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京外罪囚五年审录制度源于洪武初年,定制于成化八年(1472年),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定制既源于成化以来日益严重的地方刑狱淹禁现象,又是明代会官审录制度深化推广的结果。为保证审录顺利进行,明朝不仅在时间、空间上有特殊要求,且本着专选优简与专职特考原则,在审录官员简选、职权等方面设有系统专门规定。相对于地方司法体系,其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较多弊端,这也最终导致了其在清初的废除。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明代的巡按御史制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形成过程,并对巡按御史的期限、交际、随行人员以及回避等方面的规定做了阐述,同时梳理了巡按御史在地方监察、照刷文卷、审录罪囚、检察非法用刑等方面的职能。  相似文献   

3.
录囚是封建统治者在司法实践中推行的一种刑事案件复审制度。唐王朝统治者沿袭前朝故事,把录囚作为一种仁政宽宥的措施大力推广。其方式包括天子录囚、太子录囚、宰相录囚、大理录囚等,录囚次数多少与政治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郭文安  李智珍 《图书馆杂志》2018,(3):114-117,11
天一阁藏明刻本《学政录》是嘉靖中期福建提学官朱衡颁布的学政条例。《学政录》不仅是海内孤本文献,也是目前所知明代最早单独成书的提学条例,对于研究明代学校和生员考试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了解风宪官巡历、放告制度在地方的运作情形亦有所裨益。该文献对岁考和提学官巡历、放告等有翔实记载,于他处鲜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周公恕<分类经进近思录集解>十四卷是"就叶采<集解>参错杂折之";从明代成化至万历年间,叶采<集解>的传播,主要靠周公恕分类改编本及其衍生的版本系统.明代后期周公恕类次本的代表,为万历年间吴勉学校阅的刻本<分类经进近思录集解>.周公恕类次本产生了割裂、僵化、歪曲程朱思想的后果,其实它并非叶采<近思录集解>版本传播的"正途".  相似文献   

6.
陈长文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8(6):120-126,61
国内外现存明代乡试录共333种,其中孤本291种(部),浙江宁波天一阁现存272种,其中孤本233种(部)。天一阁所藏种类占存世种类的81.68%,其孤本种类占存世种类的69.97%。另外,现存明代武举乡试录11种,其中天一阁藏8种,且皆为孤本。无论收藏的种类,还是孤本数量,天一阁在国内外都处于独尊地位,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7.
《南渡录》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家抄本现藏兴化市图书馆.编撰者为明代兴化史学家李清.考述了李清的生平、其著作《南渡录》在当时的境遇以及《南渡录》的各种版本.  相似文献   

8.
明代是一个以重典治吏为特征的朝代,明代的立法、司法和监察制度都体现了对预防官吏职务犯罪卓有成效的法律设置和制度设置。尽管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但是作为一种制度尝试,有很多值得探讨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耿学彤 《大观周刊》2012,(36):21-22
在中国古代的各项司法制度中,审转复核制度是其中的主干,其程序的之精密,内容之完善,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审转复核制度不断的完善、发展。构成了中国古代刑事诉讼法的主要主体内容。其有益部分值得今日之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漆艺史上的名作《髹饰录》诞生于明代嘉万至天启初期(1522-1625),该书总结了明代流行的各类漆艺知识,包括漆器制作的工具、材料以及规则,还介绍了各款漆艺类型。中国的漆艺历史源远流长,相关知识积累至明代终成此书。明代正是中国自汉唐以来另一个漆艺的黄金时期,明代的漆艺之发达从此书的丰富记录中可见一斑。通过对《髹饰录》的产生及其作者的社会背景的分析,可见其时的漆艺文化受到了发达的商品经济与知识密集传播的双重影响,并形成了早期专擅某项工艺的"名工"雏形。  相似文献   

11.
明代《进士登科录》中"皇帝制策"和"进士对策"这两部分保存了大量明代科举考试的原始文本,它们分别有一定的格式体例。明代时务策问往往是发策者感时事而发,士子对策也都有的放矢。问答皆重时务,很有针对性、现实性,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可补史之缺佚。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但是,无可否认,由于受首场八股文的影响,时务策格式的僵化及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明代成化后期的政治,有其鲜明的时代特点,一些如皇帝怠政、首辅揽权等不同于明代前期的政坛新风气都可以在成化后期找到源头,因此,考察成化后期的政治史,对我们研究明代后期的历史,有着诸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13.
《掾曹名臣录》是明代正德九年(1514)编成的一部传记集,有明刻本传世。掾曹,指官署中负辅佐之责的属官。本书专收明代出身于掾曹而最终成为名臣的人物的传记,传主计13人:刘敏、李友直、徐晞、杨时习、况锺、平思忠、胡鼎、王堂、曾仍、刘本道、王恺、单安仁、李质。虽然所录人物不多,但这是明人编撰的明人传记集,编者与传主距时不远,史料价值较高,故为史家所重。如1935年,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编《八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掾曹名臣录》即在采录之列。  相似文献   

