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斯大林的著作‘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意義 斯大林同志的著作‘辯證唯物主义與歷史唯物主義’包括在‘聯共(布)党史’中,於一九三八年出版。‘聯共(布)黨史’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知識的百科全書。在這本書中表明了行動中的馬克思主義;表明了運用於无產階級黨的實踐活動的馬克思主義。‘聯共(布)黨史’這一著作是世界革命運動、工人運動的第一個突擊隊——蘇聯共產黨的巨大經驗的概括。在這一著作中表现了帝國主義與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社會主義在蘇聯取得勝利時代的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發展。  相似文献   

2.
一理論與實踐相结合,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特点和毛泽東思想的实質。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與建黨、建国最重要的東西。毛澤東同志把馬克思列宁主義和中国革命实践結合起來的過程,就是中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化的過程;就是中国革命勝利的過程。毛澤東同志在领導中國的革命實践中,從來不把他所從事的理論工作和羣眾的革命運动分離開來。當羣眾的学生,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根本观點——  相似文献   

3.
導言第一節 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意義(二小時) 馬克思列寧主義是關於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規律的科學,是關於被壓迫和被剝削羣衆革命的科學,是關於社會主義在一切國家中勝利的科學,是關於共產主義社會建設的科學。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創造性質。反對教條主義和呆讀死記習氣。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俄國是列寧主義的故鄉。列寧主義是俄國和世界文化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4.
中國反帝反封建革命的結果所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陣營鞏固的有力事實,這個革命勝利的决定條件之一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民群衆為推翻殖民地壓迫而鬥爭的鼓舞者和組織者——一直是遵循著馬列主義的學說的。關於殖民地革命的戰略和策略的最重要的問題,列寧和斯大林的偉大思想向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勞動人民照明了一條從外國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派壓迫下走向勝利的道路。斯大林同志在自己的關於民族殖民地問题的著作中豐富了和發展了馬列主義的理論,他曾指出民族解放運動和國際工人運動是密切聯系著的,並强調地說,殖民地和附屬國的被壓迫人民在為社會主義而鬥爭時應是無產階級的同盟者。斯大林的許多關於民族殖民地問題的著作武裝了殖民地和附屬國的人民去為爭取民族獨立和反對帝國主義的奴役而鬥爭。在他們面前顯示了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思想必然勝利的遠景。帮助了他們根據蘇聯人民的經驗,學習如何去爭取自由與幸福的生活。今年(譯註:一九五二年)是斯大林同志發表關於中國革命的重要著作的二十五周年紀念。這些著作有‘中國革命問題’,‘與中山大學學生的談話’,‘中國革命與共產國際的任務’,‘時事問題簡評’等等。約·維·斯大林同志關於中國問題的著作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最卓越的貢獻,對於殖民地和附屬國人民的革命鬥爭有著巨大的理論和實踐的意義。這些著作給中國  相似文献   

5.
中國人民大學的愛國主義教育,恰像一條紅線貫串着全部課程和教學環節;也貫串着學生的整個學習與活動。這絕不是臨時附加的或可有可無的東西,而是實現教育計劃的偉大的助力。總起來說,它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把愛國主義教育貫澈到全部課程中间去首先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去武装學生。馬列主義是從人類一切知識的總和中創造出來的唯一客觀真理,能够指導我們正確地行動。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思想,是在中國土壤裏生根、發育、壯大起來的馬列主義。毛澤東的道路是五四運動以來的中國革命唯一正確的道路,毛澤東思想邏輯和中國革命發展的規律是完全一致的。五四運動主張社會主義宣傳與工人運動相結合。大革命時期,毛澤東思想無論在建黨、工運、統戰、農運  相似文献   

6.
思想教育工作,是布爾什維克黨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布爾什維克黨,對人們意識中的資本主義殘餘,進行著堅決的進攻,對人民日益廣泛地展開著共産主義教育。發揚與培養蘇維埃愛國主義,培養對於蘇維埃制度優越於資本主義制度的認識,鞏固勞動者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鞏固他們對祖國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有才幹卓越的人民,以及蘇聯以共産主義時代的旗手姿態來執行歷史任務而感到的驕傲——這就是思想戰線上的一切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務。在布爾什維克黨所進行的教育工作上,光榮而負責的任務,要由高等學校中馬克思-列寧主義與哲學的教學指導組來負擔。馬克思-列寧主義,是領導  相似文献   

7.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是我國人民政治生活中又一個重大事件。這次會議向全國人民提出了三項中心工作,作為今後一個時期中共同奮鬥的目標,並規定了全國各項工作的方針。三項中心工作是:繼續加强抗美援朝運動;提倡和推動愛國增產節約運動;廣泛開展思想改造運動,有系統地組織對於馬克思列寧主義与中國革命實  相似文献   

