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见。初见《建设》是图书馆书架上那本并不华美却"气质如兰"的期刊。把它打开,摒心静气,"图书馆法制建设""图书馆制度""知识自由"等词汇跃然纸上,虽懵懂却让我读得激情澎湃。那一年,我正值桃李年华,是个刚刚入图书馆学之门的学生,相遇欣喜,  相似文献   

2.
在排名较为靠前的省级图书馆学术刊物中,《图书馆建设》一直是我所喜欢的刊物之一。早在1980年代读研时,该刊就采用过我的稿件《社科文摘生产宏观控制的几个问题》,那时我的研究方向正是社科情报。毕业留校后,该刊人物栏目采用过我对陈誉先生的采访——《他选择了图书馆教育》。而该刊给我印象最最深的一件事发生在1990年底,当时我收到《黑龙江图书馆》编辑部寄来的一封信,信中附有文榕生先生的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宋原放在上海创办《出版史料》,我请教他的刊物为何称"史料",不称"研究"?他说:"史料搞不清楚,怎么搞出版史?中国出版史如何,一切要等搞清资料以后再说,要凭资料说话。"我相信宋原放的话是对的。  相似文献   

4.
坚守文化使命,源自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关于范用 2013年9月14日是范用先生去世一周年。范先生在世时最爱的是书。人称他为"书痴",他很高兴。他曾说:"我是为了读书才选择了出版这一行的。"他又说:"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把人家的稿子编成一本很漂亮的书。"关于范先生编辑出版《傅雷家书》《随想录》以及《读书》和《新华文摘》的故事,早已为大家耳熟能详。这里再讲讲其他两本书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靖鸣 《青年记者》2009,(19):65-70
本刊2009年8月上旬刊发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上海市法学会副秘书长汤啸天的文章《"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规定之新认识》,引起业界、学界的关注和讨论。本期刊发两篇讨论文章:一是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靖鸣的文章《我对"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的几点意见》,二是山东政法学院新闻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张建波的文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也评"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希望能引起读者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河北科技图苑》2011,(2):81-81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2月14日第2版载文,据新华社孙丽萍报道,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2011年2月11日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工作意见》称,上海图书馆目前已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未来将多建公共电子阅览室,努力实现"让图书馆真正融入市民生活,人人享受阅读的快乐"。据介绍,从2008年起,上海的市、区县、街镇三级200多座图书馆大力推进基本服务的免费开放,  相似文献   

7.
1997年,《图书馆建设》庆祝创刊20周年并出版100期时,我写了一篇短文《迎接〈图书馆建设〉的第三个十年》(发表于《图书馆建设》1997年第6期)。去年,在海南过冬的时候,接到毕红秋的电话,力邀我为30岁的《图书馆建设》写点儿东西,我这才意识到当初迎接的第三个十年已悄然而过了。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建设》创办40周年之际,收到编辑部肖红凌老师的邀请,约我撰写纪念短文,荣幸之至。素来以为,纪念文章非学术大家莫属,我辈青年学人岂敢僭越。后得知编辑部亦邀请数位青年学友撰文,不禁感叹《建设》的锐意前瞻,启用青年学人撰写创刊40周年纪念专文在国内图书情报界尚属首次。既然《建设》编辑部毅然提携后辈新人,我又何妨"造次"一次。从2000年调剂到安徽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到现在,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图书馆建设》创刊30周年。8月4日上午8时,在小兴安岭北麓、黑龙江畔——依山傍水、钟灵毓秀的嘉荫,《图书馆建设》发展战略研讨会隆重召开,部分编委、曾经为《图书馆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老编辑及业内友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图书馆学会、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型资料性工具书——《中国图书馆事业十年》系统地反映了十年来(1978—1987年)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状况,是一幅我国图书馆事业改革十年伟大成就的画卷。图书馆事业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  相似文献   

