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科研化教学模式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学和科研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并探讨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科研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师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研究生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水平。高师院校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必须是既有过硬的专业学识和科研本领,又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高尚的人才;同时作为高校师资的重要来源,硕士研究生又必须是热爱教育事业,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合格人才。高师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阶段是一个特殊的阶段,研究生教育在性质、任务、培养方法、培养目标与高师本科生教育不同;与综合性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也有区别。掌握高师硕士研究生的特点,不仅对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学习,而且对教师的教学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西北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显示,西北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研究生教育规模偏小;研究生生活、教学设施、资讯信息、实验设备等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学习、生活压力较大,研究创新能力不足;研究生导师队伍教学能力、指导水平、科研创新能力等还需提高;研究生培养和管理需要不断完善创新,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模式与我国有很大不同.对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领域电力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要求进行分析,对电力系统研究生教学和科研融合典范的Robert W.Galvin电力创新中心进行介绍,对其研究生教育特点的总结,为我国电气工程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对五所高校教育硕士研究生调查的结果表明,教育硕士专业的教学从总体上看是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随着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元化、招生方式自主化和招生数量规模化,在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为此,培养院校应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改进教学.  相似文献   

6.
从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的生源水平、培养条件、教学情况和培养结果四个方面出发,以365名理工科应届硕士毕业生为样本,对影响研究生起薪水平的学术因素进行了相关与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硕士研究生起薪高低与其本科阶段学校层次和研究生高校教学管理质量成正相关;与导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有正相关关系,与导师的敬业程度相关性不显著;与发表专利数量成正相关,与发表论文数量和高校学术氛围相关性不显著;硕士研究生学位类型对起薪没有显著影响,但在不同起薪段,两种学位类型所占比例存在差异。提出了改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实效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是否具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素质,也关系到高等教育是否能够创新,是否能够实现培养目标等问题。文章利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某高校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及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着重调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学校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本专业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及导师指导等内容,分析目前学校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和有关问题,并对我国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东北某高校留学生教育学院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构建的基于抛锚式教学的“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课程的基本架构和实施方式.该课程以国际汉语课堂教学问题为载体,以提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及科研能力为旨归,通过创造真实的国外汉语课堂情境,提升了研究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科研素养及跨文化对话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育硕士研究生具有未来教师与学生双重角色,其人才培养质量是决定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效与教育变革发展的关键因素。智慧教育的发展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带来了诸多挑战,文章通过分析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地方高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了相应的培养路径,以期为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并对分层递阶理论进行了概述,接着论述了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然后对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后提出了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