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藏族地区对新的语言环境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藏语文作为自己的母语能够适应和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检测聚居地区藏族师范生对不同教学语言的兴趣,是教师合理选择教学语言从事教学活动的依据,本研究测查青海不同地区藏族师范生对教学语言的兴趣,结果表明,双语教学受到普遍欢迎,但以汉语为主的双语教学存在地区性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对以藏语为主的双语和单语(藏语)教学语言的兴趣有升高的趋势,对以汉语为主的双语教学语言的兴趣有下降的趋势,对单语汉语教学语言的兴趣处于平衡状态,故对藏族中师生应加强以藏语为主的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3.
徐振娟 《西藏教育》2013,(11):64-64
尊重藏族学生的民族语言文字,建议班主任学习简单的藏语口语,能够与藏族学生进行简单的藏语会话.藏族学生善良、可爱、顽皮、多动,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历史等民族文化有深厚的民族情感。藏族学生幼年期完全以母语即藏语形成社会交往活动的各种概念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丁种本《西番译语》之一《木坪译语》中的藏语形式为分析对象,试论清代木坪土司所管地区内通用的藏族语言之特征及其方言系属。木坪土司是历史上嘉绒地区的一部分,现已汉化,藏族语言方面只四土嘉绒语少量分布。但是与此相反,《木坪译语》中的藏语有跟当代的丹巴藏语二十四村话语言类型上密切关系,清代在木坪土司地区通用的语言就是康巴藏语二十四村话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徐振娟 《西藏教育》2013,(10):64-64
尊重藏族学生的民族语言文字,建议班主任学习简单的藏语口语,能够与藏族学生进行简单的藏语会话j,藏族学生善良、可爱、顽皮、多动,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历史等民族文化有深厚的民族情感。藏族学生幼年期完全以母语即藏语形成社会交往活动的各种概念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正>英语书面表达对藏族学生是难点,高考得分低,笔者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藏族学生以藏语为母语,汉语为第二语言,英语对他们来说是第三语言。而且藏族学生主要是通过汉语来学习英语,他们的学习困难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汉语具有规则复杂、灵活多变的特点,对母语非汉语者,要透彻掌握汉语很难,要达到灵活运用更难。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藏族学生基于藏语来理解汉语,存在较大跨度,再要把汉语变成英语,又增加一道跨度。就像形成了一条很宽的河,不易跨过。  相似文献   

7.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我国的教育逐渐由"应试教育"向着"素质教育"改变,在藏族地区也不例外。藏族地区的语文教育是以双语教学为主的,其不仅要用藏语进行授课而且还要用汉语进行授课,两者要做到密切联系。作为一名藏族语文教师,我们如何教授好双语教学,改善传统藏语文教学策略,成功地完成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突破在藏族聚居区单用藏语授课的局限,加强使用通用语,实现从母语向汉语过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随着开发西部地区的不断深入,西藏地区中学汉语的教育越来越受到西部地区的重视。对于西藏地区少数民族汉语普及的问题,西藏中学汉语的教育是一条重要渠道。针对西藏地区以藏语为母语,以汉语为第二语言两种语言共同使用的特殊性,本文对西藏地区汉语言词汇的教育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安多藏语区华锐藏区天祝藏族自治县语言点的调查,在华锐藏区藏语的使用功能每况愈下。笔者对该地区藏语在使用人口数量、使用人口年龄结构、使用范围、该地区天祝藏族自治县藏语濒危的成因分析以及该地区藏族的语言态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发现在该地区藏语呈现了濒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藏语是目前藏族地区最主要的沟通工具,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内涵博大精深。为进一步推进藏族人民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维系民族团结与经济发展,藏族地区的众多学校都开设了藏语文这门课程,以对当地学生加强藏语教育,提升藏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4月11日.联合国2008年国际语言年暨第九届国际母语日庆祝活动开幕式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张强在会上指出:“在西藏等藏族群众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我国长期以来坚持开设藏语文课程。通过跨省区协作,用藏文编写各学科教材,用藏语传授教学内容。”张强强调,  相似文献   

13.
采用藏汉双语变语实验法和语义微分量表法对康定县藏文中学藏族学生进行藏汉语言态度测验,结果表明,该校学生对藏语的评价要明显高于汉语,他们对藏语有很深的感情.这种弥足珍贵的母语情结是推进双语教学、营造和谐语言生活的有利因素,应该受到充分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抽样问卷的方法,从北京地区藏族个人、社区、家庭的语言使用情况及其对民族语藏语的感情情况两方面对他们的民族语认同感进行调查,得出“北京地区藏族对民族语藏语具有积极的认同感”的结论。并认为其原因有四个,分别是:“母语情结”的作用、共同的宗教信仰对民族语认同感的作用、藏人的民族精神对民族语认同感的作用、独特的文化特征对民族语认同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藏族学生学习化学的障碍及对策迭部县藏族中学张红伟迭部县藏族中学实行“两个为主”的双语教学,即“以汉为主”类(以汉语为教学语言,单科加授藏语)和“以藏为主”类(以藏语为教学语言,单科加授汉语文)。从总体看,我校的教学质量较差,各学科间的发展不平衡。理科...  相似文献   

16.
内地西藏学生作为在藏、汉双语背景下学习英语三语习得者,语言迁移现象较为复杂。研究试图从语言迁移理论出发,通过藏、汉、英三语对比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藏语、汉语是如何对藏族学生英语语音学习产生迁移影响,以期在进行三语教学时立足藏族母语和汉语的文化背景,设计适合内地西藏学生语言学习活动,一定程度上克服汉、藏双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有效促进正迁移,有针对性地提高其英语语音水平,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育和对外交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藏族儿童在汉字识字中的现状 1.语言不通导致的学习障碍藏族儿童大多来自藏牧区,从小在藏语环境下长大,藏语是母语,家庭交流基本上以藏语为主。进入普通类小学后。由于语言不通,掌握的汉语词汇少,不能顺畅地使用汉语跟老师、同学交流,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课堂上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组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一、藏族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1、藏汉英三语转换给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困难 藏语是藏族学生的母语,藏族学生习惯用藏语进行思维。但在英语教学中,多数英语教师是用汉语来讲解英语的,由于多数藏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不是很高,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因此,藏族学生学习英语时要进行藏汉英三语的转换,从而加大了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以云南省迪庆州的藏族为研究对象,从藏语、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使用情况,语言习得状况,汉语学习途径,学校语言教育状况和语言态度五个方面,调查云南省迪庆州藏族的语言使用现状。调查显示:迪庆藏族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藏语使用能力有弱化倾向,汉语在交际中的地位有所增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发展与民族杂居的因素,也有教育水平提高和语言态度转变的因素。进行合理的少数民族语言规划,釆取必要的语言政策和行动措施,是保护、扶持和促进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藏语诗歌在藏族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格言诗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藏族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它以寓意深刻,生动感人,语言通俗易懂,音韵铿锵有力等特点而著称,赢得广大藏族人民的喜爱。本文主要从格言诗的写作手法及艺术特点等方面来探讨藏语格言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