11.
我最初知道《图书馆建设》刊物,还是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读书期间的1983年,当时的刊名是《黑龙江图书馆》,实际上是这一刊物创刊的第四年。而对《图书馆建设》有更为详细的了解还是1988年以后,从这年我在《图书馆学研究》杂志编辑部开始做编辑工作,自然对业内期刊尤其  相似文献   

12.
俄国图书馆事业的世纪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育德 《图书馆杂志》2001,20(12):53-54
自1999年迄今的三年时间里,俄国《图书馆》杂志陆续推介了该国著名图书馆学学者格·波·福诺托夫多达十数篇的系列文章,受到读者注目和好评。由于作者和该杂志有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其卓越智慧和经验服务于图书馆业界的经历,早在读者中赢得广泛声誉和尊敬。在他寿登85耄耋之龄之际,该杂志于2000年第10期以发表他又一力作——《跨进为人类所有的新世纪》表示祝贺。文中,作者把困境中的俄国图书馆事业置于全球背景和国内经济形势与复杂环境中进行思考并探索,阐释它在新世纪来临之际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展望它不容乐观的前景,并为在21世纪把俄国图书馆建成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13.
2017年9月19日,张怀涛教授向郑州科技学院图书馆捐赠了《竞争情报研究论》《复合图书馆管理研究》《中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书香致远:大学生读书征文作品选》等个人著作16部,图书馆馆长崔永斌教授代表学院接受了捐赠。张怀涛教授曾多次到我院图书馆指导工作,并为师生开展了"读书策略与读书方法""在经典中畅享阅读之美""真实的孔子与孔子的真实"等讲座,  相似文献   

14.
舒乙 《档案天地》2012,(10):4-7
颠簸中的童年 我1935年生在青岛,当时老舍先生在青岛教书,他从英国回来以后直接就到了山东济南齐鲁大学,1934年他转移到青岛到山东大学教学。生我的第二年他就去了山东大学的教务,变成了职业写家,1936年的他成为职业写家以后,第一个成果就是《骆驼祥子》。写《骆驼祥子的》那个地儿叫做青岛黄县路,好像老舍旧居现在改成了"骆驼祥子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我最初知道《图书馆建设》刊物,还是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读书期间的1983年,当时的刊名是《黑龙江图书馆》,实际上是这一刊物创刊的第四年。而对《图书馆建设》有更为详细的了解还是1988年以后,  相似文献   

16.
元二 《青年记者》2009,(19):45-47
一我从1960年春天进入的这个集体——《解放日报》文艺部,应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集体。说它"不错",依据有三:第一,集体的"头"是好的。最重要的是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黎家健为人正派,气量宏大;办事公道,作风细致;关心部下,脾气温和。特别是他对部下能做到因材使用,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为传承文化发展、保障公民文化基本权益、提高精神需求、构建和谐社会制定了政策指南,对图书馆事业体系的建设、发展、服务、管理体制起着巨大的规范和推进作用。本文分析了《纲要》对图书馆事业的指导作用及价值,从政策的角度探讨了《纲要》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及图书馆理论界、各行业主管、各事业部门的认识和反应,总结了《纲要》指导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18.
王太师 《新闻窗》2011,(6):11-12
2011年国庆期间,贵州日报一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刊发了我采写的《一个村子的"转型"——来自白云区刘庄的报道》。这条稿件,最初是应编辑部要求"被动"去采访的,可这次刘庄之行,却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深入"与"浅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2):127-128
《中国图书馆学报》于2015年始增设"前沿论坛"栏目,刊发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思想性的重点文章。编辑部将适时邀请有关人士就业界、学界某一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集思广益,嘉惠图林。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以下简称《标准》)正式颁布。1月15日,《中国图书馆学报》以"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建设:图书馆的解读与思  相似文献   

20.
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转型期,为了取得更好的发展,《图书馆建设》于2012年8月25日在女真故里、界江之都——萝北召开了编委扩大会议。《图书馆建设》编委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范并思、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黑龙江大学副教授傅荣贤、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郭建民和浙江大学副教授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