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当前大数据经济空前繁荣的背后个人信息盗窃行为日益猖獗,个人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现行防范个人信息盗窃的技术手段存在滞后性,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较为分散,不利于个人信息的全面保护。应当加速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的升级迭代、加快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强化对个人信息盗窃的行政监管,构建系统的个人信息安全风险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2.
范昊  王贺  付少雄  何建平 《现代情报》2019,39(10):136-144
[目的/意义]基于社交媒体个人信息安全事件频发的现状,通过审核社交媒体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以期从法律政策文本层面规范社交媒体的个人信息保护,保障个人信息合法权益与社会公共安全利益。[方法/过程]本文以国内外16款用户量最大、使用频次最高的社交媒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从个人信息采集与利用、Cookie及相关技术的提醒、个人信息储存及保护、个人信息共享转让与披露、个人信息处理权益、未成年个人信息保护角度对社交媒体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政府层面亟需保障《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底层实施,企业层面需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的内部制度化建设,结合服务与产品特征细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内容,采用实名制规范未成年个人信息保护。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信息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信息泄露和滥用造成侵权的现象层出不穷,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被提上日程。为实现对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在构建完整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和具体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时,要充分理解个人信息保护的本质内容,充分认识个人信息保护的机理,唯有建立在法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基础上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才最终能够切实达到保护个人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占南 《现代情报》2021,41(1):101-110
[目的/意义]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个人移动轨迹、关系图谱、电子健康码等个人信息在精准定位疫情传播、防止疫情扩散和推进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一定的信息采集保护机制和共享安全规则面临着个人信息滥用和泄露的风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如何平衡信息利用和个人信息保护意义重大。[方法/过程] 本文从疫情防控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涉及的个人信息主体、个人信息收集和处理者、数据治理监管者三方出发,构建面向隐私保护设计的个人信息全生命周期保护框架,通过对个人信息采集、存储组织、分享利用和处置归档等过程的有效控制,建立个人信息合法合规使用的良性生态。[结果/结论] 疫情防控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涉及多元利益主体,需要重视对个人隐私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隐私保护需求,更好地实现个人信息的社会价值。面向隐私保护设计的个人信息全生命周期保护框架的提出对于进一步规范疫情防控背景下个人信息采集、存储组织、分享利用和合理处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未来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完善个人信息安全治理体系,构建应急预防和社会救济为一体的保护体系,设置独立的个人隐私保护监管机构,完善国家应急管理情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储存和利用越来越简单,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剧.而传统上,我们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尊重,往往有消极、被动之嫌,这显然很难适应现实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了,应尽快制定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全面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6.
罗力 《情报探索》2012,(11):48-50
对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定义:对我国该领域个人信息安全存在的威胁进行剖析,发现非法搜集个人信息、非法泄露个人信息和非法利用个人信息是主要威胁;就如何保护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谷镇 《情报科学》2021,39(12):93-97
【目的/意义】通过对个人信息的泄露给公民造成的损失和伤害的分析,能够帮助民众认识个人信息的重要 性,了解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及其原因,加强个人信息安全的防护意识。【过程/方法】本文界定了个人信息与个人 隐私,进而从个人信息的产生、收集以及利用过程中个人隐私泄露造成的危害出发,进一步研究大数据背景下个人 信息和个人隐私的保护措施。【结果/结论】从各国对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的现状中梳理出关于我 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特征与信息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了使国家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隐私保护法”法律制 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创新/局限】本文只是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个人信息及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再接下来的 研究中将深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8.
