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行政区域,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其划分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对该地区的统治效率和该地区的发展。清王朝定鼎中原以后,对全国进行区分治理,分别建立特别区(如京师等)、少数民族区(如新疆、内外蒙古、西藏及少数民族聚居区)和一般地区(即各直省)。省内设府、厅、州、县,厅、州又可分为直隶厅、州和散厅、州。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府、厅、州、县的情况又有所变化。这里从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吏科史书中选辑了一组雍正、乾隆年间地方行政区划变更的史料,予以刊发。  相似文献   

2.
在清代,甘肃全省各级政区机构计有省、道、府、州、厅、县等。其中的道,是介于省与县之间的一级重要建制,大致相当于今之地区一级。全省计有兰州、巩秦阶、平庆泾固、甘凉、宁夏、西宁、安肃七道,各道辖县多少不等。进入民国后,全省政区划分为省、道、县三级建制。具体而言,就是废除府制,仍存道制,保留县制,改厅、州和分州以及分县(县丞)为县。1927年,废除道制,改道尹为行政长官,全省划分为渭川、泾源、安肃、兰山、宁夏和西宁六个行政区。旋又撤区,改为省、县两级建制。同年11月,民国政府将甘肃省宁夏行政区所辖8县2旗,分…  相似文献   

3.
清代地方中下级官员中,除道员、知府、知州、知县等正印官外,还有数量庞大的附属官员,分别称为佐贰官、首领官和杂职官.其中,佐贰官具体是指府同知、通判,直隶州、散州所属州同、州判,县属县丞、典簿等.首领官主要包括布政司、按察司、府、厅等衙门经历、照磨、都事、知事、理问、检校,州吏目、县典史等.杂职则包括库官、仓官、税官、司狱、驿丞、巡检等.三者合在一起简称为佐杂,它们所占的官缺也就是佐杂缺.佐杂虽然不像正印官那样是地方上的掌印之官,但却负责具体政务的办理,且处于官僚的最基层,与百姓最为接近,因此他们的选任及其行政状况,对地方治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父亲范墉,曾在北宋成德军节度任掌书记,最后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军,是宋代地方行政区划的一种,与府州同级、隶属于路,或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武宁军即今徐州,为府州级。“书记”,“谓文字之士也”(《文选注》)。唐、宋时,帅府、节度使的属官有“掌书记”。“掌”,执掌主管的意思。掌书记,即掌管笺奏和记载的书吏,简称“掌记”,也就是泛指古时在官府和社团中主管文书档案及缮写的人员。此类小吏职卑官微,历来是不受重视的。不过由于范墉办事勤谨,为人诚实,虽吏职卑微,还是受人敬重的。范仲淹就出生于这样一个掌管文档的书吏之家。  相似文献   

5.
雍正年间的直隶州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达200多年的明代,直隶州的数量没有大的变化。依据万历《大明会典》,明代的直隶州的数量一共是45个。其中24个州分布在广西、云南与贵州三省。这24个州多是不领县的(只有4个州分别领1个县),而且16个州是土直隶州,它们在明代一直是一种不稳定的特殊存在,但是一进入清朝,这24个州都不再是直隶州了。因此,从清代直隶州的标准来看,明代也只有21个直隶州。经过顺治、康熙两朝,这21个直隶州体制一直没有变化。因此可以说,康熙朝的21个直隶州体制是基本上沿袭了明代直隶州制度。但到雍正年间,直隶州在数量上发生了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赋予了它作为行政机构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邮别称秦邮,公元前223年,因秦王赢政时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设高邮县,属广陵国。宋、元时期,因置高邮军、承州、高邮路、高邮府,领辖过高邮、兴化、宝应三县,为淮扬间繁华之地。明代撤县建州,辖兴化、宝应两县。自清代乾隆时起,遂为散州。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为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高邮县。199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县级),同年4月1日正式建高邮市。“华夏一邮邑,神州无同类”,高邮是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现存于我市清代前以纸质为载体的历史档案文献并不多见,除少量巴国档案幸存下来外,几乎没留存下来。据1992年《石柱县志》记载:清乾隆、道光年间一部《石柱厅志》、《石柱直隶厅志》和一部宣统年间《石柱乡土志》分别犹存。此前于八十年代初在县档案局的努力下将《石柱直隶厅志》(共五册)征集进入石柱县综合档案馆,成为镇馆之宝。为确保这一珍贵历史档案文献完整与安全,进一步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实现档案保管规范、科学的目标,阻止年代久远的历史档案文献载体老化、字迹材料褪变、洇化。按年初重庆市档案局的要求,石柱县档案局近期已将《石柱直隶厅志》填表申报重庆市重点历史档案抢救与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8.
贾若钒 《北京档案》2010,(11):51-52
直隶,就是直接隶属的意思.在明、清时期,"直隶"一词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地名,代表着京师周边府、州、县等地,在明代更是直接隶属于中央朝廷的一大片区域.清廷入关不久,直接成立直隶省,成为现今北京郊区县、河北、天津等地的一个统称.明显不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名之处在于,"直隶"并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地名,而是一种以"官称"代替地名的称法,它是明、清时期中央对地方实行行政统辖的一部分,是一种行政制度.  相似文献   

9.
一份1886年上海县的布告:特用府在任候补直隶州江苏松江府上海县正堂莫为出示严禁事:奉署布政司李、按察司朱会札:照得淫词小说向干禁例,前于同治七年奉前抚宪丁通饬禁毁在案。迄今事关多年,不无日久生玩。近闻上海有等淫棍丑类,竟将前禁《金瓶梅》、《红楼梦》等项淫书工楷缮写绘图付印,少年弟子见之,贻害非浅鲜。所幸尚未印成售散,亟应预先查禁,  相似文献   