8.
一 這一次對俞平伯在‘紅樓夢研究’及其他著作中所表現的胡適派唯心論的批判,是一九五一年對電影‘武訓傅’的批判的繼續和發展。說它是繼續,因為這兩次批判都是反對资產階級思想的鬥爭。說它是發展,因為這一次批判是在上一次批判的基礎上開展起来的對資產階級思想的更廣泛和深入的嚴重鬥爭。胡適曾經作為资產階級右翼參加過五四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鬥爭。但是,他所標榜的實驗主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死敵,他所標榜的改良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社會革命論的死敵。胡適的哲學理論、政治理論是和馬克思列寧主義不可調和的。  相似文献   

9.
要談對科學工作的意見,最好從一些衆所週知的真理談起,用斯大林的話來說,經常地重複和耐心地解釋真理,這是對青年幹部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的良好方法之一。 資產階級科學,即使在其發展的黄金時代也具有階級局限性。與資產階級科學相反,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反映,是與消滅一切剝削現象有切身關係的無產階級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是歷史上破天荒地為勞動人民羣衆服務的科學。列寧寫道:‘馬克思主義與一切其他社會主義理論不同,它巧妙地結合着兩種特點,一方面它對於分析客觀情勢與客觀進化行程具有完全科學的清醒見解;另一方面它對於羣衆的革命毅力、革命創造力和革命首創性底意義又予以最堅决的承認。’(‘列寧文集’,第二册,人民出版社版,第二○○頁) 馬克思主義在工人運動中的勝利標誌着關於社會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第一次擺脫了資產階級的束縛,堅定地、永遠地爲歷史創造者真正客觀地認識和利用歷史發展規律服務。科學由資產階級用來壓迫和剝削別人的工具變成了解放和進步的工具。只有當勞動人民羣衆掌握先輩所創造的科學遺產和文化遺產的時候,才能趕上和超過資產階級科學——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重要原理之一。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之後,我們的黨和列寧立刻把這個任務作爲首要任務提了出來。直到現在,這個任務仍是日程上的問題。當社會主義在與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競賽中在科學、技術和勞動生產率等的發展水平方面都超過資本主義國家的時候,社會主義就能徹底地戰勝資本主義。掌握资產階級科學與技術在過去和現在所創造的一切積極的東西,向反動  相似文献   

10.
河北冀縣師範學校一位七十高齡的語文教師馬紫笙先生,被選爲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了,這不僅是他自己的光榮,而且是我們新中國全體人民教師的光榮。正如馬紫笙先生自己所說的那樣:「一個普通的教師居然能得到全省三千六百萬人民的信任,這是教育工作者的崇高榮譽。」 馬紫笙先生是河北南宮人。當他在滿清直隸高等學堂畢業的時候,正是人民反對封建統治、反對帝國主義壓迫鬥爭很激烈的時候,由於他討厭阿諛逢迎的生活。寧肯拒統滿清的委派(候補知事)而去做教學工作。「五四」以後,他初步受到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的影響,時常寫一些鼓動革命的文章。「七七」事變後,他在冀南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工作。在這以前,許多地  相似文献   

11.
從黨中央號召展開對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的批判以來,在全国範圍內已經掀起了一個規模很大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运動。這個運動在廣大知識份子和幹部中間已經發生了相當深刻的影響,引起了大家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特別是它的哲学基礎——辯证唯物主義与歷史唯物主義的兴趣,提高了大家對資產階级唯心主義思想的嗅覺和鑑別能力。毫無疑問,這個運動必將继续  相似文献   

12.
斯大林逝世已經一週年了。中國人民和全世界進步人類一樣,對這位偉大的世界革命的領袖、中国人民最敬愛的導師和朋友倍增崇敬和悼念。俄國的工人和農民,在列寧和斯大林及其所缔造的蘇聯共產黨的领导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光輝勝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的國家。列寧逝世後,以斯大林為首的蘇聯共產黨,領導蘇聯人民,戰勝了一切困難,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成了光輝燦爛的社會主義社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又取得了戰勝德意日法西斯的偉大勝利。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不  相似文献   

13.
黨中央委員會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四日頒佈的‘关於“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出版後怎樣進行黨的宣傳’的决議,詳盡地指出了理論材料和事實材料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教学中所應佔的地位。决議上說:‘“簡明教程”……是以發揮馬克思列寧主義底基本思想為基礎來叙述黨史,其目的是首先就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底思想來教育黨的幹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不朽思想,揭示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及在革命實踐中自覺應用這些規律的條件。以這種思想來武裝學生,使他們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以這種思想為指南——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教学最重要的任務。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自五四运动开始,經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這是中国现代史头三個历史時期。现在就个人对这三个历史時期應該講授的重點的一些體會,提述出來,以供參考。一中国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第一個历史時期是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時期(一九一九年五月至一九二三年十二月)。這個历史時期的中心内容主要是:中国革命自五四運動起已開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为新民主主義革命;一九二一年在中国建立了一個马克思列寧主义的工人階級的政黨——中国共產党,這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發生了根本的变化;自此中国革命運動即在中国共產黨领導、推動和組織之下迅速地向前发展起來。因此,講授这个历史時期的重点問題,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五四運动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开始的問題;其二是中国共產党成立的偉大历史意義的問題。  相似文献   

