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写教案,抬头看到刘老师气冲冲地推门进来,后面跟着两个低着头的学生。只见刘老师“啪”地把书摔在桌子上,往椅子上一坐,双手抱胸,很生气地说:“说!怎么回事?” 学生甲和学生乙各说各的理,都想为自己解释。刘老师一拍桌子:“一个一个说!”又指着学生甲,“你先说,为什么拿书砸他?”学生甲很委屈:“他老拿手戳我。”刘老师又转向学生乙:“是不是这样?”“是,但是……”还没等学生乙把话说完,刘老师就伸手制止住了他:“不要找借口!不管你什么理由,上课也不能打扰别人,你知不知道后面有很多老师在听课!回去把这节课的生字一个抄十遍!”学生甲得意地看了学生乙一眼,走出了办公室,学生乙却站在那里不动,眼里的泪水似掉非掉:“老师,我……”刘老师再一次打断了他的话:“不要再说了,回去抄生字!”  相似文献   

2.
刘雪梅老师班上的学生,都像她一样聪明可爱,个个喜欢看书学习,所以各门功课都在全年级遥遥领先但大多数孩子不大喜欢运动,所以身体素质比较差,平日里不是头疼,就是感冒。这不,学校运动会就要开始了,刘老师班里的孩子几乎没有人报名参加。这下她可着急了,怎么办呢?一向最有办法管理班级的刘老师在办公室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去上一节数学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王纪金 《宁夏教育》2006,(10):66-66
夜晚十一点,刘老师被电话惊醒,是宿舍管理员打来的,他的学生龙冰爬围墙出去上网了。龙冰这孩子平时可是很诚实,从不上网的。刘老师盥洗完毕,骑车来到学校。和宿舍管理员交流了一番后,刘老师打开了办公室的门,拧亮了日光灯。因为他知道,要出去找龙冰所在的网吧,那就如大海捞针。  相似文献   

4.
刘萍 《广东教育》2003,(9):18-18
班长送来本周的班级日记,我翻开一看,在迟到、早退、上课讲话等栏目中,有一个人出现的次数又是最多。这位学生是我班上一位自我约束力极差的学生,曾因参与打架、偷窃、迟到、旷课被我多次批评过。可他并没有从此改过自新,依然我行我素。到现在,已到了大名远播的地步,办公室的教师一见到他,就会异口同声地说:“南毅你又来向刘老师报道啦!”  相似文献   

5.
边瑜 《小学生时代》2010,(10):58-59
“刘老师!你要小心一点!”一大早,办公室里的一张小纸条,在老师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竟然有学生写纸条警告老师,谁这么胆大包天!刘老师可是一位做了20多年班主任的名教师,怎么会被学生威胁呢?校长接过那张触目惊心的纸条,大为震惊!刘老师可是自己亲手培养起来的德育典型,怎么会出现这种事情?校长想了想,还是把刘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6.
因刘老师请产假,我便中途接管了高一(10)班。听说这个班很难管理,班风学风都不太好,特别是有几个后台强硬的领导子女,不但自己上课不认真,还喜欢找老师的麻烦。虽说也带过不少班,上过十多年的课了,但能否管好,我心中没底。刘老师临走前,跟我详细介绍了班级特点、学生情况及注意事项。另外,还特别指出:对学生要注意三点,即凶一点、冷一点、硬一点,要不然,学生就要欺负你了。对于刘老师,我还是佩服的。作为一名女教师,能把这样的班级管好,是很不容易的。她的“严厉”是出了名的,特别是那脸的“冷”,还有那嘴的“辣”。据说班上不少学生非常怕…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件事:临淄区某初中学校初一级部,张老师和李老师分别担任一班、二班的班主任。期末,学校进行班级综合考评时,一班成绩与二班成绩悬殊甚远。这使学校领导和众多教师大吃一惊,一向管理严格、使学生望而生畏的张老师,怎么“败”在一个师范毕业只有两年、没有多少教学管理经验而活泼爱笑的李老师的手下呢?一时间,学校领导、教师议论纷纷。其中教务处刘老师的分析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刘老师把出现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归结为“冷脸效应”和“笑脸效应”。刘老师这样分析道:张老师教学管理一向严肃,说一不二,学生见不到他的笑…  相似文献   

8.
“刘老师,我们班的文强说喜欢晓静。”一下课,一群学生就拥向办公室。忙着向班主任刘老师报告班内发生的事情。刘老师是一位有着十几年教龄、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对于这种老生常谈的问题她早已有了处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最难的考试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我大吃一惊,我的选修课《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竟然考了0分。我很不服气,于是去找教这门课的刘老师。来到教师办公区,经过多方打听,我终于找到了刘老师的办公室。我问:"刘老师在吗?"一个身材魁梧、脑门发亮的中年男子回答道:“在啊,我就是。”我迷糊了:这个刘老师和我印象中的刘老师不是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10.
刘飞 《辅导员》2009,(5):56-56
这一段时间,我的办公桌前总是有学生在那儿“站岗”,一看到我就迫不及待地说:“刘老师,班长处事不公,偏袒自己的朋友……”“刘老师,我想跟您反映纪律委员的一些问题……”一开始,我很高兴。班级建设中最忌讳班主任一人唱独角戏。  相似文献   

