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它既是一门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对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人文素  相似文献   

2.
王春梅 《考试周刊》2013,(41):46-47
<正>语文是一门飞扬作者灵性,饱含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它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语言学科,它的特点体现在工具性、思想性、艺术性和综合性上。  相似文献   

3.
孙臻 《文教资料》2011,(16):66-67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育偏重教学内容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不能全面发挥语文学科作为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学生人格素质的特别功能。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它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体现它在儿童健康心理培养方面的作用,这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科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由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的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它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 ,更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载体。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生作为人 ,是一种生长着的生命的存在 ,它需要教师从人文的高度对其的生命发展加以观照。也只有洋溢人性之美的语文课堂生活 ,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 2 0 0 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已把人文性定位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 ,这无疑是语文学科认识的一个重大的超越。下面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就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谈几点…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最具灵性与知性的学科,是最富有人文性和情感性的学科,是最能展示自我彰显风采的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以其独特的工具性和审美意趣,应该是一门最具语文味和最具诗情画意的学科。然而,目前有些语文课上完之后,却让学生兴味索然、昏昏欲睡。难怪语文教育家顾  相似文献   

6.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它既是一门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对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广阔的视野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离开人文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扬起语文教学的人文风帆,在语文教学中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导学生关注人文,走近人文。  相似文献   

8.
邹功能 《广西教育》2008,(35):54-54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偏重教学内容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通俗地说就是“只顾教书,不顾育人”,不能全面发挥语文学科作为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学生人格素质的特别功能。其实,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它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它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卢国珍 《现代语文》2007,(10):109-109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阐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技能,但它又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新课程标准在确定语文学科为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倡导人文性,意味着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阅读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等功能,也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具有灵魂的学科,他飞扬着作者的灵性,饱含着浓郁的人文特色,每一  相似文献   

13.
陈登山 《新疆教育》2012,(18):209-20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的灵性,包涵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强调人的自我完善,注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呼唤人文情怀,凸显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的灵性,包涵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强调人的自我完善,注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呼唤人文情怀,凸显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语文教学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已经打破了单纯地认为语文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的局限性,并明确的提出语文实际上是一门融文学性、文化性、人文性、思想性、审美性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非常强的比较特殊的学科。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生活中的一门学科,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语文与思想性和人文性充满联系,它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语文是一个具有文学性的人文学科,是有生命的,也是有灵魂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写作是语文过程中综合性最强的,不仅需要良好的思维能力,还需要一定的写作水平来把内心所想的表达出来,那么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悟性和灵性?本文将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瑛 《考试周刊》2012,(27):29-30
语文是一门张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因此,它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而且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人格素质的特殊载体。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科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工具学科,它还充满和人性一样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是最具美和灵性的一门学科。回顾过去的语文教学,我们确实在一定层面上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灵动性。因此我们要畅享"语文之美",呼唤"灵性语文",努力使学生在感受语文美的同时能丰富情感,获得智慧,拥有灵性。让我们的学生的生命在美的灵性语文中涌动。  相似文献   

19.
保立昆 《云南教育》2000,(21):15-16
一、语文教学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以前,我们曾把语文学科看作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因而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语言这一工具的“技术训练”。也曾提出过“工具性”和“思想性”结合,这也只是使语文教学成了“语言技术训练+思想教育”,还是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这些做法都背离了语文的基本属性。近来,语文界提出的“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应当说这是认识上的一个很大进步。语文学科既是工具学科,也是人文学科。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语…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