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拉萨市各大农贸市场的8大类蔬菜47个样品中重金属铅(Pb)、镉(Cd)、砷(As)、汞(Hg)的含量进行测定,以了解拉萨市市售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方法从拉萨市6个农贸市场随机采样。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铅、镉含量。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砷;全自动测汞仪法测定样品中的汞。结果砷、汞是拉萨市市售蔬菜中是普遍存在的重金属元素,在检测的蔬菜样品中砷和汞的检出率分别为97.9%和100%,铅和镉的检出率分别为29.8%和25.5%,四种重金属中砷、镉无超标,汞、铅的超标率仅为2.13%和7.14%。在8大类蔬菜样品中,茎类蔬菜中四种重金属检出率最高。结论拉萨市各大农贸市场供应的蔬菜中只有个别蔬菜受到铅和汞的轻微污染,总体污染水平不高,在拉萨市市售47份蔬菜样品中四种重金属合格率高达97.9%以上,符合国家标准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根利用DEA模型对2018年西藏七地(市)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规模效率非DEA有效是导致西藏农业生产效率非DEA有效的主要因素。拉萨市、林芝市、那曲市、阿里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为1,达到DEA有效;日喀则市、昌都市农业生产效率非DEA有效的关键在于规模效率非DEA有效;山南市农业生产效率非DEA有效的关键在于纯技术效率非DEA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拉萨市部分乡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拉萨市六县两区中的林周县、墨竹工卡县、达孜县、城关区及堆龙德庆区等五个区域的十个村庄采集36份水样,据国家有关标准方法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在36份生活饮用水水样微生物指标检测中,菌落总数合格率为63.9%,总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00%,耐热大肠菌群检出率为88.9%,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86.1%。结论拉萨市部分乡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加强乡村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安全教育及监管以保障居民的卫生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拉萨市居民血糖、血脂状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570名居民的血糖、血脂进行检测,分析其血糖、血脂水平的年龄及性别分布,血糖、血脂水平随年龄变化趋势,以及糖尿病、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受损和血脂异常状况。结果调查对象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水平分别为(6.1±3.8)mmol·L和(15.6±14.5)mmol·L,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4.1±1.0)mmol·L、(2.4±0.8)mmo l·L、(1.2±0.3)mmol·L和(1.0士0.5)mmol·L。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1.9%、65.8%、64.4%,但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拉萨市城关区的血糖、血脂异常情况不容乐观,要加强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及均衡饮食,做到关口前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拉萨市食用植物油及油炸食品中氯丙醇酯的污染水平,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在拉萨市的超市、农贸市场、小吃店随机抽取了共40份油炸食品及食用植物油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样品中的氯丙醇酯进行测定。结果所检样品中2-MCPD酯及3-MCPD酯的检出率为85%,检测结果范围在0.027-3.24 mg/kg之间。结论拉萨市所抽检的样品中普遍存在2-MCPD酯及3-MCPD酯的污染,其对健康的风险需要继续关注,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西藏自治区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西藏小学教师管理、教师教育等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西藏自治区256名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与内地167名小学教师进行比较。结果西藏小学教师SCL-90总均分为正常得分,强迫因子显示症状得分。其心理问题检出率(总均分≥2)为35.0%,其中轻度心理问题为33.3%,中度心理问题为1.7%,未检出重度心理问题。西藏小学教师SCL-90量表9项得分及总均分均高于常模(p=0.000),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p0.001)、抑郁(p0.05)、总均分(p0.01)均高于内地小学教师,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西藏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性别、校别和民族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年龄、城乡差异。结论西藏小学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西藏小学女教师、重点小学教师、汉族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7.
