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盈 《天津教育》2021,(1):39-40
“幸福”来自我们的生活经历,源于我们的心理体验。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研究,围绕学校“幸福教育”的发展特色,我们以“做幸福的中心人”为方向勾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蓝图,确立了“让每一名中心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一位中心教师愉悦快乐地工作,让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都留下精彩印记”的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我们以教师、学生和实践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三个层面最大限度地彰显了“让快乐写在脸上,让生命更加精彩”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实施素质教育与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各地各类学校都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人的探索,力求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重视了,随之突现出来的新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了:教育者维护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谁来维护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又怎能“以其昏昏”,使学生“昭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推行素质教育引发的,恰恰相反,是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长期运作下逐渐形成的。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少教师的心理状态显得十分难以适应。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3.
《学周刊C版》2016,(26):82-83
本文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和目标,中职学生处在“消极反抗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成立了心理咨询小组(已然非常必要)。文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通往心灵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手段创新,让中职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一门课,这是我们中职心理教师的一个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适应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要求的教育 ,也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当今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 ,以便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寻求行之有效的措施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做到“四个结合”。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培养、维护相结合。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好的教师能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是学生心理行为上的指路人。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  相似文献   

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全面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全学生人格,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高平台,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协调整合,把心理辅导意识融入到每一位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之中,将心理辅导理论、技术与方法,不断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寻求一条课堂教学实现促进学生最大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是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目标的重要途径。其中,心理咨询倾向于对学生身上已有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治疗,属补救性模式。而心理辅导指针对学生共同的成长课题给予指导,属发展性模式。二者虽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同是针对学校心理辅导模式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每一个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逐渐形成“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发展为主,治疗为辅,在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兼顾少数有障碍的学生心理的治疗与矫正”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说明…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教育课以促进学生自我成长为目的,包含学生自我探索、自助及互助等过程。实现学生自我成长离不开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等,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学生表达。现以一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令人舒服的表达”为例,介绍教师在心理课上怎样设计教学环节和采用适当方法促进学生表达。  相似文献   

8.
一、 语文目标教学的教育观念 (一) 教育功能观 布鲁姆在目标分类中提出,学校教育的宗旨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机会。学生因为成长背景有所不同,所以其知识的积累和发展特征也会具有不同的特点。每一个学生通过合适的教育都可以成才,学校要改变传统的“选择适合学校教育的儿童”的观念,转变为“为学生设置合适的课程和教育教学环境”的理念。初中阶段教师的教育方式要以学生的终身学习为根本出发点,要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索、主动学习。学校教育不再只看重结果,而是要关注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教育学生终身学习正是目标教学的根本目的,它也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全体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立足教育、重在指导,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兼顾极少数有障碍学生的心理诊断与干预矫正。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倡导“家”的理念,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一、心理调查,全面了解通过问卷、座谈、游戏的方式,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对学生的智力、心理健康及学习适应性进行测试,针对共性及个别情况采取不同辅导方式。1.上好每一节心理课,各年级有所侧重。初一年级的目标为:适应新的学习环…  相似文献   

10.
<正>在全面推进育人改革、落实“五育并举”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扮演着“浸润”的角色,只有以“育人”为根基,以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培养为抓手,才能够让心理健康课程落地扎根,与“五育”有机结合。顾明远先生说过,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心理课的课堂,正是知识与育人的完美体现,工作十年,我见证着心理课从几乎为“零”到“全面普及”,  相似文献   

11.
学校心理环境中的问题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校心理环境的建设是一项与开设心理课、开办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训练活动同等重要的工作。然而,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还远远没有意识到这项“隐性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价值,在认识上往往把环境与心理环境混为一谈,在实践中则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美观、轻实用,重部分、轻整体”等诸多问题。其实,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友伴群体,都是一个个无形的心理场,它不仅制约学生的行为,而且最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为此,本文拟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剖析目前学校心理…  相似文献   

12.
胡敏 《江西教育》2007,(2):32-32
“让每一个人都和谐地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了更好地让“和谐”的旋律在孩子心中荡漾,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心理健康教育。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让每一个人都和谐地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了更好地让"和谐"的旋律在孩子心中荡漾,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心理健康教育.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海南实验中学是海南省重点中学,是全国百所名校之一,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学生都是来自全省各地的佼佼者,竞争非常激烈,学习压力很大.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我校于1996年开始引进专职心理教师,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政治课和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中渗透学生心理教育.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摸索,探索出了一条比较符合我省、我校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海南实验中学是海南省重点中学,是全国百所名校之一,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学生都是来自全省各地的佼佼者,竞争非常激烈,学习压力很大。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我校于1996年开始引进专职心理教师,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政治课和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中渗透学生心理教育。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摸索,探索出了一条比较符合我省、我校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领导重视,完善组织机构建设一个新的事物要在环境中诞生、得到认可,领导的重视与参与至关重要。我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度重视。199…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室。但是,在多年的教学与心理咨询中,使我深刻认识到,真正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渠道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课堂的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应该成为现代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参加了浙江省第九届“百课万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学观摩活动,我发现部分心理辅导教师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过程把握、教师的角色、活动课的价值取向“依然停留在学科教学的思维模式中,他们不仅认为自己应该把握整个课的进程,还在课前预设了很多活动中应该出现的情景,而且还认为最后学生都应该在理性层面上有所悟、有所升华.因此当学生的反应没有进入教师的预设情景,教师或者生硬地转入下一个预设的内容,或者越俎代庖地进行概括总结.要改变这种现状,心理课必须彻底从学科教学思维范式转向心理辅导思维范式.用心理辅导思维范式思考,辅导活动课的价值追求是辅导关系的创建、辅导氛围的创设、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我探索;教师保持一种“无知“的状态进入课堂,对活动的过程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始终保持三种基本态度--共情、真诚、无条件关注;教师始终在活动中营造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不断的推动团体动力发展,最终团体的动力将活动推向既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十四中教师的育人观念。在这里,学生品尝到因为不断发展而获得的快乐,教师感悟到因为不断成功而获得的自豪,师生在一起成长的过程中体会着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19.
“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十四中教师的育人观念。在这里,学生品尝到因为不断发展而获得的快乐,教师感悟到因为不断成功而获得的自豪,师生在一起成长的过程中体会着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走进每个学校,是学校教学永葆青春,健康、平稳、理性发展的有力助手。然而真正从高等院校心理健康专业毕业的教师还很少,兼职教师居多的现象在每个学校普遍存在。一般县市都还没有设立心理健康课的教研员,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上遇到的问题、矛盾与困惑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如何有效地解决心理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发展呢?教师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通常要经历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来提高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