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冬末春初,中国武汉,全球最大的新闻正在这里发生。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暴发式感染,从九省通衢的武汉,到中华腹地湖北省,乃至波及全中国。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俨然已成新兴崛起大国——中国的一场大考。中国政府调动全国资源和医护力量驰援湖北,有力地阻止了疫情的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蒙受巨大损失,病毒的全球肆虐充分显示各国相互影响、命运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及时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议,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从共情修辞视角分析疫情以来习近平讲话文本发现,习近平主要通过四个方面进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话语实践:“我懂你”,即向他国民众表达深情关切;“你也懂我”,即让他国民众明晰中国主张;“我尽所能助你”,即给他国民众提供切实支持;“你我同舟共济”,即呼吁共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新闻图片作为记录疫情历史瞬间的载体和超越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的国际化传播方式,成为海内外受众了解抗击疫情的途径之一。医务人员、解放军、志愿者等逆行者奔赴疫情高发区的图片广泛传播,满足了国内外受众多元化的影像需求。面对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日报》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的图片采编工作,通过影像力量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国必胜的信心。笔者基于在武汉的采访经历,分析报道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探讨如何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对外摄影报道。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2020年2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创新研究会上,将"信息疫情"(infodemic)列入优先研究议题之中,指出了此次疫情中比疫情传播更快的虚假新闻的严重性。(1)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集中暴发时,不少国外主流媒体在没有任何科学证据的前提下,将新冠肺炎病毒直称为"武汉病毒""中国病毒",(2)暗示中国是病毒的发源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必将成为载入史册的一次全球性危机事件,也是人类社会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表征。虽然疫情在湖北武汉等地集中暴发后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一向以"灯塔"和"导师"自居的美国却因应对不力成为新的疫情"风暴眼",甚至有沦为"失败国家"之虞。在种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裹挟下,"甩锅""阴谋论"和"污名化"一度成为国际舆论场的主旋律,近年来在世界各国获得认可和推动的公共外交遭到了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发展的戏剧性和不确定性让零和思维支配了部分国家的外交政策选择,信任和包容成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治理的诸多领域都出现了失序的现象。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提出了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倡议。该倡议是中国政府为全球治理失序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构建“四个共同体”的路径分别是坚持生命至上理念、主动引领治理体系变革、坚持共同发展和传承求同存异。如何处理好与以联合国为代表的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关系,是构建“四个共同体”过程中的难点。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可以推动“四个共同体”倡议与现有全球治理体系更好地衔接,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  相似文献   

7.
自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作为率先确认疫情并全力投入对抗疫情的国家,一直受到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关注。聚焦疫情对中国经济及中国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经济运行的影响,总结中国的战疫经验,以中国经验为标杆对标他国做法,分析得失,成为2020年1至6月该刊全球疫情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西方政治意识形态就一直存在一股反华、仇华、丑华暗流,并随国际环境变化,以各种形态表现出来,诸如“黄祸”“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者”等,我们统称为污名化中国的话语行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美国为首的某些政客和不良媒体借机兴风作浪,“借当前疫情与我国屈辱近代史进行种族主义色彩的攻击,‘唱衰’中国经济”,①将中国置于国际舆论漩涡当中。  相似文献   

9.
正一、中美关系危机的病毒时代:何为舆论战?特朗普执政以来,中美关系一直处在悬念、不安甚至紧张对立的状态。如今,尚未走出贸易战泥沼又遭遇全球传播的新冠肺炎疫情恐慌,美国领导人使用"中国病毒""武汉病毒"概念,指控中国隐瞒疫情而鼓动调查、追责、索赔,上演冷战思维性质的反华闹剧;中国则谴责其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暴发,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了全球传播生态,并呈现出了一些新变化,这主要包括:全球疫情舆论场形成并在全球抗疫报道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西方媒体固有意识形态偏见破环了疫情信息的有效传播;传统主流新闻媒体价值回归,网络新媒体平台遭遇"信息疫情";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人工智能等加持下的疫情舆论场传播力增强;疫情下媒体商业化服务被削弱,公共服务型新闻复兴。面对疫情下全球传播生态的新变化,全球媒体应对需要强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11.
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的暴发,给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造成了新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和不可估量的损失,企业的财务风险剧增.新形势下,如何防范财务风险成为广大企业的当务之急,其中,加强内部审计管理,善用内部审计这只"啄木鸟",充分发挥其可以及时、深入、全面发现问题的优势,就成为广大企业防范化解财务风险的一道重要的屏障.文章以内...  相似文献   