饮用水安全问题事关公众健康和社会发展。开展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工作意义重大。本研究建立了嘉陵江重庆主城区段水源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根据近3年水质监测数据对2个水源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2~2014年间两地总风险值分别属于低~中风险和中风险等级,分别在4.35×10~(-5)~4.47×10~(-5)a~(-1)和6.03×10~(-5)~6.11×10~(-5)a~(-1)间波动;致癌化学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远高于非致癌化学物;制订相关环境策略时应对致癌化学物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拉萨市区EV71疫苗接种情况及接种后的AEFI监测现状,评价EV71疫苗的安全性,为拉萨市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两级妇保院")接种EV71疫苗的接种剂次以及AEFI监测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结果两级妇保院接种EV71疫苗共计26959剂次,自治区妇保院接种剂次较拉萨市少25.46%(3933/15446)。2018年的接种剂次最多,为15511,接种高峰在2018年5-7月。共监测到5例AEFI,均为一般反应,发病率为18.55/10万剂(5/26959)。其中4例发生在自治区妇保院,发病率为34.74/10万剂(4/11513)。1例发生在拉萨市妇保院,发病率为6.47/10万剂(1/15446)。5例AEFI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在1岁半-3岁,均为藏族常住人口。结论两级妇幼保健院尚未监测到EV71疫苗异常反应病例及严重AEFI和群体性病例,EV71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自治区将持续监测疫苗使用情况并积极应对AEFI。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肝病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100例初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分为试验组;40例我院体检科健康志愿者,分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4ml,离心取血清进行抗核抗体(ANA)检测。结果试验组ANA检测阳性总人次为64人,总检出率64%。其中SS ANA检出6人次,检出率60%;PBC ANA检出12人次,检出率100%;RA ANA检出12人次,检出率30%;SLE ANA检出34人次,检出率89.47。结论 ANA的检出率在自身免疫病的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但为非特异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拉萨市那曲第三高级中学高一新生的结核菌素(PPD)结果统计分析,为西藏自治区地方高级中学开展结核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拉萨那曲第三高级中学2019届高一新生共计847名,使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进行注射并对结果进行判读分析。结果 847名高一新生,总阳性率为17.7%,强阳性率为4.7%.男性阳性率为22.3%,女性阳性率为13.3%.男性结核菌素实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x2=11.973,p=0.001)。共诊断肺结核23例,发病率为2715.46/10万。结论西藏地方中学结核病发病率远高于西藏整体平均水平,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区域中行PPD实验,可有效提高结核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系统总结了勘查区玢(斑)岩的岩石特征,并分析探讨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岩石化学特征表明,该区玢(斑)岩SiO_2含量为59.06%~68.62%,全碱(ALK)值为6.32%~7.35%,显示出富钾富钠的特点,铝饱和指数(A/CNK)为1.20~1.59,表现为过铝质;岩石中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Nb、Ta、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高Sr值(340×10~(-6)~868×10~(-6)),低Y值(17.47×10~(-6)~22.18×10~(-6))和Yb值(1.57×10~(-6)~1.83×10~(-6))指示岩石类型为俯冲造山带钙碱性I型花岗岩系列;稀土总量(189.91×10~(-6)~252.51×10~(-6))较高,明显富集轻稀土,且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_N=14.82~22.3),δEu值(0.79~0.87)表现出弱负异常。与区域格咱弧中酸性含矿岩体对比可知,它们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相似性,该区可能具有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山南市近40a(1981-2018)6个有人自动气象观测站的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山南市春季、夏季最长连续无雨日数和年、季变化进行建模,得出其拟合关系,并分析山南市干旱时空演变特征。探讨了山南市近40年来干旱年际变化特征和季节变化特征,并对山南市干旱成灾原因进行了分析。近40年来山南市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增加率为4.5mm/10a;山南市近40年来各农区(泽当、浪卡子、隆子)春季最长连续无雨天数呈现增多趋势,夏季各农区(泽当、浪卡子、隆子)最长连续无雨日数呈现不明显的增加趋势;山南市春季干旱空间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干旱高频中心位于沿江一线大部地区。夏季干旱具有从西北向东南减少的特征,浪卡子大部、贡嘎至桑日一带为干旱出现的高频区;出现干旱的原因有三种1.降水偏少2.绿色植被少3."拉尼娜"现象。  相似文献   

13.