15.
世界勞動人民的偉大領袖,中國人民的最敬愛的朋友和導師史達林同志逝世了。史達林同志是人類解放的偉大旗幟。他和偉大的列寧在一起領導了開闢人類歷史新紀元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給全世界的被壓迫階級和被壓迫人民照耀了勝利的道路。史達林同志對中國革命事業,三十多年以來,予以無限的關懷指導和支持。中囯共產黨是在史達林的時代成長起來的,是以光輝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的理論武裝起來的。毛澤東同志正是接受馬克思——列寧的遺敎和史達林同志的指導並加以發展,才能領導中國革命獲得了歷史性的勝利。 現在,正當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開始的時候,我們最敬愛的朋友和導師史達林同志和我們永別了。全國敎育工作者和全國人民一樣,每個人的心裏,,都感到無限悲痛。毛主席在「最偉大的友誼」一文中昭示我們:「我們的任務  相似文献   

16.
講授與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目的不外兩個方面,即改造主觀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這就是說:一方面,必須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習中改造自己的思想方法與階級意識,建立和鞏固無產階級的人生觀、世界觀,增强無產階級的黨性,從而使自己對於無產階級革命事業能有更多更好的貢獻;另一方面,則必須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出發,以階級鬥爭規律、社會發展規律的知識來武裝頭腦,進行實際革命鬥爭,正確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完成社會主義以至共產主義建設的任務。把這兩個方面歸結起來,也就是要我們不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當做教條,而看做是行動的指南。但遺憾的是,在我們的教學中,還有着某  相似文献   

17.
五四運動,在開始時,参加的是知識份子。‘六三’以後,全國許多城市的工人和各階層人民都参加了,它成爲中國人民的革命運動。十分顯明,工人的覺醒和積極開展政治鬥爭使這個運動的浪濤非常壮闊,從而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一九一九年,軍閥政府在帝國主義壓迫下,凖備接受‘巴黎和會’的分贜計劃,出賣祖國的領土和主權。但中國人民是堅決不答應的。由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8.
一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我國開始了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国家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實現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把我國建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经济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分配法則的科学。我國現正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因此在政治經濟學的教學內容上,必須結合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一九三六年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開於講授政治經濟学的幾個問題的决議中,即會强調指出政治經濟學是歷史的科學,應當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密切結合起來去研究。當前在政治經濟学的教學中,如果不從理論上阐明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不從理論上阐明黨的總路綫是我國過渡時期社會經濟發展法則的反映,不引導同学為貫徹總路綫而奮鬥,那就不能把政治經濟學運用來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就會犯教條主義的錯誤。教学中結合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從政治經濟学這門科學來說,也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問題。我國正在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社會,必須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关於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特别是列寧、斯大林关於從资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經濟學說,來分析我國過渡時期中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我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十月革命後蘇聯由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所循的方向及其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馬克思列寧主義关於從资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理論,對我們也是適用的。但由於中國社會經濟的特殊歷史條件,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所走的具體道路和步驟,將不會和蘇聯完全一样。所以,祇有正確地認識了中華人民共和国過渡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况及其規律性,才能勇氣百倍地去為實現黨在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二三年京漢鐵路工人的‘二七’罷工門爭,是中國工人階級在自己的政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反抗帝國主義和它的走狗封建軍閥的一次偉鬥爭轉變到爭取人權、自由的政治鬥爭。在這次罷工鬥爭中,中國工人階級顯示了自己的政治覺悟、組織性、紀律性,顯示了工人階級英勇頑强的革命戰鬥精神;同時,也顯示了工人階級的政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與組織的强大力量,在全國人民中的威信更大大提高了一步;這次罷工鬥爭,也曾使封建軍閥和帝國主義者感到震驚;所以,它不僅是中國工人運動史上重要而光輝的一頁,共産國際也特爲這次的罷工鬥爭發表宣言,指出中國工人階級的行動已經走上了世界的政治鬥爭舞台。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七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的紀念日。在这三十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義革命,艱苦鬥爭,打垮了国内外的敌人,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国人民由痛苦的枷鎖中解放出来,進而步入光明幸福的境地。也在这三十年的革命中,由於中國共產党的领导,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才舆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互相結合超来,創造了完全適合我国国情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國革命一切工作的指針,更作為全亞洲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的主要指導。所以這三十年中國共產黨發展的历史,就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历史,也就是中国人民翻身的历史。這段历史过程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最光辉燦爛的一頁,我們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