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国对中国污名化行径为研究涉华国际传播的新动向提供了研究资料。有关疫情与污名化的研究涉及传播学、政治学及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目的在于探讨美国围绕疫情对中国污名化行径的特征、成因与危害,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2020年2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创新研究会上,将"信息疫情"(infodemic)列入优先研究议题之中,指出了此次疫情中比疫情传播更快的虚假新闻的严重性。(1)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集中暴发时,不少国外主流媒体在没有任何科学证据的前提下,将新冠肺炎病毒直称为"武汉病毒""中国病毒",(2)暗示中国是病毒的发源  相似文献   

3.
《对外大传播》2020,(4):F0002-F0002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人们正在经历着百年以来最大的公共卫生危机。在此背景下,由中国外文局主办的"当代中国与世界——抗击疫情国际智库云论坛"于2020年3月30日在线上举办。本次论坛邀请到来自4个大洲6个国家的11位参会嘉宾共同"汇聚智慧,分享经验"。这是中国外文局首次通过网络视频会议形式组织召开的国际性论坛。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政府与民众为抗击疫情不懈努力,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就在中国政府向世界伸出援手之时,部分西方政客及媒体因本国疫情的恶化,不断向中国"甩锅",对中国防疫措施等进行无端指责,企图利用带有偏见的言论及报道污名化中国,中国国家形象遭受一定损害。因此,如何在全球遭遇疫情的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战疫中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反击污名化中国,是目前对外传播中遇到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引起世界关注,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成为我国抗疫的重要举措。除了中国居民,在华外籍人士也是重要发布对象。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防控工作日益重要,及时发布涉外疫情信息有助于外籍人士参与防控行动,信息滞后或缺失则易引发谣言甚至恐慌。  相似文献   

6.
以图书铭刻疫情之下的难忘记忆中图公司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期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问候和关怀,也听到了许多海外声援中国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精通中文、研究中国、热爱中国文化,与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们就是分布在世界各国的汉学家朋友。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在中国肆虐,海外汉学家感同身受。他们密切关注中国的疫情.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分别于2020年2月27日和3月14日相继推出动画微纪录片《战武汉》和《守护生命》,以动画的形式,记录了中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多个真实场景,用贴近海外受众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展示了中国疫情防控取得的积极成效和为防止疫情在  相似文献   

8.
中欧作为全面战略伙伴,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间积极沟通合作,为疫后重建阶段中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中国与欧盟领导人均高度重视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发展走向,释放战略合作潜力。2020年6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时指出,中方愿同欧方携手努力,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2020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从事件烈度上讲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的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不过在这次事件中,我们经受住了考验,新闻发布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如果说2003年的非典促进了新闻发布制度的大规模推进,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则标志着中国特色的新闻发布制度初步成型。总结这次新闻发布的得与失,评估新闻发布的未来发展,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率先抗击疫情,为世界各国赢得了两个月的时间。中国与世界多个国家携手抗疫,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但在西方少数发达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污名化中国现象沉渣泛起,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对于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的偏见,中国将如何应对?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报半年来在疫情报道中建构的中国形象,并针对其报道特点,探索未来中国外宣的话语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升疫情风险评估为"大流行",全球拉响最高级别警报。在中国抗击疫情的同时,一些西方媒体借机颠倒是非,攻击中国政治体制,大搞污名化报道。我国主流对外传播媒体积极应对国际负面舆情,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信息,有力驳斥了西方意识形态偏见,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2020年冬末春初,中国武汉,全球最大的新闻正在这里发生。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暴发式感染,从九省通衢的武汉,到中华腹地湖北省,乃至波及全中国。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俨然已成新兴崛起大国——中国的一场大考。中国政府调动全国资源和医护力量驰援湖北,有力地阻止了疫情的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13.
自2018年中美经济贸易摩擦以来,中国企业国际传播环境变得严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企业海外舆论生态更为复杂,在这一情形下建构企业海外新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后疫情时代,如何建构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采取何种传播策略实现传播破壁,不仅关涉到企业自身发展,还关涉到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本文分析了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形象传播困境,并针对全球化遵循共生逻辑,全球传播遵循共通议题提出:后疫情时代,企业可选择具有“共通议题”特性的体育赛事来实现传播破壁。而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就为新时期中国企业全球传播与建构国家形象提供了新契机与传播共振场域。  相似文献   

14.
2020年3月16日,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开通实名认证的推特个人账号,播发贴文传播马云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基金会为海外抗击疫情捐助物资的消息。这是中国首富开通的第一个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开通的时机恰逢中国基本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援助他国抗击迅速蔓延的疫情之际,在推特上取得现象级传播效果,成为中国企业家通过海外社交媒体塑造自身形象的重要一步,也为改善海外涉华舆论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很多行业前进的步伐,限制了各国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常规图书"走出去"的步伐。回顾人类历史,每一次危机都是"危"与"机"并存,这次疫情也不例外。疫情给全人类的生命、生产、生活带来了困扰和威胁,对新冠肺炎防治知识的需求也是全球性的。中国疫情暴发比较早,并且积累了阶段性防疫的经验,因此,这次疫情给我们图书"走出去"带来了机遇和选题资源。作为编辑,需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围绕防疫、抗疫开发适合图书"走出去"的选题,从而拉近中国出版界和国际出版界之间的距离。如何抓住这次契机,把图  相似文献   

16.
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拉丁美洲八个主要经济体的主流媒体对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跟踪研究和定量定性分析显示,拉美主流媒体对中国的高效防控和对外驰援积极肯定,但是信息渠道匮乏、自身利益受损和历史的惯性影响了其报道的客观性。中国在危机传播中应加强舆论引导,提升国际话语权,同时中拉应深化媒体合作和抗疫合作。  相似文献   

17.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这不仅引发了一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也引发了一次全球经济危机,给全球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带来了极大冲击。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除了在生产经营等硬实力层面上给企业发展带来多重挑战外,对企业海外形象建设等软实力层面也带来了较大影响。如何在危机中寻找契机,是我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开展中国企业海外形象建设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自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1月30日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以来,相关舆论持续发酵,给中国和国际社会的抗疫行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其背后所蕴藏的话语逻辑。就问题量级来说,此次疫情已经超过了2003年的"非典",中国媒体在疫情中所扮演的角色亦发生转变:不仅需要做好国内的报道,也要面向海外。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尝试回答以下问题:国外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在有关中国抗疫的报道和讨论中呈现出怎样的话语特征?其话语建构的逻辑是什么?对中国未来在突发性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对外传播工作有何启发?  相似文献   

19.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①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大考,也给了人们一些启示,本文以中国新闻社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主题的对外传播实践为例,总结中新社在此次疫情中的报道方式与传播效果,探讨如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20.
2020年初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受到各国媒体关注。虽然目前最早的确诊病例在中国,但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蔓延,其他国家现存确诊病例早已超过中国。国际媒体的报道重心也由中国转向世界。《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财经媒体之一,也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保守派媒体之一。自疫情萌发初始,该媒体就对中国疫情持续发表了多篇报道。其中一篇题为《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的评论文章,明显反映出西方意识形态影响下,美国媒体人的傲慢与偏见,引发了中国网民的愤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