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一战后美国的欧洲战略和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对德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确立的欧洲战略是:极力使欧洲保持和平与稳定,以利于美国对欧洲进行经济扩张。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实行的以解决德国赔偿问题为核心的对德政策即服务于这一欧洲战略。  相似文献   

2.
一、英国的势力均衡政策势力均衡政策是英国传统的、历时最久的外交政策。1.含义:势力均衡政策是指英国为维持霸主地位,凭借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欧洲大国之间相互牵制和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的外交政策。2.实施:从拿破仑帝国崛起到“二战”结束,英国长期推行这一政策。先后经历了联合抗法(拿破仑战争时期组织反法同盟打败法国)→联合败俄(克里米亚战争中联合法国打败俄国)→联合抗德(19世纪末20世纪初联合法俄击败德国)→扶德抑法(“一战”后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从政治、经济方面对德国加以扶植)→纵德反苏(20世纪30年代纵容德国法西…  相似文献   

3.
全面论述美国20世纪初推行将“太平洋作为美国内海”的扩张战略及其缘起,揭示它实施太平洋扩张战略的主要手段:构筑太平洋“通道”,经营菲律宾“跳板”,制定全面系统的对结政策--门户开放,实施以日制华牵俄的均衡策略。从历史渊源上指出这种扩张战略是传统扩张主义与帝国主义扩张的结合,具有更大的侵略性。  相似文献   

4.
早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就开始制定侵略苏联的北进战略计划。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督促日本尽快实施北进战略计划,以求东西夹击击败苏联,尽早赢得欧洲战场的胜利。但是,由于70%以上的日本侵略军陷于地域辽阔、民气坚劲的中国抗日战场无力自拔,无法集中百万兵力闪击苏联,其北进战略计划最终流产。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大量地牵制和歼灭日本侵略军,迫使日本帝国主义的北进战略计划流产,客观上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开门引进:美国人才策略的支撑点打开国门,大量引进国外人才,这是一种成本最低的人才“扩张”方式。20世纪20年代,在欧洲逐渐形成了一股反犹太主义的社会逆流,一些犹衣裔科学家受到围攻和无端的迫害。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贝塔朗菲、费米等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的一批科学家先后来到了学术空气比较自由的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是唯一没有遭受到战争破坏的工业化国家,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 30年代 ,国际舞台变幻莫测 ,“山雨欲来风满楼”。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的苏联 ,西方有希特勒德国 ,东方有日本帝国主义 ,德日两国都把侵略苏联定为国策 ,它们在西方民主国家“反苏”的鼓动下 ,蠢蠢欲动。事关国家生死存亡 ,苏联必须利用和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力争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因欧洲局势比远东险恶 ,能否避免两线作战关键在远东采取的政策。为此 ,苏联政府一方面对日采取和平政策 ,加强远东军事力量 ,在东部边境筑起一道铜墙铁壁 ,让日本侵略者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 ,大力援助中国抗战 ,让中国紧紧顶住日本 ,使其无法“…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戴高乐重新执政法国,在其独立的“民族主义”的指导下推行了引人注目的以“冲破美苏格局,维护民族独立,争取大国地位”为主要内容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其中法国执行了一系列挑战美国在西方世界领导权的离心政策。这些政策对法、美两国的关系以及对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学报》2021,(1):106-111
20世纪70年代,资源贫瘠的日本因第三次产业革命和石油危机的影响,对国家发展前途进行了讨论和定位,随即于1980年正式提出了"科技立国"战略,并依据"科技立国"战略对高等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实施了考试制度改革、修订大学设置基准、加强和扩充研究生教育、改善大学教育等改革措施,为"科技立国"战略的推行输送了坚实的人才和科研支持,最终促使日本进入了世界科技大国和高等教育强国之列。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实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对推进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推行的"技术准备计划"被视为21世纪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它也是美国用于衔接中学与中学后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文从目标、理念、课程模式三个方面阐述了"技术准备计划"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成效,以期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徐兴虎 《新高考》2007,(2):30-33
【考点指津】 1.分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的原因 (1)内因:①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是由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所决定的,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这是日本侵华的内因;②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日本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并依靠掠夺中国的财富,来医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外因:①当时国民党正忙于“围剿”红军,也给日本以可乘之机。②日美为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矛盾日益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