11.
刘芳铭 《成才之路》2009,(36):84-84
班主任是一班之魂,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事关班级管理的效果。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职业学校学生眼中,班主任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班主任办公室的大门也不例外。曾听说学生有这样的议论:“我们班主任回到办公室就把门关得紧紧的,半天不出来,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每当我中午找班主任有事,走到办公室门口。看到‘午间休息,请勿打扰’的字条。只好望门兴叹。”显然。班主任紧锁的有形之门已经成为阻碍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无形之门。因此,笔者认为,职业学校班主任办公室的大门应该“敞开”,这种“敞开”折射出班主任的管理理念,那就是敬业爱岗、光明坦荡、亲生近生。在追求“和谐班级师生共建”的过程中,这一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育,老师讲得唇焦口燥,学生却无动于衷。我认为教育效果甚微的症结是老师忽视了感情投资。老师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能尊敬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小学六年级时,我们班有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捣乱学生,他的学习也很差。我们都不愿跟他在一起。班主任刘老师却主动接近他,给他讲道理,他却不加理睬,仿佛“对牛弹琴”。有些老师见刘老师岁数大,又百病缠身,劝刘老师:“不要在这样的学生身上伤脑筋,就随他去吧,反正也毕不了业!”刘老师只是微微一笑,又继续工作了。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是个工作狂。早自习前或晚自习后,我们常常看到他独自一人在办公室埋头苦干。不过,他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情感方面还是一片空白。人们常说,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这种说法恐怕在他身上就不合适了吧。班上一些消息灵通的同学,常以此为谈资,聚在一起,争论不休,晚上就寝时更是乐此不疲,谈到半夜。话题大多是“拟条征婚启事”之类,有的同学甚至当面开他的玩笑。一次,班上一位同学开生日party,小寿星唱完两首歌,恰好刘老师进来了。“丢一首吧!刘老师。”一个同学带头起哄。“什么歌?”他笑着问。“《单身情歌》!”一…  相似文献   

14.
吃过午饭,我刚走出学校食堂大门,迎面走来了教我班数学课的刘根来老师,他把我拉到办公室焦急地说“:你快给我想想办法吧!我的手机被咱班的学生拿走了。”原来,上午第四节上课前,刘老师把关掉的手机顺手放在讲台上。下课后他回到办公室,突然想起手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老师     
柳林大学毕业后回到县师范学校当老师,上课第一天他就发现,学生中有一位是他读小学时的班主任。这位老班主任叫刘大华,已经五十多岁了。他和别的学生一样,平时在乡下的小学当老师,星期天就来师范学校接受培训。柳林很不习惯这种师生倒置的角色,发练习本发到老班主任时,不由自主地念:“刘老师。”刘大华:“现在我是你的学生,你叫我的名字好了。”在柳林的记忆中,刘老师是无所不知的,现在他才知道刘老师的知识少得可怜,许多很普通的练习都不会做。柳林很同情刘老师,常常给他开小灶。可刘老师的基础实在太差了,有时柳林讲了两三遍,他还听不懂。…  相似文献   

16.
吃过午饭,我刚走出学校食堂大门,迎面走来了教我班数学课的刘根来老师,他把我拉到办公室焦急地说“:你快给我想想办法吧!我的手机被咱班的学生拿走了。”原来,上午第四节上课前,刘老师把关掉的手机顺手放在讲台上。下课后他回到办公室,突然想起手机时就连忙返回教室去取,可讲台上已不见了手机的踪影。这是他花了1000多元钱买来的,用了还不到一个月。他跑遍学生食堂和寝室,问了每一个所遇见的班里的学生,没得到任何一点消息。他用学校商店的固定电话拨了他自己的手机号码,谁知信号刚接通,手机就被关掉了。他无可奈何,只好来找我。听了事情的…  相似文献   

17.
案例:我的一个朋友从远方打来电话,说他在乡下一所小学上五年级的课,班上的学生太淘气,他快要维持不住局面了。上课的时候教室里闹哄哄的,讲授知识的时间还没有维护教学秩序的时间多。无奈之下,他带去了一个铁哨,边吹边上课。吹一下静得几分钟。如此的局面,课是上不好了,学年末考试在全校肯定是赶“鸭子”的嘴脸,真不知脸往哪儿搁!他现在是怕听见上课的铃声,怕见学生,人还在上楼梯心就发抖,巴望着赶快逃离班级,调离那所学校,他这个“维持会长”快要熬不住了。说到班级管理,他在电话那端叹气,每天都有“东窗事发”,每天都有案审,他好像不是教…  相似文献   

18.
“你班上有个学生在操场上吸烟!” “他叫什么名字?” “叫W。” 没错。真是我班的!一通电话把我整个人打懵了:我的班级怎么可能会有人吸烟?!可却是千真万确的,W吸烟了,W是我班里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心灵地震     
<正>"刘老师,你要小心点!"清早,办公室里的一张小纸条,在老师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竟然有学生写条子警告老师,谁这么胆大包天?刘老师是有二十几年班主任经验的老教师,今年还被评为"省优秀德育工作者",她怎么可能被学生威胁呢?年级组长眉头紧皱着,他把那张纸条收起来,没有让刘老师看到。校长接过那张触目惊心的纸条,大为震惊,这怎么可能呢?刘老师可  相似文献   

20.
杨林 《江苏教育》2008,(14):124-124
同办公室的刘老师是位资深美术教师。她不仅美术基本功扎实过硬,写得一手漂亮的美术字.更具有独特的创新改革意识。刘老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形式多样,灵活机动.充满教育机智。其中有一种评价方式更是让我叹为观止——不是用“优秀、良好”的等级。而是改用“元”来“买”学生的作品。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