14.
<献征录>是一部记载明朝人物最重要的传记史书.焦竑编纂此书既是社会现实驱动的结果,也与他不满明代只有<实录>,而无"正史"的局面有关.故此,明万历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他在参修国史期间,利用馆阁藏书,部分完成<献征录>的编纂;后又经过多年的修订,最终于四十四年完成全书.至清,<献征录>遭致禁毁,传本极少,现存传本皆据徐象(橒)曼山馆本印影.  相似文献   

15.
明人张朝瑞辑、许天叙等续辑的《南国贤书》,记载了明代南直隶(约为今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举人名籍、乡试考官、考题等情况。是书的明崇祯刻本较为常见,其所载史料主要辑自乡试录和地方志。由于现存明代应天府乡试录残缺、《乾隆江南通志.选举志》等地方志对举人情况记载不全等原因,故《南国贤书》相较而言是一部较为系统和全面地记载明代南直隶举人的科举题名文献,具有较高的科举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随着科举研究的兴盛,科举文献也越来越受重视,进士名录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类。现存进士名录中包括大量的具有档案性质的单科名录,如各科的进士登科录、会试录、同年录等a。其中同年序齿录记载进士资料一般比较详细,史料价值较高,但由于其作用主要是供联谊,故易代之后多不存。明代进士89科,各类同年录仅存30余种b,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之同年序齿录即不见传本,且此科进士之登科录、会试录亦皆未见传世。笔者在一部古籍的书衣夹层中发现了本科进士序齿录的部分残叶。本文通过对残叶进行缀合、剔重,将其内容全部整理录出,并略加考补,以期稍补此科进士材料缺失之憾c。本科进士344名,知名者有洪承畴、阮大铖、侯恂、黄尊素、瞿式耜、袁中道等d。此残叶当为万历刻本,内容分为目录和正文两部分。目录半叶12行,每行收录进士3人。正文半叶16行,半叶收录进士2人。目录、正文共残存约6500字。目录所收进士按地域排列,人名下小字双行注明别号及生年。目录尚存约半数,计169人。正文仅存38人(其中16人不见于残存目录),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姓名下依次为籍贯、生员类别、字、号、治经、行第、出生年月日、乡试、会试、廷试名次、观政衙门、初授官职、三代名讳及官职、母姓、祖父母及父母存亡情况、伯叔兄弟名及官职、妻姓、子侄名及官职。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书局编选的《明抄本奏议十种》,2013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奏议是古代的一种重要公文,是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该书收录的十种明代抄本奏议,包括密谕录七卷、阁谕录四卷、吏部考功司题稿不分卷、户部题稿一卷、审录疏略不分卷、鲁府招一卷、楚王案一卷、按辽疏稿六卷、薛恭敏公奏疏不分卷、薛恭敏公奏疏十四卷。该书收录的明代抄本奏议均为稀见文献,且多系首次公开出版,其中的密谕录七卷及阁谕录四  相似文献   

18.
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州文献总录》是收录中州古籍数量最多的一部工具书。其中有些条目内容失实,编排失序。本文仅就明代条目予以校正,旨在正其所误,补其遗阙。  相似文献   

19.
韩玉莹 《兰台世界》2022,(1):146-149
“就地正法”,即于犯罪之地执行死刑,作为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在维护晚清统治中起着重要作用。晚清以降,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官员或弃城而逃,或畏葸不前,政府军队节节败退。为改变这种乱象,清政府在官员中大力实行“就地正法”制度。然而该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对文官和武官、高级官员和低级官员审转程序和惩处力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政府适应社会需要进行的制度性调整,也是维护地方统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王猎登特奏名进士第的时间不是《宋代登科总录》录入的天圣八年(1030),而应该是庆历二年(1042)。这是《宋代登科总录》录入登科士人信息存在错误的一个例证。除此之外,《宋代登科总录》还存在为登科者编纂小传的信息含量略显不足的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地方志、族谱等史料利用得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