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藏,藏医和藏历是紧密联系的。8世纪,藏医学家宇陀宁玛·元丹贡布的藏医学著作《四部医典》的问世,使藏医学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系统。由于藏医认为随着季节的变  相似文献   

2.
《四部医典》是集藏医药医疗实践和理论精华于一体的藏医药学术权威著作,是历代藏医药学家必修课程。《四部医典》的形成与公元8世纪的吐蕃文化有极大关系,因此文章围绕公元8世纪的吐蕃王朝,着手分析、探讨这一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军事、经济等领域,如何影响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从藏医杂疗方P.t.1057号藏医文献里筛选了一部分有关油脂涂擦剂的写本,通过注解和相关资料对写本进行了翻译。此外与《四部医典》和相关藏医药文献对比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日剧《白色巨塔》是一部反应日本医疗界现状的电视剧,剧中通过对日本浪速大学附属医院内部医生之间的争斗以及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的描写,反映了日本社会医疗界的黑暗面,看了这部经典的电视剧,让人联想起中国的医疗现状。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藏医药文化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医风医德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得医生了解并尊重病人的基本权利,爱惜病人的生命;同样病人也将医生当做是自身的父母,尊重并信任医生的职业道德和医术。藏医的医德医风教育对于保持和谐的医患关系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现代社会经济和医学高度发展,医患关系却日益紧张,因此,如何通过宣传和利用传统藏医的医风医德教育来改善医患矛盾和完善医院改革,是我们目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佳  边俊伊 《现代情报》2023,(11):37-46
[目的/意义]针对藏医古籍知识组织与开发不足的问题,利用混合深度学习方法构建面向藏医古籍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为藏医古籍知识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提供方法支持。[方法/过程]根据藏医古籍知识特点,构建ALBERT-BiLSTM-CRF模型。以《四部医典》为数据集,在人工标注与文本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命名实体识别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其他3种常见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ALBERT-BiLSTM-CRF模型对藏医古籍实体识别效果最好,F1-score达到96.28%,与其他方法相比提升约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文章依据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以及古代藏医名家所著文献建立了藏医养生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原理和实施方法,探讨研究了藏医养生学的定义、内容、意义、理论体系等,并对零散的藏医养生内容进行汇集。藏医养生不同于中医养生,其意义及内容广泛,藏医养生学的理论体系与核心内容有两个原理(情世间、器世间)和四个因素(时令、邪气、饮食、起居)的治未病及预防时令、邪气(突发因素)、饮食、起居四大因素,在一定的养生原则指导下实施个体、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的养生方法,从而达到无病-延年-正果-财富-安乐的藏医养生学的最终目的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类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全球化,政治趋向民主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科学知识和高科技全方位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当今医疗卫生行业中,中国和许多国家都面临复杂的医患矛盾和纠纷的困扰。两千多年的医学史中,中外医学大家不断在关注医患关系问题:中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不乏医患关系的论点:如"医患相得,其病乃治";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在《格言医论》中有:"医生之责,非一己可完成,无患者及他人合作,则一事无成。"上世纪出版的西方医学名著《克氏外科学》的扉页上写着:"先交朋友,再做手术。"韩启德院士最近说:"在如今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医疗已经  相似文献   

9.
祖辈呕心沥血,成就经典之作藏医四部医典,它不仅理论完善,临床疗效也非同寻常,历史验证了它的价值,见证着它的辉煌,如此源远流长的藏医学,对许多疾病有着独特的见解及治疗效果。现将藏医学对痔疮的认识作简要介绍,并对其作如下调查。  相似文献   

10.
疫病是古今中外各家医学都极为重视的一种恶性疾病,具有发病急骤、传染性强而难以控制等特点,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藏医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八世纪,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对瘟疫热病学说就有详细记载,内容包括病机及预防治疗等,藏医称疫病或传染性疾病为"年仍奈"藏医认为"年仍奈"的发生是由气候环境因素,人的心思,烦恼与戾气,等内在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藏医重视"邪气"对人体的危害,注意维护人身的"正气"强调辨证使用驱邪与扶正药物,使机体内部"三因"平衡从而达到治病。文章根据藏医学特点,以藏医学的理论及实践为基础,对疫病的认识、病理、特点、分类及治疗等方面做了较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论述藏医学对人体健康与寿命的理论基础的科学性,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有着现实作用,论证藏医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方法根据藏医药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所记载的藏医养生学基本理论和人体生理、病理知识,从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平衡关系出发,阐述了人体生命活动和外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特别是藏医学“五源物”对健康寿命的影响,提出了如何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健康养生知识,为人类保健、养生、防病治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结论藏医学对人体健康与寿命的认识具有独特性,可实施性和科学性,在研究人类生命过程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德吉 《西藏科技》2009,(9):21-22
《四部医典》总结了藏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具体临床实践,它由《根本部》、《论说部》、《秘诀部》、和《后续部》组成,其中包括生理解剖、病因病理、临床各科、诊断治疗、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方法、药学知识等,充分体现了藏医学的独特内容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正>对很多人来说,西藏和藏医药都充满了神秘。因为她太遥远,几乎使人可望而不可及;还因为她太陌生,以致在脑海里很难找到太多关于她的记忆。然而,正因为这样,西藏和藏药才富有魅力,使人渴望走入她的世界。藏药在医理和组方方面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藏族同胞游牧的特点,加上以牛羊肉、酥油等油腻难消化之物为主食,故使得藏区肝胆、肠胃疾病较为常见多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藏医才能在《四部医典》的理论基础上创制出流传千古的藏药名方验方。  相似文献   

14.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近些年来医患关系的恶化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是为未来医生具有良好的医德打基础的关键一步,因此医德的养成一定要从在校医学生抓起。  相似文献   

15.
张秋燕 《科教文汇》2007,(1):175-176
借用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Kampfum Anerkennung)的理论渊源,解释当今社会存在的社会冲突。即用“道德冲突”阐释当今的社会冲突如农民工问题、贫富差距拉大诱发的社会问题等等,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点自我之见。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7,(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医患矛盾冲突不断发生,医患关系紧张。目前我国医患矛盾其实是社会群体的经济状况,文化受教育程度,心理状态道德水平等方面衍生出来的矛盾,是现实社会问题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反映,不是某一个个体,或者某一方面所存在的缺陷,这些矛盾其实来源于政策制度、道德文化、法律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但目前看来引发医患矛盾最主要的原因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障碍直接激化矛盾而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患冲突的加剧,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强调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探讨了通过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缓和医患关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医疗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医生和患者间的关系是医疗活动的关键。良好的医患关系,能促进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患者完成就诊活动,医生完成治疗工作;而不和谐的医患关系则会导致不好的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本文运用聚类分析、交叉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医患纠纷主要发生在学历低、收入低且对医疗纠纷认知较少的人身上,同时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医患关系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让医生和患者都没有后顾之忧等结论。此外,基于医患关系的数据分析揭示了医生和患者存在的其他种种问题,并为构建和谐友好的医患关系提供了针对性建议和措施,对解决医患关系的相关问题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医患关系日益复杂、医患纠纷不断升级的今天,对医患关系的研究自然十分重要。然而传统的医患关系研究,在思辨和社会调查的方法之外,一直缺少医院田野(fieldinhospital)的维度。本文即为作者根据在重症监护室中的田野笔记(fieldnotes)整理后形成的。通过集中描述发生在重症监护室中的主要活动,勾画出医生和病人家属的临床形象和实在困境。本文不仅可以为医惠关系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文本,同时也为大众展示了一个重要的“生活”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