10.
1911年武昌起义后,苏南地区纷纷响应,迅速光复,革命军兵锋直至苏北地区. 张氏兄弟策动 通州和平光复 江苏的通州,于1911年11月8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宣布光复.1912年,江苏省临时议会议决废府州厅,省以下设县,通州改称南通. 清末,通州是一个偏处江北海隅的中等城市,相当于府一级的直隶州,下辖如皋、泰兴两县.其时,实业家张謇已在通州创办了新型工厂,同时又兴办了学校.  相似文献   

11.
《湖北档案》2007,(12):F0002-F0002
该文献形成于1887年(清同治六年)——民国初年,共50件,保存于吉林省档案馆。该文献系有关清代吉林地方邮驿活动的邮品,是清代吉林将军衙门与清廷以及各府、厅、州、县公文寄送的实寄封、将军火票、排单等。该邮品真实地记录了蒲代吉林地方的邮驿活动,反映了清代作为军事和政务活动的交通枢纽——驿站的管理制度、公文的递寄办法等,是研究中国早期邮政史的罕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刘文华 《历史档案》2023,(1):122-122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胡恒著《边缘地带的行政治理:清代厅制再研究》一书,已于2022年5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除导论、结语外,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清代厅制起源、形成与演变”,第二章“清代厅制的因地制宜及其多样化”,第三章“清代厅的政区分等”,第四至第八章为典型案例研究,分别对山西归绥厅、江苏太湖厅、湖南晃州厅、广西省属厅、广东赤溪厅的设置及变迁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盛京是清代中前期流人流放的二个主要地点,到乾隆二十一年(1756),乾隆帝下旨:"奉天直隶,不便安插军流罪犯,嗣后各省军流,均按照<五军道里表>及<三流道里表>,分别等次,改发别省,其应发奉天直隶府州等处,永行停止.  相似文献   

14.
《清史稿》卷69《地理志·四川》载:"[雍正]十二年,升嘉定、潼川二州为府。"同卷《地理志·嘉定府》又载:"顺治初,因明制为直隶州,领县六。康熙十二年升府,以其地置乐山县。"同一卷,对嘉定州(治今四川乐山市)升府的年代记述前后矛盾,一说为"雍正十二年"(1734),一说为"康熙十二年"(1673),相差达61年。读者要问,到底哪个说法正确?清嘉庆十七年(1812)版《乐山县志》卷2《舆地志·沿革》载:"雍正十二年,升嘉定府,仍置县曰乐山。"嘉庆二十一年(1816)版《四川通志》卷4《舆  相似文献   

15.
以清代直隶总督衙门为主体的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是正在筹建中的专题性衙署博物馆。这在我国目前还不多见。直隶总督衙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中心,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自河北正定移节保定,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将直隶巡抚晋升为总督,雍正七年(1729年)又在原参将府  相似文献   

16.
安庆藏书楼,原址在安庆市孝肃路拐角头(现安庆电视台),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76年.当时,安徽布政使孙衣言对省垣--安庆敬敷书院大加修建,"倡捐经史子集书籍数百种藏之院内,以供住院诸生诵习之用",这便是安庆藏书楼的前身.1901年,清廷下诏改全国书院为学堂,省为大学堂,府厅直隶州为中学堂,县为小学堂,敬敷书院亦被废止.为保存该书院藏书,安徽官绅于次年在其原址设立藏书楼,安庆藏书楼即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7.
清代甘肃循化厅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社会的边缘性、族群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元性,造成其乡约制度具有与内地社会迥异的特色。随着乡约制度的推广以及循化厅的设立,国家的权力逐渐下移至循化厅这一多族群地区,由此形成国家权力、部落权力与宗教权力的三元权力结构。循化厅乡约的职能与具体实践表明,虽然乡约并非官府的正式差役,但已然履行并分担了县级行政在基层社会的部分职责与权力。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国家权力的延伸触角,并非只到县一级,而是突破了"国权不下县"的传统。  相似文献   

18.
金沿辽继续实行五京制,改"道"为路.诸京所领路各设兵马都部署司.即由留守带府尹兼任都部署.诸府所领路各设兵马都总管,即由府尹兼任都总管.诸路辖州县各若干.州级有散府、节镇州、防御州、刺史州、军之别.东京路的曷苏馆、婆速二路,也是相当于州级的政Ⅸ,闪不领民户只领猛安谋克,故小称府州而称路.  相似文献   

19.
自顺治十八年(1661年)底始,清政府陆续对贵州地区的卫所进行"州县化"裁撤归并。贵州卫所的裁革,一方面促使了军事卫所面向地方府、州、县的行政合流,影响了清代贵州行政区划的改制与重建;另外一方面又关涉地方社会的诸多变动,其中诸如屯田迁改、屯赋划一等问题的处置则最属关键,由此体现出明清卫所"民化"问题的复杂性与深刻性。本文即通过探讨清代贵州卫所裁撤及其屯田处置问题,对清代卫所屯田的职能、性质及屯田归宿等进行集中论述,以进一步加深对自明中后期以来的卫所"民化"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20.
施剑 《历史档案》2014,(2):57-65
自顺治十八年(1661年)底始,清政府陆续对贵州地区的卫所进行"州县化"裁撤归并。贵州卫所的裁革,一方面促使了军事卫所面向地方府、州、县的行政合流,影响了清代贵州行政区划的改制与重建;另外一方面又关涉地方社会的诸多变动,其中诸如屯田迁改、屯赋划一等问题的处置则最属关键,由此体现出明清卫所"民化"问题的复杂性与深刻性。本文即通过探讨清代贵州卫所裁撤及其屯田处置问题,对清代卫所屯田的职能、性质及屯田归宿等进行集中论述,以进一步加深对自明中后期以来的卫所"民化"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