12.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引起世界关注,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成为我国抗疫的重要举措。除了中国居民,在华外籍人士也是重要发布对象。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防控工作日益重要,及时发布涉外疫情信息有助于外籍人士参与防控行动,信息滞后或缺失则易引发谣言甚至恐慌。  相似文献   

13.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骤然暴发,短短数月便成为全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幸免。这场灾难,将世界拖入抗击疫情和国际舆论两个战场。而这场灾难的发生,正值中国进入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更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前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两个战场上均赢取最终胜利,既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我国国家形象塑造和展示外宣效果的一次重大检验。面对严峻复杂的中西方舆论攻防形势,我国舆论斗争和外宣工作难度明显加大。抗疫外宣已成为我国更有效参与全球抗疫事业的"第二条战线"。  相似文献   

14.
正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际舆论高度关注中国,中国多年来构建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被骤然聚焦。目前,国内疫情虽有好转,但是不排除有二次暴发的风险。在抓好疫情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的同时,也不能低估海外舆论以及国际上一批"反华仇华"势力的故意抹黑。若处理不好,可能面临国家形象受损的风险。对此,我们需要从软实力战略的高度,对国家政治、经济与文化形象的传播方式进行一些调整。  相似文献   

15.
进入2020年,一波诡异的新冠肺炎疫情汹汹而来。在这场疫情中经历的一些事,让我对国际传播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一今年1月23日,九省通衢武汉封城。几天之后,一个名为“封城日记”的系列视频在网上蹿红。后来得知,拍摄者是一位网名“蜘蛛”的37岁自由影视工作者。我看了他7集视频封城日记,感觉内容超过了我当时看到的所有官媒报道。官媒报道充满了对白衣战士英勇逆行的赞颂,对全国驰援武汉的激昂,对武汉生活供应保障的承诺,当然不错。可是仍感缺憾。那就是,缺少“蜘蛛”视频所展示的封城中武汉市民们真实的生活常态和心情。  相似文献   

16.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生命安全负责的精神,采取严格防控措施,防控成效显著。疫情暴发后,多国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中国积极回应世界各方关切,防止疫情向他国蔓延扩散。尽管如此,疫情还是很快在多国出现,遍布世界五大洲200多个国家。  相似文献   

17.
自2018年中美经济贸易摩擦以来,中国企业国际传播环境变得严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企业海外舆论生态更为复杂,在这一情形下建构企业海外新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后疫情时代,如何建构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采取何种传播策略实现传播破壁,不仅关涉到企业自身发展,还关涉到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本文分析了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形象传播困境,并针对全球化遵循共生逻辑,全球传播遵循共通议题提出:后疫情时代,企业可选择具有“共通议题”特性的体育赛事来实现传播破壁。而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就为新时期中国企业全球传播与建构国家形象提供了新契机与传播共振场域。  相似文献   

18.
正"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当古人写下这些优美的诗句时,恐怕想不到它们在数千年后会被如此准确地传达。自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后,日本先后几次援助医疗用品,他们在包装箱上分别写下了这些诗句,以表达出最  相似文献   

19.
逆全球化症候揭示出全球化结构性失衡的文化心理根源是精神文化交流失衡、价值观念沟通滞后、民心民意隔阂撕裂,现有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存在缺陷。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超级大国煽动种族撕裂与意识形态对立,肆意毁坏国际合作与世界和平的根基。针对大灾疫与大变局叠加的全球危机,人文共同体秉持和谐传播目标,珍爱生命价值的首要序列,倡导世界和宁为人类最大利益,反对“新冷战”与“文明冲突论”,以此为基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底层价值逻辑,以文明对话交往沟通东西方人文主义价值共识,构建人类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共创人类精神文化公共品的共享通道,完备适应全球化可持续进程、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的人文价值观与仁爱和谐的道德秩序,帮助人类从失控冲突走向和谐平衡,开启文明对话觉醒的国际传播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升疫情风险评估为"大流行",全球拉响最高级别警报。在中国抗击疫情的同时,一些西方媒体借机颠倒是非,攻击中国政治体制,大搞污名化报道。我国主流对外传播媒体积极应对国际负面舆情,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信息,有力驳斥了西方意识形态偏见,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