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是农场广播站的播音员,一九八一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写稿.刚开始,我连续向报刊、电台投稿上百篇,却只被采用了两篇。这时,有个同志对我说:“你不给编辑抹油,还想多上稿?”真是这样吗?新闻干事老吴却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某农场一名年轻的报道员为了多上稿,特意拎了一桶豆油,专程赶到一家报社向编辑“请教”,受到了编辑部的批评.还有许多老通讯  相似文献   

2.
“咱团领导个个都是‘铁栏杆’,这是济南军区某工兵团官兵对团领导的赞誉。这个团自1993年以来,连续5年被集团军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没有出现一篇失实和虚假报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领导严把审稿关。不信,有例为证:团长詹习文──“这件事我不能干!”这天上午,报道员小王拿着一份稿子来找团长。“詹团长,这个稿子是好不容易从编辑那里约过来的,我已经写好了,请您修改一下。”这名报道员婉转地向团长解释。詹团长抬起头来对小王说:“这件事我不能干!现在部队还在进行教育,你稿子中想让我到太行山上搞演练,一是同团…  相似文献   

3.
获“韬奋新闻奖”,我是愧领殊荣———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业绩,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只能说这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甘做“傻”人回想这些年来,我所做的,归结起来,不过是实践着一句话:“一生交给党安排”。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身),我想,“一榜定终身”,对外广播就是我一辈子的事了。说也奇怪,好象跟对外广播有缘,一下子就喜欢上这项工作了,一干就是三十五年,直到现在,马上就退休了———真的干了一辈子。在英语部,差不多什么“工种”我都干过:来信、专题、新闻,也客串干过时事。在新闻…  相似文献   

4.
我万万没有想到,今年“五一”节前夕,全厂1000多名职工评选我为“本厂10名新闻人物”之一。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信任和鞭策,更重要的是对党的新闻报道工作的支持和肯定。回想自己走过的路程,心里颇不平静。过去,自己总认为群众对业余通讯员的工作并不理解,觉得写稿是一种“得不偿失”,“吃力不讨好”的事,听到个別同志指责我写稿是为了“捞外快”“迎合领导”“想出名”等等,就十分“委曲”。我想,自己放弃休息,利用业余时间采访、写稿、送审、邮发,这占去了我不少的时间和精力,稿件发出后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刊用,我所付出的劳动代价,却得不到应有  相似文献   

5.
有一件事,过后多年想起来都让我感到内疚。那是1986年,我在阿克苏驻站,就住在记者站的小院里。有一天,记者站来7位老人。他叫什么名字,长的什么模样,事隔这么多年我已经完全记不得了。只知道他找我这个“新疆日报记者”,是希望借助党报的力量讨还公道的。从老人的叙述中,我知道他数天前为一桩纠纷,受到当地执法部门某些人十分粗暴的对待。当时我脑子里的念头是:“这种事管不了”,“写了报纸也未必能登”,结果几句话就将老人给打发走了。事实上,就算当时自己当记者的资历尚浅,调查一些复杂问题的功力也欠缺,但至少可以请老人…  相似文献   

6.
有些同行和通讯员见了我好问:“你的小评论写的不少,我们怎么没有那么多题目呢?”我从实践中体会到:欲写小评论,应做多事人。一事一议的小评沦,由事引发感想,抒发情怀,提出论点.进行评和议;以事作论据.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没有“事”作由头,小评论写作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要做多事人,想方设法把“事”掌握在手里。积累的事越多,小评论的题目也就越多。我觉得,做多事人,就要多找事,多管事,多问事,多记事,多想事。多找事就是要求我们做个勤快人,迈开双脚,到群众中去,这里是评论题目取之  相似文献   

7.
美丽人生     
“我感到遗憾的是,”章含之这样写道,“我的一生中,所有我幻想过的美好的愿望几乎一件都没有实现,而我没有想过的事却都发生了,并且构成了我悲剧性的人生。” 这些伤感而自怜的话,出自一个  相似文献   

8.
笔者初当记者时,把看材料当成主要“采访”手段,常常忽视那些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采访对象。1986年,我采访一位扎根海岛数十年,事迹非常感人的全国优秀教师。由于我只重材料不重人,只根据材料写稿子,结果把一位闪闪发光的人物写得干巴巴。这件事教育了我: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必须切实改变采访作风,变“用大部分精力研究材料”为“深入现实生活中去采访,在采访中获取写作激情”。  相似文献   

9.
一个报社的摄影记者跑到农村去给一位先进的知识青年拍照,拍的是这位青年挑粪下田的情景。这位摄影记者想,知识青年岂能不讲究“卫生”?于是让他戴上了一个大口罩。这张照片受到了群众的批评。这一件事,引起我一些想法。那位知识青年参加挑粪劳动不怕脏不怕臭不怕累,记者如果如实地拍摄他挑粪的情景不是很好吗?为什么非去“导演”一  相似文献   

10.
获“韬奋新闻奖”,我是愧领殊荣——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业绩,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这只能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 甘做“傻”人 回想这些年来,我所做的,归结起来,不过是实践着一句话:“一生交给党安排”。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身),我想,“一榜定终身”,对外广播就是我一辈子的事了。当时觉得既然党组织把我“安”在这儿,我就应该死心塌地在这儿干一辈子,除非组织另有安排。说也奇怪,好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编辑先生: 您好! 一个偶尔的机会,我在央视10套看到“讲述”节目后,就被“讲述”的故事牵动了心。“讲述”的故事好看、好听,那些故事既有传奇色彩,又像是身边发生的事,而且故事的结构摆布、思想的提炼、内在的张力等等方面,既给人新闻写作思路的启迪,又让人从中感悟到人生中某些道理。遗憾的是:我对整个“讲述”栏目几乎一无所知,我很想了解“讲述”栏目从开播到今天的整个历程,我想“讲述”的历程一定充满故事。您能帮忙把他们的故事展示给我们及与我有着同样心理的读者吗?谨候!东楚晚报 孔晓红 2002年7月20日。  相似文献   

