当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的时候,对角线的长m等于多少?是整数还是分数呢?根据勾股定理(也称毕达哥拉斯定理),m2=2,因为12=1,22=4,所以m比1大又比2小,那么m就一定是分数了,可以毕达哥拉斯和他的门徒费了九牛二虎…  相似文献   

7.
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公元前500年),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他早年留学埃及,后定居于克罗多尼城。在这里,他组织并形成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学、天文学的发展都起过巨大的影响。毕达哥拉斯首先证明了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后人称这个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学派”把自然数分为若干类,如奇数、偶数和素数;他们还研究了完全数、三角形数、平方数、五角形数等。“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先证明了连续的奇数的和必为平方数,发现了无限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指出了三…  相似文献   

8.
汪晓勤 《中学教研》2006,(4):47-48,F0003,F0004
形数(figured numbers)理论可以上溯到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569B.C.-500 B.C.)本人.用一点(或一个小石子)代表1,两点(或两个小石子)代表2,三点(或三个小石子)代表3,等等,毕达哥拉斯学派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建立了数和形之间的联系.早期毕达哥拉斯学派似乎已经熟悉利用小石子或点来构造三角形数和正方形散;  相似文献   

9.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和他的信徒及弟子们形成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通过对"数"和数的哲学的研究,提出了和谐思想,这种和谐思想对古希腊的和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很久很久以前,古希腊出现了一个很有名的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学派的创始人是被后人尊称为“智慧之神”的毕达哥拉斯。  相似文献   

11.
从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的哲学看古希腊的和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和他的信徒及弟子们形成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通过对"数"和数的哲学的研究,提出了和谐思想,这种和谐思想对古希腊的和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首先,谈谈无理数的产生.人们对无理数的认识,起始于2500年以前,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在数学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相传公元前5世纪,在古希腊有一个以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为首的数学学派.这个学派认为整数是上帝创造的,分数是两个整数的比.世界上除了整数和分数之外,不可能再有其它什么数了.可是后来,学派里有一位叫希伯斯的成员却否定了这个结论,这在学派内引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波.原来,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平面几何中一个重要的定理,并把它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希伯斯根据这个定理,算出…  相似文献   

13.
早在2600多年前,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发现了完全数。什么是完全数呢?如果一个自然数恰好等于除去它本身以外的所有因数之和,那么这个自然  相似文献   

14.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前500),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早年曾游历埃及、巴比伦等地,他组织了一个政治、宗教、数学合一的秘密团体,即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一种习惯(视为铁的纪律)就是将一切发现都归之于学派领袖,而且秘而不宣,以致后人不知道何人何时发明的.他们很重视数学,企图用数来解释一切,认为数皆为整数或两整数之比(即分数),把数看成是万物之源,“一”是最重要的数字,是万物的开始.一生二,二生诸数;数生点,点生线,线生面,面生体;从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A0):19-20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是希腊数学古典时期,古希腊出现了许多数学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便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他们的哲学和数学思想对希腊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学派通过对自然数的研究定义了许多概念,诸如完全数、亲和数、三角形数、四边形数等,他们还应用勾股定理导致了第一个无理数2(1/2)的出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五年级上册和下册分别介绍了两个与该学派有关的数学史知识,因此有必要让小学数学教师进一步了解该学派及其数学成就。  相似文献   

16.
毕达哥拉斯证法 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5年—49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他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2不是有理数的证明是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先给出的,并流传至今。证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多边形数”是新课标人教A版课本必修5第2.1节“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的引言部分和选修3—1第2.2节“毕达哥拉斯学派”部分的的内容.在数学史上,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把正整数和几何图形联系在一起,把数描绘成沙滩上的小石子,又按小石子所能排列的形状,把正整数与正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联系起来,将数分为三角形数,正方形数等.这样一来,抽象的正整数就有了生动的形象,寻找它们之间的规律也就容易多了.后期毕达哥拉斯学派数学家尼可麦丘在《算术引论》中将多边形数推广到立体数.  相似文献   

18.
一、无理数的诞生及发展  无理数起源于 2 50 0年以前 .相传在公元前 5世纪 ,在古希腊有一个以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为首的数学学派 .这个学派认为整数是由上帝创造的 ,分数又是两个整数的比值 .因此 ,世界上除了整数和分数外 ,不可能再有什么其他的数 .可是后来有一位叫希伯斯的成员否定了这个结论 .原来 ,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平面几何中一个重要的定理 ,并将其称作“毕达哥拉斯定理”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勾股”定图 1理———在直角三角形中 ,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图 1 .ABCD是边长为 1的小正方形 ,AC=AB2 +BC2 =…  相似文献   

19.
经济上有经济危机,历史上数学也有三次危机.第一次危机发生在公元前580—568年之间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建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人数固定.知识保密,所有发明创造都归于学派领袖.当时人们对有理数的认识还很有限.对于无理数的概念更是一无所知.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数,原采是指整数.他们不把分数看成一种数,而仪看做两个整数之比.他们错误地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  相似文献   

20.
西方哲学传统主要是在"知"的真理性和逻辑性的基础上肯定"理"的必然性。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的角度感知世界,把非物质的、抽象的数夸大为宇宙的本原,认为万物皆数,用数来解释一切,宣称数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而整个宇宙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是普遍的始原,是自然界中对立性和否定性的原则。毕达哥拉斯学派通过"数"认知世界,又通过对"数"的性质的阐述与研究,将数的理论(算术)、几何学、音乐、球面学(天文学)一起,构建该学派的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