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素质教育是体现教育本质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又是人才的培养,人的素质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人、造就人,提高人的素质为中心,使教育中的各要素,各环节直接或间接为此中心服务。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体现教育本质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又是人才的培养,人的素质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人、造就人,提高人的素质为中心,使教育中的各要素,各环节直接或间接为此中心服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社会的高度发展,我国的教育制度也正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少人产生了迷惑或误解,所以明确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解决这一转化过程中的迷惑与误解是非常重要的。一、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扬弃、发展和完善素质教育不是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完全否定,而是在继承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吸收与摒弃。柳斌同志曾说:“实施素质教育在思想上应着重两个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总法则。”这正源于我国传统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及“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是在…  相似文献   

4.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这是二十世纪末我国教育改革所取得的重要经验。本文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容、本质以及实施的途径作了全面的分析,认为素质教育将人视为完整的人,将教育视为完整的教育,对于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意义重大。高校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理论的诠释 第三次全教会后,素质教育作为一个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在中国的教育界推开。教育界、舆论界把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但理论界对究竟何为素质教育尚未有定论,于是乎对素质教育的的解释纷纷出笼。呼声最响的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从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实质。关键。核心、灵魂云云,把素质与创造力等同;其二,认为素质教育只是对知识结构的调整与对知识缺陷的某种补充。 “素质”一词的心理学解释是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征、带有与生俱来的性质。把这一词转用在教育学上就是指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内化…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素质教育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就是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注重提高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文化、生理和心理等基本素质,以形成人的健全个性的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教育界就针对当时中小学存在的“应试教育”现象展开了有关讨论.“应试教育”的本质就在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忽略人才基本素质的培养,其结果往往使得学生们得到的只是认知侧面和应试技能的充分训练,而其  相似文献   

7.
也谈人的素质结构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素质是人在质的方面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素质的结构由此而确定。素质教育即提高学生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也应据此而构建。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有的人却将提高学生素质简单看成是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兴趣小组,甚至认为只要演讲协会、舞蹈分队、戏剧社团一成立,就可以高枕而卧了.这种将技能技巧训练等同于素质教育全过程的认识,是十分片面的,会使教改的主旋律在热热闹闹的锣鼓声中跑调走样.当然,人的“素质“内涵极为丰富,但究其实质,则不外政治思想与伦理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两大板块.因此,我认为素质教育应着重下列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于明 《辅导员》2012,(33):86+78
所谓素质教育,指的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健康个性为根本目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的结构即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这几项内容,是一个人成才的充要条件,缺少了任何一项的发展,都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素质教育内容,实  相似文献   

10.
陈健 《考试周刊》2011,(72):56-57
应试教育影响下的语文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重新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牢固树立语文教学的素质观。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融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曾几何时 ,因为倡导素质教育 ,呼吁“不唯分数论”、“不要以考试成绩排名次” ,就有些人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 ,以为现在倡导素质教育 ,就不需要考试了。其实 ,“素质教育不需要考试”的论点是错误的 ,而且会带来诸多消极影响。办学就要考试 ,古今亦然 ,中外亦然 ,关键是看你如何考。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 ,但和以往应试教育的考试有本质区别。以往教育是为了考试 ,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学、教师的教的唯一标准 ,老师的教、学生的学 ,都是围绕着考试这根指挥棒在转 ,而且多是考些死记硬背的知识性内容 ,以死记硬背取胜。素质教育的考试 ,考试是…  相似文献   

12.
一、怎样对特殊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特殊学生的身体、心理、思想道德、智力技能等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对他们实施素质教育,要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培养他们自我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活动.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只有知识就行,还同样需要会劳动、能劳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劳动也应陔成为人的素质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必须从人教育入手,而诵读作为提升人素质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有三:开发记忆潜力,增强注意力;丰富生活语言,提高审美情趣;提高写作能力,丰富人生内涵。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需要,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向。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对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等提出要求,这种内在要求的变化,必然引起整个教育体系的调整与改革,进而必然对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提出挑战。事实上,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的弊端已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不失时机地实施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如何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是目前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在此谈几点个人认识:一、关于更新观念差不多所有论述…  相似文献   

16.
本通过对素质教育与现行教育、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素质教育与“双基”教学、素质教育与课业负担和素质教育与加强薄弱课程、薄弱学校等问题的逐一讨论,对素质教育内涵作了新的界定,认为: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于涛  杨餍 《教书育人》2000,(14):10-11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最常用的概念。各大中小学校、各位教师和教育工作都在谈素质教育,可是对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内涵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减轻学生负担,即“减负”就是素质教育;有的说,不考试是素质教育;有的说,素质教育就是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说,素质教育就是心理教育;也有的说,素质教育就是创造教育;还有,素质教育就是个性教育。有的学校把升国旗说成是素质教育;有的学校把学生分成小组搞课外活动说成是素质教育;有的学校把多开几门政治思想课也说成是素质教育,等等不一而足。笔实在不敢苟同。这是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不一所致,因此,有必要统一一下认识。  相似文献   

18.
张群英 《考试周刊》2008,(48):117-118
人的认知与情感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情感对学习有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感,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人在愉快时,感知较敏锐,记忆较牢固,想象较活跃。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关注的热点,而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实施情感教育能更好地实现素质的培养。本文作者通过几年的教育、教学摸索,认为以下几点情感教学法对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最常用的概念。各大中小学校、各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在谈素质教育,可是对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内涵却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减轻学生负担,即“减负”就是素质教育;有的说,小考试是素质教育:有的说,素质教育就是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说,素质教育就是心理教育;也有的说,素质教育就是创造教育:还有的说,素质教育就是个性教育。有的学校把升国旗说成是素质教育有的学校把学生分成小组搞课外活动说成是素质教育;有的学校把多开几门政治思想课也说成是素质教育,等等不一而足。笔者实在不敢苟同。这是对素质教…  相似文献   

20.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对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模式,全国中小学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轰轰烈烈的改革实践。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工作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取得了很多成果。在此环境下,做为教师,做为素质教育的最后实施者、进行人,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把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真正落实到受教者学生中去,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