郑伟琦 《资源科学》1992,14(2):8-14
“一江两河”中部流域指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两大支流——年楚河与拉萨河流域。它位于西藏自治区的腹部,东起山南地区桑日县,西止于日喀则地区拉孜县,北部与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相接,南部与藏南高原相邻,共包括拉萨市、日喀则地区和山南地区的18个县、市(区)。它是西藏自治区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和最主要的农区之一,在西藏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该流域将作为西藏的农业基地、商品粮基地、畜产品基地和科技推广基地得到优先发展和重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西藏地区1980-2012年逐日降水统计资料为基础,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西藏地区夏季的强降雨和冬季强降雪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分布特征,采用以10a为步长的直线滑动平均法来模拟各气象要素年际趋势变化情况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西藏的降水空间分布严重不均,主体上呈现出西低东高、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并且有几个强降水中心同时存在。(2)西藏高原夏半年强降雨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的分布特征,大值中心位于东南部的林芝市,在藏北高原的申扎至安多一带,存在一个强降雨频次的次中心。西藏高原的强降雪区域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分布特征以外,并且分为南北两个强降雪中心。一个位于日喀则市南部至山南市南部一线;另一个位于那曲地区东部、昌都市西部和林芝市北部交界处。(3)1980-2012年西藏年强降水次数呈现出震荡上升的趋势,上升的趋势达到0.28次/10a,其中强降雨次数上升的速度为0.03次/10a,强降雪次数上升的速度达到0.38次/10a。强降雪事件发生频次远远大于强降雨事件发生频次。  相似文献   

15.
利用林芝市39个自动气象站有资料以来观测的大风日数和大风次数数据,分析林芝市年平均大风日数空间分布、年际变化、林芝6个代表站的大风月际变化和大风次数日变化,结果表明林芝市年平均大风日数从林芝西南部向东北部逐渐递减,西南部米林县卧龙镇及朗县的年平均大风日数分别达到138天和135天;大风年际变化呈增多趋势,39个站里有25个站的大风最多日数均出现在2017-2018年;6个代表站的大风月际变化冬季风大、夏季风少;林芝大风次数日变化白天出现大风几率比夜间高,下午13时~晚上23时出现次数最多,占总次数的95.6%,凌晨00时~中午12时出现次数最少,仅占3.8%。  相似文献   

16.
余辉  何凤云  吴媛媛 《科技通报》2012,28(8):5-6,65
提出了一种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以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水中痕量铅离子的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铅的脉冲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9~8.0×10-7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0×10-11mol/L。平行测定1.0×10-6mol/L的Pb2+,其标准偏差为0.372%(n=4)。用此法测定了水样中铅的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8.6%~103.6%。  相似文献   

17.
对人体能够产生严重危害的重金属镉是国家有毒污染物卫生标准-稻米中的主要无机污染物限量指标。我国市售的稻米镉污染较严重,有研究调查,我国有些地方市场上稻米镉超标率高达10.3%。本研究在潍坊市采集了20份稻米样品,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稻米中镉的含量。结果显示样品中镉元素均未检出,可以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高校液相测定了复方罗红霉素片中罗红霉素和盐酸氨溴索的含量,固定相为:安捷伦Cl8(4.6 mm×250 mm,5um),以乙腈-0.05%磷酸二氢钠-0.05%十二烷基硫酸钠-三乙胺-磷酸(40:30:30:0.01: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盐酸氨溴索在5~500μ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罗红霉素在10~800μ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盐酸氨溴索和罗红霉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99.8%,RSD为0.61%(n=6)、0.62%(n=6);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罗红霉素片中盐酸氨溴索和罗红霉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测定食品中非食用色素丽春红2R含量中的应用。方法:将样品用乙醇-氨水进行提取,用乙腈-5mM乙酸铵加浓度为0.06%三乙胺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最后经HPLC进行分离、检测。结果:该方法于波长504nm条件下进行检测,检测范围为0.5~15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45~2.02%,加标平均回收率达96%。结论:HPLC应用于测定食品中非食用色素丽春红2R含量,检出浓度较低,RSD较小(5%以内),回收率较高,应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20.
调查研究钱塘江流域杭州段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的含量水平和组成特征。根据污水处理厂类型、纳污水质以及区域分布等选取杭州市10个典型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11月和2015年5月分两次采集各样点的进、出水水样,采用GC-MS定性、定量的方法检测SVOCs。结果表明,定量分析的24种SVOCs在所有样点出水中均未检出;定性检测结果则从4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各检出2种、3种,无共同特征污染物,从6个工业污水处理厂中进、出水中分别检出84种、18种,其中出水中有13种污染物未在进水中检出,检出情况与季节、进水水质有关;造纸尾水中的特征污染物主要是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邻苯二甲酸酯类。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污水含有较多的SVOCs,污水处理过程具有较好的消减能力,但仍排放一定种类污染物,其中一部分是新形成的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出水中含有的微量有机污染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