12.
我是从1982年开始“迷”上新闻报道工作的。几年来,我有近百篇稿件见报。回忆所走的路,我的突出感受就是:要想干成一件事,关键要去扫清遇到的“拦路虎”。我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是外出难。我两岁起患小儿麻痹后遗症,双下肢残。但我想:自己虽有残疾,可大脑并不残,还有一双健全的手,能够尽力为社会贡献力量。1980年春,我参加了公司举办的通讯员学习班。我家在海淀,学习地点在东四  相似文献   

13.
林萧 《中国广播》2007,(3):37-37
近些年,随着节目主持人个性化节目广受青睐,广播电视节目中以“我”为由头来说事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前一段某台一位主持人在节目开始感谢替自己上节目的另一位主持,并说了一点自己出差的感受。但后来受到了一位领导的批评,认为这是一种对听众的不尊重,“在广播中要少拿个人说事”。由此我联想到如何看待说“我”,如何把握说“我”的尺度,如何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这是衡量一个主持人节目高下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必须正确认识并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民兵预备役报道面窄、事少、见稿率低,极易产生为难情绪。笔者从报道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要想搞好人武系统的宣传报道,首先要练好基本功,“磨”好“多刃剑”。一是要锻炼多种形式搞报道的能力。有一次,我采访到一个军工企业家,他从两个人、一个小作坊起家,靠科学管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仅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把这个“小作坊”建成了年产值过千万的大企业,出席了全军成才标兵表彰大会,受到国家和军委领导的亲切接见。我写成了报告文学,起名叫《禀赋》,在济南军区《前卫报》等报刊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反响。初战告捷,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15.
编辑这一行的职业道德究竟是些什么?这里,我不打算在理论上阐述它的重要性之类,而想就我所接触到的我国前辈作家、编辑家、出版家们在编辑方面的嘉言懿行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总要看一遍”当编辑就要看稿子,这是编辑起码的任务和职责。老一辈编辑对这个“职责和任务”是看得很神圣的。已故作家、《收获》杂志编辑靳以1957年曾对《文艺报》的一位同志说:我虽然做了多年的编辑工作,也谈不出多少经验,但有一件事,至今想起来问心无愧:我没有埋没人才。不论是谁投来的稿件,不论是长篇短篇,我总要看一遍,一个编辑,有了这样  相似文献   

16.
要有所依托     
杂谈文章,不是纯理论文章;而是“寓理于事” 的文章.因此,我们在构思写作时,首先需要考虑在这篇文章当中要摆进去一些什么“事”.这“事”,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多件.如果是多件,最好是以其中的一件为主.当然,在写作之时,并非纯粹是叙述这些“事”;而是以这些“事”作为“依托”,进行发挥,向读者展示其中包含着的“理”.如果这一件(或多件)“事”选得好,那么这篇文章就有了成功的很大希望.1996年7月19日《湖北日报》的“大家谈”专栏登出一篇题为《“减害云”是何物》一文,它就是找到了一个好“依托”,从而做成一篇好文章的典型.该文所“依托”的“事”是:“那天,当孩子说要用‘减害云’来消灭蟑螂时,我竟茫然不知所指,待弄明白他是在说‘灭害灵’时,我差点没有背过气去.事后一想,这过错又确实不应该由孩子来承担的,就连我这个30大好几的成年人对繁体字都半生不熟  相似文献   

17.
谢顾问:近两年来,我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了百余篇“豆腐块”。有人劝我,写点大的吧,老写“豆腐块”没劲。我也想与“豆腐块”告别,可又不知道出路在哪里,请帮助我!81246部队张献根张献根同志:写作如同吃饭,久吃一种东西,难免想换换口味。你想从“豆腐块”中走出来,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个基层业余报道员,是否非要急于与“豆腐块”告别呢阳得冷静作点分析。一般来说,生活在基层的报道几由于接触的部队范围有限,不大可能经常遇到重大新闻线索,而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好人好事,只宜写成一事一报的“豆腐块”,如果你…  相似文献   

18.
说来真“荒唐”,我的第一篇“萝卜条”是管闲事得来的,且登在《解放军报》上!那篇“萝卜条”的题目是《为经商军嫂补习法律课》。说来也巧,当时我们部队正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开展法制宣传月教育活动,这件事我觉得是个新闻,可又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报道,正在这时,一件事情启发了我。一次我上街,看到有些经商军嫂在营销活动中,出售腐烂变质商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本想上前制止,又~想,何必管闲事呢?再说,这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怎么办?何不给领导提个建议,让军嫂们也结合自己的经商活动学学法,懂得遵守职业道德呢…  相似文献   

19.
小杜同志:您好!您在来信中给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报道怎样才能写得更深一点。我考虑了一下,想跟您谈一个问题:采访中的“自我发现”。所谓“自我发现”,就是个人观察、认识事  相似文献   

20.
我刚开始写稿时,写来写去都是周围的人和事。久而久之,便认为通讯员活动范围小.所见所闻有限,“产量”自然无法和那些“满天飞”的专业记者比。不过,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感到,通讯员尽管不具备记者的有利条件,但是可以借鉴专业记者的采访方法。 1987年“五·一”节,我骑车去杭州的途中,看到在一条“义务便民服务”的横幅下,一群个体户正在为附近群众修理钟表、自行车,裁剪服装。凭着新闻敏感,我想这件事可能有点新闻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