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之中,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疫情全球风险级别上调至"非常高"。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导致媒体对其的关注和报道远远超过埃博拉病毒。西方媒体的报道中,恐惧和恐慌是主要特点之一。同时,西方媒体报道中对中国和华人群体的歧视与偏见,值得引起足够关注与警惕。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政府与民众为抗击疫情不懈努力,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就在中国政府向世界伸出援手之时,部分西方政客及媒体因本国疫情的恶化,不断向中国"甩锅",对中国防疫措施等进行无端指责,企图利用带有偏见的言论及报道污名化中国,中国国家形象遭受一定损害。因此,如何在全球遭遇疫情的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战疫中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反击污名化中国,是目前对外传播中遇到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正自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1月30日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以来,相关舆论持续发酵,给中国和国际社会的抗疫行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其背后所蕴藏的话语逻辑。就问题量级来说,此次疫情已经超过了2003年的"非典",中国媒体在疫情中所扮演的角色亦发生转变:不仅需要做好国内的报道,也要面向海外。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尝试回答以下问题:国外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在有关中国抗疫的报道和讨论中呈现出怎样的话语特征?其话语建构的逻辑是什么?对中国未来在突发性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对外传播工作有何启发?  相似文献   

4.
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拉丁美洲八个主要经济体的主流媒体对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跟踪研究和定量定性分析显示,拉美主流媒体对中国的高效防控和对外驰援积极肯定,但是信息渠道匮乏、自身利益受损和历史的惯性影响了其报道的客观性。中国在危机传播中应加强舆论引导,提升国际话语权,同时中拉应深化媒体合作和抗疫合作。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2020年2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创新研究会上,将"信息疫情"(infodemic)列入优先研究议题之中,指出了此次疫情中比疫情传播更快的虚假新闻的严重性。(1)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集中暴发时,不少国外主流媒体在没有任何科学证据的前提下,将新冠肺炎病毒直称为"武汉病毒""中国病毒",(2)暗示中国是病毒的发源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阿尔及利亚三家主流新闻媒体对中国抗疫持关切、肯定和支持态度,具有大量事实支撑的中国官方信源和话语在其涉华疫情报道中占据较大优势,对华质疑“病毒起源”和“隐瞒疫情”的少量负面报道也呈现迅速自我纠正的现象。相较之下,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话语未占优势。这些报道清晰诠释了中国一贯秉持“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勾勒出中国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外宣工作者在今后的外宣实践中应更加注重夯实对外宣传工作的基础,大力提升对外传播的软硬件实力,提高我国“媒体外交”的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①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大考,也给了人们一些启示,本文以中国新闻社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主题的对外传播实践为例,总结中新社在此次疫情中的报道方式与传播效果,探讨如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8.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升疫情风险评估为"大流行",全球拉响最高级别警报。在中国抗击疫情的同时,一些西方媒体借机颠倒是非,攻击中国政治体制,大搞污名化报道。我国主流对外传播媒体积极应对国际负面舆情,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信息,有力驳斥了西方意识形态偏见,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暴发,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了全球传播生态,并呈现出了一些新变化,这主要包括:全球疫情舆论场形成并在全球抗疫报道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西方媒体固有意识形态偏见破环了疫情信息的有效传播;传统主流新闻媒体价值回归,网络新媒体平台遭遇"信息疫情";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人工智能等加持下的疫情舆论场传播力增强;疫情下媒体商业化服务被削弱,公共服务型新闻复兴。面对疫情下全球传播生态的新变化,全球媒体应对需要强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10.
2020年初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受到各国媒体关注。虽然目前最早的确诊病例在中国,但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蔓延,其他国家现存确诊病例早已超过中国。国际媒体的报道重心也由中国转向世界。《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财经媒体之一,也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保守派媒体之一。自疫情萌发初始,该媒体就对中国疫情持续发表了多篇报道。其中一篇题为《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的评论文章,明显反映出西方意识形态影响下,美国媒体人的傲慢与偏见,引发了中国网民的愤慨.  相似文献   

