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文章剖析了阅读过程应注重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要求教师优化阅读活动策略,培养学生阅读情感体验,发展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杨小真 《学周刊C版》2014,(6):189-189
文章剖析了阅读过程应注重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要求教师优化阅读活动策略,培养学生阅读情感体验,发展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对于低段学生要求,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会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中考语文分值的提高,试卷中的主观题目越来越多,对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阅读理解题已经成为中考试题中的重头戏。《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现代文阅读可分课内阅读和课外  相似文献   

5.
中美两国的阅读标准在阅读目的、阅读对象、阅读方法、阅读动机、对阅读本身的认识等方面的比较表明,我国的阅读标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阅读内容广,阅读形式多;而美国的阅读标准则注重理解,阅读方法多样,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元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林志忠 《广西教育》2008,(25):35-35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有创造性的阅读,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应教会他们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我们发现多数学生阅读停留于浏览,达不到课标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讲究阅读策略,进入阅读角色,用心揣摩文章内容,深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实现文本价值。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初中语文教学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交流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捉到,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由此可见,高中语文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理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解读文本、理解文本。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自己的人生阅历、情感体验,去理解和思考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充分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课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逐步培养享受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指导呢?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就在于带领学生走进教材,指导学生参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课外总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其中每学年阅读文学名著2~3部。可见,新课标对学生的名著阅读要求十分明确。名著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结晶,阅读名著,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情感共鸣,而且能够促进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并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深入文本,理解人物形象,思考故事情节,体验人物情感,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教学就是要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突出自身情感体验。本文从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两种自主阅读方法:多问——阅读要求变“带着问题读”为“读出问题”;多思——阅读目标变“教师定向”为“学生定向”。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的阅读完全代替学生的阅读,不能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完全代替学生的情感认知,而要强化并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体验,引导并促进学生在阅读中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由此可见,形成良好的语感离不开阅读。  相似文献   

14.
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字少而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让孩子享受阅读的魅力。符合学生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对于低段学生要求。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它对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活跃思维;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精心设计阅读的范围,耐心指导阅读方法,用心巩固阅读的成果三方面阐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中,  相似文献   

17.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充分表明了语文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精神与要求,即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是阅读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阅读教学应体现学生自读自悟,鼓励探究性、创造性、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偏离文本意义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进行个性化引导。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不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对学生课外阅读也提出了量的要求,也是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高中生有一定认知能力,思维也特别活跃,对待阅读有个性化认知。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特点,从创设教学情境开始,进行有效引导,启动学生思维引擎,采用多元化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思维,并从情感体验中获得个性感知,形成阅读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