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笑话,老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就粮食短缺发表自己的看法.美国学生问:什么是短缺?朝鲜学生问:什么是粮食?中国学生问:什么是自己的看法?囧:一)网络上原来不只是愤怒当道,网上最牛古汉字囧(jiǒng)近来也突然开始流行.……  相似文献   

2.
<正>网上时下最火的汉字是哪个?面对这个看似无法解答的问题,网友们对答案却绝对不陌生:囧!如今在各大网站和论坛上,这个"囧"字正被网友争相使用,并被赋予了各种含义和各种形式,各种根据"囧"字制作的QQ表情和漫画也风靡一时……一个生僻的汉字被如此热捧,究竟是网友的恶搞还是文化传播?网上最火的汉字最近引发了一场文化争议,并引起了语言文字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三层楼的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富翁在一天外出时,看到另外一富翁有座漂亮的三层楼房,尤其喜爱楼房的第三层。回到家里,便叫来匠人为他盖一座像那富翁家第三层楼一样的房子。某日,匠人正为此在地面砌石垒基时,富翁见了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你不是要我们给你盖座三层楼房吗?现在我们正为三层楼房砌地基。”匠人回答道。富翁赶忙摇头说:“不!我要的是第三层,不要下面两层。”“哪有不建一二层会有第三层的房子呢?我们不会建造这种三层楼,你去另请高明吧?”匠人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相似文献   

4.
其实“囧”是一个古汉字,读jiong,在甲骨文中已经有了。从象形看,像窗口通明,本义是光明,如:“囧囧”就是光明的样子;“囧彻”就是明亮而通彻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谈美书简二种·谈美》中提到:凡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固不能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其创作亦难尽善尽美……朱先生的精辟论述让身为教师的我不由得会心一笑一个好的教师,不也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吗?  相似文献   

6.
正大脸猫导读:想必小朋友们都看过《人在囧途》吧?是否还为旅途中的各种囧事爆笑不已?那么,"车在囧途"和它有什么相似之处呢?让我们一起品读下文。世界上最长的路莫过于高速,一条大路宽又宽,想要往前难上难!一个假期,我们全家兴高采烈地去无锡灵山大佛游玩。可车子一上高速,我们的欢声笑语就戛然而去,因为高速上的车流量  相似文献   

7.
匠人与大师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  相似文献   

8.
匠人与大师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  相似文献   

9.
初见"囧"字,让人觉得那么的别扭——尔看它耷拉的八字眉、张开的大口,要多尴尬有多尴尬.可是,人在江湖飘,哪能不遇"囧"呢?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书虫,每周末去图书馆借书是我最开心的事情.这个周末,我一大早就来到图书馆,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上楼,直奔阅览室.推门进去一看,咦?怎么没有小学生呢?不是规定周末不让家长替孩子借还书吗?不管了,还是先去自助机器上还书吧.  相似文献   

10.
匠人与大师     
本文写得很透彻和大气,作者从匠人与大师的区别,论述到民族生机和构建创新型社会的重大课题,很有启发,值得一读。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  相似文献   

11.
<正>囧,这个字非常有意思,真的奇思妙想,它的本义是光明的,就是目光炯炯的"炯"。但是这个字早就退出历史舞台,没人用了。现在这些孩子一联想,发现这个字很像一个人的脸,倒挂眉,囧得不得了。一张嘴,很无奈地撑开。所以它的意思变成了郁闷、无奈、悲伤。今天说:"我很囧。"千万别以为是说我很光明,而是反过来,我很郁闷。圡,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字,"土"旁边多了一点,还是念"土"。这个字现在也没人用了,但是现在90后的孩子说:"我很圡。"什么意思呢?原来说我很汗,这个话我们都听  相似文献   

12.
“囧”,读Jiong,本义是光明。 就是这样一个字.现已成为一种奇特的网络文化。有人称其为“21世纪最牛的一个字”:有人用这个字开设了博客.比如“囧猪”等:有人以这个字为由头开一家奶茶店:还有一个关于“囧”的专门网站。  相似文献   

13.
囧人囧事     
发牢骚是一种境界——如果对生活没有感悟,怎么会发牢骚?如果没有能言善辩的口才和敏锐的触觉,怎么会发牢骚?如果没有热情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对于自我的深刻认识,怎么会发牢骚?爱小说,爱生活,爱碎碎念,爱发牢骚……我们的牢骚,关于你,关于我,关于我们周而复始的小生活,关于无处不在的囧人囧事……  相似文献   

14.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5.
“囧”,这么一个看上怪怪的汉字,却正在成为内地网民最热衷使用的一个字。“囧”的读音为“Jiǒng”,原义为光明,网义最初为“郁闷、悲伤、无奈”,而随着被广泛应用,它涵盖的语意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在网络文化中,它上可以代表“沉重的思想”,表达浪漫和激情,下可以形容一个人的“变态猥琐”,用以嘲讽和打击,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几乎可以无一不“囧”。“囧”在百度搜索上有超过1000万的相关网页,有人给它开了“囧吧”,有人设立了“囧论坛”,  相似文献   

16.
"囧",因楷书外观貌似失意的表情,遂在网络语中迅速窜红,并被主流媒体关注,形成一种网络风尚。许多人认为,流行字符"囧"是个"复活"的古代汉字。古"囧"今"囧"是同一个字,其实,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语。对于这种古字新用现象,我们要客观、理性的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同时不断与时俱进,时刻保持中华文化的先进性与进步性。  相似文献   

17.
谈"囧"     
"囧"作为汉字中的一员,以象形为构字法,具有相对稳定的意义。网络文化中的"囧"已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汉字,它具有独特的风格,与表情符号相比也有许多差异。"囧"是出现在网络语言交际中的一个奇特的符号,关于它的许多问题还值得继续深思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梁衡先生的《匠人与大师》中有一段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  相似文献   

19.
审稿台     
《中学生读写》2008,(10):150-153
<正>本期"审稿台"囧名录如下最囧唯美动漫小说之《有希》;最囧煽情纯爱小说之《那些你教我的事》;最囧宫廷言情小说之《流年·似水》;最囧男主角出场之《再让我说声爱你》。再让我说声爱你(节选)『囧』指数:(?)即使我们在一个班,但也隔得很远,他坐一组,我坐六组,起初我们是没有交集的。接二连三的意外让我们认识了对方。那天我走在去图书馆的路上,结果周寒跑了过来,速度很快,脚步刹也刹不住,我们就这样被撞成了一团。没想到他还责  相似文献   

20.
耳中秘信     
蛮儿的妈妈究竟告诉了他一个什么秘密?在蛮儿的左边耳朵里,到底写着一封怎样的信?蛮儿将遇到什么奇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