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对认知隐喻的概念及其前人对它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然后从建立隐喻概念,培养隐喻思维能力,构筑隐喻文化底蕴以及激发学生创造隐喻四个方面探索认知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目的在于鼓励学生注意搜集积累生活中的隐喻例子,并不自觉地运用隐喻来表达自己思想。  相似文献   

2.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隐喻能力对于语言能力的掌握、交际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隐喻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事物的新视角,隐喻理论为英语教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语言的隐喻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隐喻思维的同时,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区别英汉隐喻意义的文化内涵的异同,以利于对英汉两种文化的掌握,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沟通的障碍。利用隐喻来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故而也是英语教学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隐喻的认知特性为我们把隐喻运用于词汇教学中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利用隐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也可降低多义词的识记难度.因此,把隐喻运用到词汇教学中是破解词汇教学难题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的现状,本研究尝试性地运用隐喻思维辅助高职英语教学。研究表明,在英语教学中,隐喻思维有助于启发学生理解英语介词搭配的灵活性和表意的丰富性并举一反三;丰富自身目标语的表达资源;感受英语小词、常用词的意义,从而缓解学生的畏难和厌学情绪,减轻其学习负担,激活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5.
隐喻不4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有力工具.从认知的角度阐释了概念隐喻的意义,并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中英文广告中的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进行了研究.认为概念隐喻在广告语篇中起着重要作用,验证了概念隐喻理论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其中空间隐喻运用最为广泛。本研究基于汉语和英语语料库,以汉语中的"上/下"空间方位词为例,对比英语中对应的空间概念,考察汉英两种语言在时间、范围、状态、数量和社会地位这五个目标概念域中的异同,以期揭示空间隐喻背后的认知模式。结果表明汉英两种语言在空间隐喻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7.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和文化反映.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另外词汇习得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大学生目前词汇习得普遍采用的是费时效低的死记硬背的方法.在研究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借助概念隐喻帮助大学生进行词汇习得,培...  相似文献   

8.
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抽象概念的加工离不开隐喻,即抽象概念是以具体概念为基础发展形成的.权力作为一种抽象概念,其隐喻表征的研究主要涉及垂直空间隐喻、大小隐喻和颜色隐喻.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究权力概念的隐喻表征形式,并对具有单向作用和相互作用的隐喻映射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隐喻意识是语言学习者对隐喻形式及功能增强的察觉程度和敏感程度。本文借鉴Boers的教学模式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培养隐喻意识的具体途径,目的就是要使无意识的隐喻习得变成一种有意识的学习活动,以期对英语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人们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确立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方式.基于这一理论,针对英语词汇的教学现状,阐述了如何将这一理论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以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隐喻能力,从而提升词汇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文化反应和思维方式。隐喻打破抽象思维和语言的束缚,恢复被抽象思维排除在话之外的丰富联想关系,为文学语言提供超出其本身含义以外的思想感情,从而揭示出文学艺术的内在意味和深层意蕴。本文立足于弗莱的五相位说,结合中西方文学作品片段,探究文学隐喻的模式,有利于有力地把握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特征和提升读者的文学作品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如中国古典诗词、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和象征主义文学作品等。  相似文献   

12.
口语特征、主观性和缺乏语法隐喻形式的衔接方式是学生英语论文中的主要问题,通过示例论证语法隐喻形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优选手段。英语教学中语言形式的学习要和语篇环境相结合,应根据语境诸因素做出合适的语言选择。  相似文献   

13.
以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对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希拉里的两篇演讲进行概念隐喻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希拉里在演讲中交替运用了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三种形式。希拉里更经常使用战争隐喻、旅程隐喻、建筑隐喻这三种结构隐喻;方位隐喻中希拉里继续沿袭"多是向上""高地位是向上""好是向上,坏是向下"等概念隐喻形式。概念隐喻运用到演讲中加深了听众对内容的理解,便于希拉里向美国民众传递其政策措施主张,提高民众对其的信任度,有效作用于其竞选总统。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学中的多媒体素材包含了文字、图像和声音。隐喻不仅仅存在于文字中,还存在于图像和声音中,这就构成了多模态隐喻。本文对英语教学中常用的《阿甘正传》的一个片段进行多模态隐喻分析,丰富了多媒体教学的手段,使多媒体更好地服务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15.
隐喻能力在日常生活和书面表达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在英语教学中这一能力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强调隐喻能力在阅读中的重要地位和解释中国学习者培养隐喻能力的困难进而提出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隐喻能力的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16.
功能语言学认为,人际语法隐喻是表达人际意义的一种手段.总统电台演讲中存在丰富的人际语法隐喻,解读这些人际语法隐喻有助于加深英语学习者对电台演讲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总统的观点和态度.以奥巴马的30篇电台演讲为语料,分析总统电台演讲中人际语法隐喻的言语功能,说明人际语法隐喻对实现总统政治目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隐喻认知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进行隐喻教学时,教师应特别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异的隐喻,多培养学生尽量学会挖掘语言上下层的思维模式,从而透过现象发现隐喻本质,加强词汇深度学习.本文以隐喻认知理论为例,简述英语词汇教学中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流行语的高速更新与广泛运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隐喻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在流行语的形成与表达中也体现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试用存在链隐喻理解分析指代"人"的流行语的表达、构成及效果,发现存在链隐喻在代"人"流行语中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从低等级始源域向高等级目标域的隐喻和从高等级始源域向低等级目标域的隐喻,并探析出其隐喻的构成模式主要为新词中的"修饰语+主体"与旧词中的语义泛化;其表达效果则在于隐喻赋予了流行语更形象的表达与更广泛的语用功能,使其能在更大范围内普遍流传开来。  相似文献   

19.
隐喻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是将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三种隐喻一起研究在国内尚属少数。笔者在大量的观察的基础上认为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是一个连续体,而且是认知隐喻决定修辞隐喻和语法隐喻,另外,这三种隐喻可以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加以贯穿。  相似文献   

20.
在语法隐喻中名词化隐喻是最受人青睐的一种手段.它的做法是将动词和形容词转换为名词形式,使其同时具有名词和动词或名词和形容词这样特殊的双重语义的特征.名词化隐喻结构在语篇构建过程中的重大作用是高度概括信息、浓缩信息,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名词化隐喻结构,使其英语语篇既简洁、正式、精确、客观,从而提高他们的语篇构建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