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西南地区部分高校运动弱势群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四川部分高校弱势群体学生体育锻炼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心理因素及生理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有体育教学因素、学校对弱势群体活动的重视程度以及体育师资现状。根据调查结果指出发展对策,认为选择促进弱势群体学生发展的体育课程、学校加强对弱势群体学生的重视程度、建立合理化的综合评价体系等,旨在提高该部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对当前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隐性体育行为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隐性体育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隐性体育行为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为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问卷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校学生身体形态状况进行调查、测试.结果显示我校学生超重、肥胖较严重,分析原因主要是由遗传、生活方式、锻炼时间少,锻炼场地不足等原因造成的,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加强健康教育;合理平衡膳食教育,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建议设置体育健康活动课,提高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为今后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体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体育教学与考试大纲和我学院的学生及体育教师的具体情况等诸多因素,近几年我学院体育课程进行了较大的教学改革。学校体育作为大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体育课程改革势必引起一些传统观念的碰撞;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笔者试从教育学角度,把体育教学放在“培养终身体育”的基础上加以探讨,旨在进一步明确我校体育改革的思路和观念,为我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弱势群体问题日渐突出,而且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必然存在,无疑给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老师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体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本文通过研究高职学生弱势群体的种类、存在的因素,以及目前体育保健课程研究和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结合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发展体系提出相对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帮助弱势群体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和教学的目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振超 《科教文汇》2011,(15):149-150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是人生教育阶段的重要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教学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分别从学生基本状况、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体育教学经费投入、体育场地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影响和制约中学体育课开展的主要因素,为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意志,以及为中学体育课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运动弱势群体学生现状为出发点,认识到这一群体问题的重要性,通过探讨该群体的形成因素,来提出相应策略,关怀运动弱势群体,以此缩进该群体与其他运动学生的距离,并激发该群体的运动兴趣,培养其终生体育的意识,使高校校园体育教育环境逐渐和谐。  相似文献   

8.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大量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状态不容乐观,多项指数呈下降趋势,河北农业大学2016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此,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成为我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学校提出并实施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改革。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践,对比改革前后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的变化,总结、分析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改革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影响邵阳市高校女生体育兴趣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女生自身对体育缺乏兴趣,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场地器材的设施服务对引导学生的运动实践和运动体验有重要意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改进高校学校体育工作、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建立运动情感的主要手段;教学中技巧运用、模式改革及教师的谈吐外表都会影响到高校女生参与体育的兴趣。社会因素也对高校女生参加体育锻炼有重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试图从理论上分析其原因,以帮助她们提高体育学习兴趣并在实际教学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林春桢  张学兵 《内江科技》2011,32(1):86-86,9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上海体院非体育类专业(体育人文、运动人体科学和经济管理150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情况为研究对象,对当前上海体育学院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持我校课外体育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张毅红 《科技风》2011,(8):152+157
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体育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为此,我校"快乐体育"实验课题组在让音乐进入体育课堂、让游戏融入体育课堂以及对巧喻法、模拟法、表现法、激励法、假想法、争胜法等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探究,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1,(7)
以思想品德教育融入中学体育课堂的育人观为研究背景,运用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学健美操教学中的运动技能培养与思想品德教育融合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教学组织方式的创新设计,实行模块化教学,坚持显性与隐形教育相结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激发课程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13.
陈华  骆冰 《中国科技纵横》2010,(21):104-104,5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围绕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入学动机、学习目标、专业认同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因素,建议明确培养目标,完善专业课程设置,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学校体育自身的特点及教育环境的影响方面,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与访谈发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开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然与可能,概括了培养体育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内容,提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与方法。努力构建了学校体育开展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5.
王存良  何智慧 《今日科苑》2007,(16):264-264
运用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活动损伤放生的项目特点、产生规律和主要因素进行探讨,旨在为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运动损伤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高东 《内江科技》2012,(1):80-81
通过调查法、统计法和分析法,针对当前公共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缺失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指出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学的价值定位、组织创新能力贫乏等因素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并对此提出了塑造新型体育观念,改变体育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附属地位,优化组织结构、功能和增强教师知识培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宋人杰  李丹 《今日科苑》2008,(6):253-254
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中弱势群体学生的参与动机、参与行为教师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学校体育教学对弱势群体学生重视关心不够;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不明确;参与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现状。建议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弱势群体学生的关注与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更好的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学校体育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认为,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缺陷,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改革完善的基本思路包括: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9.
非智力心理因素是促进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探讨了体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出树立现代体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寓趣于教,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提高求知欲;营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促进情感交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积极引导、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组织好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敢于竞争、善于竞争能力;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因材施教;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内江科技》2015,(5):105-10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2010级、2011级共60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育实习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南岳学院体育教育实习学生教学态度认真,动作示范水平较好,但教案编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责任心需进一步加强,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