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行的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目的一般定为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但在目前的新形势下,尤其是对于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学生而言,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应在此基础上,修订为“在提高阅读古书能力的基础上,加深对古代汉语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分析、研究及教学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修订教学大纲和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古代汉语阅读能力是古代汉语课最核心的能力,然而目前大学生古代汉语阅读水平偏低,考试大面积不及格现象时有发生,成为师生共同的痛点。究其原因,教学中“培养学生古书阅读能力”这个根本目标不明确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教学研究实验,结合OBE理念,构建古代汉语阅读能力指标体系,并围绕此目标体系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改革,可有效促进古代汉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并能改变以往课堂沉闷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程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3.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指出本课程以“培养训练运用古代汉语知识阅读古代文献,讲解中学文言作品的能力为目的”。其他院校的古汉语教学目的都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大纲是教学的法,大家都得遵守。 我在教学实践中感到此“目的”不够全面,有读没有写。这不适应教育“三个面向”的需要,似应修改。我认为《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似应修正为:“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和写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高师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课时锐减的新形势下,高师古代汉语教学要有效地完成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古书能力和培养学生胜任中学文言文教学工作能力这两个基本任务,就必须使教学积极适应教学环境的变化,利用教学环境提供的条件来拓展古代汉语教学"领域",主动优化教学环境,使教学与环境在良性互动中协调发展,实现古代汉语教学自身的优质和高效。  相似文献   

5.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开设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提高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狠下功夫,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向学生讲授古代汉语规律性的知识;向学生讲清古今汉语的差异;要求学生诵读记忆;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4,(A2):154-155
古代汉语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我国普遍开展高等教育多年,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选取与古代汉语教学有关的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古代汉语》课程中,要学习一些语法知识,是培养阅读古书能力所不可缺少的,也是作教师讲解文言义所必需的。虽然不学习语法知识,而大量地熟读文言文,也能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但所花费的时间要多,对文言文语言理解得正误、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汉语》课程中,要学习一定数量的文章——文言文,它是《古代汉语》课程中的一个主要内容。为什么呢?这要从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和方法步骤谈起。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一般是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为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以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又要培养讲解文言文的能力,为提高教学水平,发展教育事业服务。课程中选编的文  相似文献   

9.
论高师的古代汉语教学王文松古代汉语是高等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教学内容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古代汉语是一门工具课。工具课是相对于理论课、知识课而...  相似文献   

10.
古代汉语教学的翻译问题是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问题,探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翻译问题,旨在提高古代汉语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献的能力。古代汉语教学翻译历史短暂,目前还没有总结出比较系统的经验。古代汉语教学改革走到多媒体时代的今天,翻译的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做出回答,因为它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它有助于理解古代文献;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献的能力;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考核。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主要是教学内容(教材)的改革,应增加通论中关于翻译理论和实践训练。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是一门以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为目的的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的关键是词汇问题。正如已故的语言学界老前辈王力先生所说:“如果掌握了古代汉语词汇,就可以算是基本上掌握了古代汉语。”据统计,必须掌握的起码词汇量有一千多个。要把这部分常用词学到手,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一字一词地长期积累。为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文选部分的教学中,不避琐细、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授有关的词汇知识,以涓涓细流,来汇  相似文献   

12.
中学古代汉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古代典籍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并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古汉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语法等知识的讲解上,更要注重字词在文化、文学、历史上的解读,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3.
张婷婷 《教书育人》2022,(2):107-109
古代汉语课程是高校开设的一门带有工具性质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要完成这一培养目标,就要充分分析当前古汉语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如偏重课时量的增加,忽视课程质量的提升;偏重基础知识讲解,忽视古文诵读;忽视学情调查,盲目完成教学任务等.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对应教学改革措施,如转变学习...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教学观念更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课,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已走过了近50年的历程。这期间改革始终没有间断过。50—60年代,语言教学界的前辈们曾对古汉语课进行过一次较大的改革,明确指出了古汉语课不应该仅仅是教授一点点知识,而应该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  相似文献   

15.
中学古代汉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古代典籍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并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古汉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语法等知识的讲解上,更要注重字词在文化、文学、历史上的解读,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中小学华文教学具有强制性,政府投入大量精力,在大部分学生无较好的汉语口语的基础上培养其语言能力,并灌输优秀的传统华族文化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高其人文素养;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注重成语教学。其师资培养课程中有关古代汉语知识的教学,未设置"古代汉语"而专门设置了"文言语法"。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华文师资培养中的"文言语法"课程应注重古今语法对比以增强学生的现代汉语能力、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利用文言语法知识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并培养初步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编古代汉语》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有幸读到汤可敬先生主编、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古代汉语》(以下简称《新编》),获益匪浅。目前,《古代汉语》教材多以十计,有影响的也不下数种,大致可分为师范性与非师范性两类。非师范性教材着重强调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师范性教材除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外,还重视培养讲授文言文的能力。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以文选为主,有重点、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古汉语常识;后者以古汉语通论为主,有的附文选,有的不附文选,将讲授文选的任务委托给了古代文学教师。  相似文献   

18.
古代汉语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为了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古代汉语课程不仅要注重语言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讲授,也应注重实践教学的研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古代汉语课程应尝试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以激趣的方式结合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结合教育改革的一些新理念,从提高语言课教学质量,服务于素质教育的角度,论述高校古代汉语教学教法改革的四点尝试性做法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结合;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勤练结合;培养阅读能力与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结合.  相似文献   

20.
大学中文系开设的《古代汉语》是一门工具课,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仅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还应当有一定的感性知识。我们所讲的古代汉语实际是古代的书面语言,学习语言不能没有感性知识的积累,如果仅学理论,不读作品,则是背离了学习语言的规律,其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徒劳而无功。前人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