白云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11):23-28,2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人们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需求日益强烈。通过调查分析,了解了我国公民个人信用信息保护意愿的整体状况及特点,提出在现阶段,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应与个人信用信息的法律保护同步进行,以避免个人信用信息侵权的泛滥;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立法要植根于社会,尊重公民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意愿,制定适合我国公民的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制度;良好的法律环境的形成还需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公民个人信息和个人信用的维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云计算时代大学生信息安全的保护的对策,目的是加强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有效控制大学生个人信息的泄露和传播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保护现状及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探讨造成信息泄露的原因和途径,最后提出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提高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做好保护措施,对大学生的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个人信息安全的防护日益受到重视,并不断受到严峻的挑战,黑客、网络渗透、电信诈骗等利用信息安全漏洞谋利的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本文从个人信息的存储和使用环节阐述如何有效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旨在让读者关注个人信息安全,从意识和有效使用技术方面形成社会大众共同防范,形成良好习惯和应对策略,将风险尽可能地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移动应用程序在为用户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增加了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风险,而敏感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当前,加强敏感个人信息保护,对于保障个人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以移动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敏感个人信息保护现状进行梳理,对敏感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敏感个人信息保护的完善提出合理建议。[结果/结论]为了切实有效地保护用户敏感个人信息,运营商应当推动告知同意规则落地落实,发挥特定目的规则的引领作用,弥补充分必要规则的实践疏漏,以及构建全生命周期严格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德胜  季岩 《情报科学》2021,39(8):53-59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时代下,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研究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具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方法/过程】在分析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现实发展与理论内涵的基 础上,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规制的缺陷、个人信息知情同意原则的困境、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技术性风险、人工智 能企业的内部安全威胁与人工智能技术衍生的伦理风险进行检视,结合国际国内个人信息安全治理的理论与经 验,提出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安全治理策略。【结果/结论】通过分析研究,提出完善人工智能时代个 人信息安全的法律规制,推动政府、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协同治理机制,构筑人工智能系统个人信息安全技术壁垒, 健全人工智能企业的安全管理规范,强化个人信息自我保护能力等策略,从而全面提升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信息安 全治理能力。【创新/局限】以信息安全为研究视角,提出多维度、系统性、立体化的个人信息安全治理策略。但由于 缺少具体的数据分析,本文亦存在进一步细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及时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一直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随着个人信息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其研究分支的个人信息空间研究也日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个人信息空间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解析,提出构建个人信息空间管理系统需要具备的四大功能,即个人信息整合、个人信息检索、个人信息共享和个人信息安全,并借助于Semex具体阐述了个人信息空间管理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大数据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家和全体国民的重要事物,大数据在带来巨大便利和商机的同时也会对个人数据信息带来侵害的风险.之前的研究结果都倾向于认为应当通过援引民法上“隐私权”的规定保护个人数据,但是事实上“隐私权”本身尚不足以完全涵盖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数据面临的各种风险.在大数据时代这种风险是和大数据本身相伴相随的,如何看待和认识这一风险将影响对大数据本身的价值认识和政策取向.大数据时代公民对于个人信息的知情和选择权以及处分权必须得到保障,除了技术手段和刑法保护之外,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规范性法律文件和确立“告知和同意原则”对应对数据化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挑战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微信息环境下,读者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相当大一部分来自图书馆微服务,图书馆开展微服务要重视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文章界定了图书馆微服务的范畴,对读者个人信息进行重要度、敏感度分析,详细论述了图书馆微服务背景下读者个人信息安全受到的内外部威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个人信息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旭  李雨晴 《情报科学》2023,41(1):126-133
【目的/意义】通过对我国已经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有利于政府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对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近10年国家层面颁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构建政策工具、政策效力和政策主题的三维分析框架,并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政策进行多维度探析。【结果/结论】存在问题:政策工具使用失衡,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过溢,供给型、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匮乏;政策效力强的法律在政策总量的占比较低;在政策主题方面,我国政府倾向于信息安全保护管理政策内容,忽略了政府告知义务和个人权利保障方面的需求。优化建议:全面优化政策工具,增加供给型和需求型使用占比;增强政策效力,完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顶层设计,促进部门交流合作;扩大政策主题范围,细化告知义务与个人信息权利条款。【创新/局限】未来将进一步扩大政策文本数量,并进行国内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陈丽烟 《情报探索》2014,(10):43-45
简述了移动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内涵。对该领域个人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指出存在着非法搜集个人信息、非法利用和泄露个人信息、非法使用他人移动终端设备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个人信息安全意识薄弱、商业利益驱使、法律法规不健全、病毒和黑客的威胁、无线通信网络不稳定性、移动终端自身特点、相关职业人员的道德风险等。就如何保护移动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加,活跃在社会网络的网民越来越多,其个人信息出现在各类网站上,面临着安全隐患。研究社会网络中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网民的个人隐私,以推进社会网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柯美焱  陈朝辉 《科教文汇》2011,(16):198-198,205
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加,活跃在社会网络的网民越来越多,其个人信息出现在各类网站上,面临着安全隐患。研究社会网络中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网民的个人隐私,以推进社会网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丽茹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276-276,105
我国正快速迈向信息社会,个人信息保护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个人信息予以全面完整的保护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强烈。目前,我国已将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纳入立法议程。在公证工作中,如何更好的保护个人信息是个值得同行业深思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