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纪实影像以其独特的摄影方式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纪实影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媒介技术为纪实影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变了纪实影像的表现方式,成为纪实影像革新的重要工具.由常秀芹所著的《从摄影到电影——纪实影像的历程》一书立足纪实摄影与纪录片这两个纪实影像文本,追溯纪实影像的发展历程,概述纪实影像的基本内涵,探究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分析纪实影像在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群像表达与美学特征,探求纪实影像的美学特点,预测纪实影像的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
摄影从其诞生那天开始,就具备了纪实的特性,其技术特点就是通过对光学特点的运用,逼真地再现现实事物。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都是对客观世界进行真实记录的手段,因此彼此之间一直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有很多人认为新闻摄影属于纪实摄影的一部分,也有人认为纪实摄影属于新闻摄影的分支,关于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之间的关系争论始终存在。基于此,先对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定义做相关阐述,并且对二者之间的作用和价值予以分析,旨在展现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席湖 《新闻世界》2011,(7):214-215
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及城市漫游并非全然孤立的概念,也可以是一种街巷背后光影的融合。影像记录者本身对城市的记忆也参与建构影像,晚报纪实摄影与城市的默契早已潜藏在街角以及街角背后的人物声色。捕捉现实中的影像,并借助片段与画面情节表达自身的主观感受,这其间便可以加入情感与立场。  相似文献   

4.
多媒体时代到来的今天,传统报道摄影中影像语言的单一化已经受到新媒介生态和受众审美疲劳的双重夹击。专题摄影报道作为报道摄影中一种相对丰富和完整的报道样式,一直以来沿袭了传统纪实摄影的思维方法,以客观的立场还原新闻现场的真实,将主观情绪降到最低限度。然而这一独领风骚的影像观长期以来使专题摄影陷入了一元化影像风格的困境。本文旨在探索新纪实摄影的语境下,提出专题摄影视觉“向内”转向的原因,专题摄影主观表意的几种思维向度以及目前存在的困境.并为其多元化影像风格的形成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中期,随着纪实摄影的兴起,军事摄影领域也吹进了纪实之风。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纵观近年来反映部队官兵生活的纪实摄影作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记录了90年代军人精神世界的一些侧面,反映了军人追求的多样化,反映了军营与社会接轨的程度,反映了军营生活的丰富多样性,但其总的格调还不够高,缺乏生动活泼、昂扬向上的力量,缺乏90年代新一代军人的精神气质,缺乏时代的英雄主义气概,总之,缺乏军人的阳刚美!这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倾向,如不及时地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导致军事摄影走向庸俗的低谷。近几年来,军事摄影缺乏…  相似文献   

6.
牛光夏 《现代传播》2017,(11):98-101
禀持纪实理念和纪录片人的社会责任感,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纪实影像对社会转型期乡土中国的书写,真实记录了乡土中国亦喜亦忧的现实状况,生动而直观地反映了乡土中国的现实图景,记录了比人们刻板成见中更为丰富立体的农民形象,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的变迁留下了鲜活的影像注脚。从民族文化主题统摄下乡土人情初露端倪、平民意识和纪实主义大旗下展示多姿乡村、于时间积淀中呈现剧烈变迁成为纪实影像观照乡土中国的三个人文视角。  相似文献   

7.
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中,纪实手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当人们谈论纪实时,又常常把它与真实联系在一起。那么,纪实是否就是真实,两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一、纪实是达到真实的手段真实是电视专题片的本质属性,离开了真实,电视专题片就失去了意义。纪实是达到真实的一种手段,它能够较全面地、生动有序地反映真实;但是,真实的事物经过记录转变成为影像,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真实了。谁都知道在电视中反映从傍晚到黎明并不需要记录十几个小时的长夜。此外,这种记录既然是人为控制的,那么所记录影像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者说注入…  相似文献   

8.
试论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关系凌弘近几年,我国摄影界掀起了一股纪实摄影热,新闻摄影也随报刊的繁荣而繁荣。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摄影事业也将随之相适应,要使纪实摄影、新闻摄影更加兴旺,有必要对其相互关系作些研究和探讨。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趋同什么是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9.
周朝荣 《军事记者》2001,(10):37-38
传统观念认为,胶片摄影获得的影像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在人们的意识中,这种影像符合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原则。而数字影像就不同了,它可以由摄影人或电脑操作随意地增减删改,因而,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数字影像是很难保证其真实性的,也是最容易造假的。因此,有的报刊和新闻摄影比赛的组织就规定摄影作必须提交新闻照片的原始底片,以此来验证新闻照片的真假。如果从这一观点生发开去,获得数字影像的数码相机就不适合新闻摄影了。  相似文献   