11.
以图书铭刻疫情之下的难忘记忆中图公司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期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问候和关怀,也听到了许多海外声援中国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精通中文、研究中国、热爱中国文化,与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们就是分布在世界各国的汉学家朋友。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在中国肆虐,海外汉学家感同身受。他们密切关注中国的疫情.  相似文献   

12.
在这场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以其先发、先控的经历和经验,同时伴随着各种杂音、噪音,被前所未有地推向全世界,成为国际社会、国际舆论瞩目的焦点。随着疫情在世界各国快速蔓延,中国的抗疫经验与模式得到广泛重视,并为一些国家效仿。随着中国紧急援外行动的展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世界范围传播并获得认同。中国的国际关注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过去十年中,随着中国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逐步推进,各大媒体在不长的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硬件建设为依托,各媒体对外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都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3.
自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作为率先确认疫情并全力投入对抗疫情的国家,一直受到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关注。聚焦疫情对中国经济及中国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经济运行的影响,总结中国的战疫经验,以中国经验为标杆对标他国做法,分析得失,成为2020年1至6月该刊全球疫情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本期选取中外相关报道,探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下如何做好中国经济的对外报道。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西方政治意识形态就一直存在一股反华、仇华、丑华暗流,并随国际环境变化,以各种形态表现出来,诸如“黄祸”“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者”等,我们统称为污名化中国的话语行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美国为首的某些政客和不良媒体借机兴风作浪,“借当前疫情与我国屈辱近代史进行种族主义色彩的攻击,‘唱衰’中国经济”,①将中国置于国际舆论漩涡当中。  相似文献   

16.
意华媒为抗疫发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在这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是分布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工作者.在纷繁复杂的国际舆论场中,包括《欧华联合时报》在内的华媒人紧握手中的笔和镜头,发出响亮的声音,为中国加油,为世界加油!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2月14日,非洲发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截至6月28日,非洲累计确诊病例近36万例,且保持着增长势头。疫情给中非合作以及中国在非形象带来较大挑战。非洲媒体涉华报道是了解非洲国家对中国认知的重要窗口。中国学界关于非洲涉华舆情的研究目前规模较小,关注范围也主要集中于部分英文媒体。本文选择塞内加尔主流媒体进行观察,有四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全球性的公共危机。达赖集团和西方反华势力利用疫情关联炒作涉藏议题,试图抹黑中国的国家形象,国际舆论斗争形势更趋复杂。研究疫情期间境外涉藏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呈现的特点、中国外宣媒体涉藏报道的议题设置和舆论应对,分析国际涉藏舆论斗争的本质,有助于中国政府在公共危机背景下优化舆论引导策略、提升国际涉藏话语权。本文采取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对2020年1月20日至4月8日期间境内外网页、境内微博、微信,境外主流社交媒体网站推特和脸书上的涉藏疫情信息进行抓取,共收集到相关信息36540条。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以来,拉美地区受到了重大冲击,疫苗则成为解决疫情的重要方案之一。随着中国研发的疫苗陆续运抵拉美大陆,拉美各国主流媒体亦随之对此进行了报道。在此背景之下,了解拉美各国媒体中涉及中国疫苗的舆情显得尤为必要。拉美主流媒体对中国疫苗的正面报道集中在中国疫苗的安全有效、便于储存等方面。负面报道则体现在对中国"疫苗外交"和疫苗试验透明度的质疑上。研究表明,中国国家形象在拉美的构建与传播深受拉美国家历史文化、西方话语体系及中拉认知度与交流度的影响。藉此,从短期来看,应做好舆情变化的积极应对;从长期来看,应做到对拉美各国媒体信息认知与了解的全覆盖。多方形成合力是完善和优化新时期中国对拉传播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5月26日,中国外文局联合《俄罗斯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办,人民画报社、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共同承办的中国外文局系列国际云交流活动之"当代中国与世界——抗击疫情提振经济"中俄媒体智库云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主题为"共同应对新威胁,促进疫情后经济复苏,打造更加紧密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出席论坛并作主旨发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主持论坛。杜占元指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俄两国密切沟通、相互支持,开展了有效的协调合作,彰显了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