10.
再论纪实不是真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再论纪实不是真实钟大年提起纪实与真实,不由使人想起那则著名的寓言故事--"皇帝的新衣"。当人们不愿意放弃对自己智慧的认同时,往往不惜把虚幻当作现实,执着地坚持下去;而当人们在嘲笑一种愚蠢时,却又不愿承认,只有那赤裸裸的身体才是最真实的现实。只有那位织...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时代到来的今天,传统报道摄影中影像语言的单一化已经受到新媒介生态和受众审美疲劳的双重夹击。专题摄影报道作为报道摄影中一种相对丰富和完整的报道样式,一直以来沿袭了传统纪实摄影的思维方法,以客观的立场还原新闻现场的真实,将主观情绪降到最低限度。然而这一独领风骚的影像观长期以来使专题摄影陷入了一元化影像风格的困境。本文旨在探索新纪实摄影的语境下,提出专题摄影视觉"向内"转向的原因,专题摄影主观表意的几种思维向度以及目前存在的困境,并为其多元化影像风格的形成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2.
黄莉莉 《新闻世界》2013,(8):302-303
随着社会的发展,摄影以真实的影像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纪实摄影便是其中之一,希望工程“形象代言”照片《我要上学》便是其中最好的例子。这张既普通又特别的照片,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曾引领着“希望工程”的推进,可见纪实摄影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流动的中国     
王福春 《报林求索》2012,(10):48-49
<正>从历史悠久的绿皮车到贴地飞行的动车,车厢里的"风景"随时光变换,看中国火车摄影第一人带我们走过30年。《火车上的中国人》《动车上的中国人》是中国火车摄影第一人王福春的作品。从铁路走出的纪实摄影家王福春,用三十多年的时光,不间断地聚焦火车上的中国人,对火车车厢中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了诚实生动的描写。在他的  相似文献   

14.
纪实摄影以反映当下真实的社会现实情况为其主要目的,所表现出的是反映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人类行为的生活方式,所以它往往会被赋予深刻的社会价值,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而新闻报道也同样是以客观真实为主,有着一定的准确性、真实性、简明性与及时性,二者皆有真实性特点,以"真实性"这一相同点为二者衔接点,把纪实摄影融入新闻报道之中,纪实摄影深刻的社会价值所带来的影响力无疑会使新闻报道如虎添翼。  相似文献   

15.
吴蔚喆 《青年记者》2016,(20):46-47
社会纪实摄影是具有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摄影者,秉承人道主义原则和人文关怀精神,深入人类社会生活、生存的实际,了解、尊重被摄对象,对真实情景的再现.社会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丑陋,目的都在于展现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唤起社会良知,记录特有文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对摄影的认识也逐步扩展开来:摄影已与绘画并驾齐驱,成为一种新型的图像建构方式;摄影将直观地、真实地反映正在发生的事件的真相;摄影应用日益广泛,它的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已经成为一种艺术样式;影像与文字一道成为社会传媒事业腾飞的两翼。因而,在当时,影像传播行为已经产生了独特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洁 《新闻世界》2014,(5):269-270
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对摄影的认识也逐步扩展开来:摄影已与绘画并驾齐驱,成为一种新型的图像建构方式;摄影将直观地、真实地反映正在发生的事件的真相;摄影应用日益广泛,它的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已经成为一种艺术样式;影像与文字一道成为社会传媒事业腾飞的两翼。因而,在当时,影像传播行为已经产生了独特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林籽舟 《今传媒》2012,(6):108-109
自法国达盖尔在1839年发明摄影术开始,摄影就在为人类的存在、发展而服务,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纪实摄影作为摄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地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将事实公正、真实地展现。纪实摄影作为社会的见证者,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就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在手机摄影与网络分享融合的时代,大众日常摄影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文化现象.大众摄影从仪式化转向日常化,从私人使用转向媒介化的公开分享与社交,改变了"什么是可以拍摄/展示的"的社会惯习.数字时代的大众日常摄影确立了一种普通、平庸的影像文化范式,以自我表征的方式参与媒体公共文化,这是对大众日常经验价值与意义的重新发现与确认.然而,当大众日常摄影与分享越来越无处不在,占据优先性、本体性位置,其就演变成一种干扰、侵占、殖民现实生活的权力和力量.大众日常摄影导致了"后台的前台化"及现实—影像关系的倒置,对现实生活带来隐私、监视、羞辱等潜在困扰与风险,促使人们对现实的世界与社交产生疏离、冷漠与厌倦感.  相似文献   

20.
电视纪实作品是那种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以对实地、当事方采访拍摄为基本手段,力求反映真实时间、真实空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兼有纪录、写实和纪实三种风格的电视作品。可以说,电视纪实作品这一类型包括了一切试图对这世界作“无限接近真实”描述的电视传播样式,它们不仅努力展示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还不断探索对精神世界进行反映和传播,所以理应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工具。一、纪实作品的生存现状电视纪实作品应该是“无台不在”、广受重视的。但事实却是大多数观众并不清楚纪实作品到底是何物,不清楚它与自己生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