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报纸的批评报道要坚持。表扬,批评,声音都响亮。批评稿写的好,声音有时更响亮。我们坚持批评报道不能动摇。中央支持,群众欢迎,记者、编辑有很大的积极性。坚持批评报道,必须注意: 1、新闻要真实,事实要准确。考虑到广  相似文献   

2.
我原是大兴县委宣传部的通讯干事,1986年调入《北京日报》郊区版当记者。我先后在报纸上发表各类批评稿件30余篇,其中影响较大的稿件有10篇。写批评稿件,自己吃过不少苦头,但也赢得了读者的好评和赞许。通过写批评报道,丰富了自己的采访经验,提高了写作水平,使自己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宁可“伤关系”说情不让步我在大兴县居住,并且负责大兴县的报道。因此,一些乡、村的农民常利用晚上时间来到家里告状、反映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感到很难办,因为  相似文献   

3.
杨乐生 《新闻界》2001,(5):71-71
采写批评稿件,增强报纸的监督功能,不但是记者的天职,通讯员也不能置身其外。许多通讯员朋友讲,写批评稿费力不讨好,而且很难把握尺寸。但笔者从多年来采写的诸多见报批评稿的实践中感悟到,只要出于善意,充分注意以下几点,不但读者喜欢看,被批评者也乐意接受、改正。批评要端正心态。即是一棍子将被批评者置于死地,还是善意帮助其改进工作、改正错误、改变作风。批评不能幸灾乐祸,讲道理必须循循善诱。1994年9月20日,我就《晚霞报》上登载的电视剧《父母官》片名提出批评,肯定了作品的内容,分析了作者的初衷。结果,批…  相似文献   

4.
我是鄢陵县南坞乡的专职通讯员,去年12月我在《河南农民报》上发表了要保护农田水利设施的批评稿,反映本乡水利设施破坏严重的情况。稿件见报后,我预测到,书记非批评我不可。乡里一些人也说,上次你写了批评稿,书记(现已调走)批评了你,这回你又写一篇,情等着好看了。于是,我怀着不安的心情,来到崔书记的办公室,谁知,书记不但不批评,反而说:“你写的那篇报道,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些农民确实不象话,扒井房,破坏水利设施,你反映的问题在咱乡普遍存在,批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1997,(9)
写批评稿要注意把握好三个环节文/李建宁常听一些同行的朋友们讲,批评报道难,弄不好就会引火烧身和给报社带来麻烦。笔者这几年在报社虽然主要从事的是文化报道,但也写过一些批评稿。其中以“见闻录”、“目击记”为形式的批评稿件占有相当数量。回想起来,这些批评报...  相似文献   

6.
“您是北京晚报《古城纵横》的编辑吗?我是日本《读卖新闻》的驻华记者星野,我要给贵报送一份批评稿件,希望能刊登在《古城纵横》这个栏目里……”今年5月20日上午,北京晚报编辑部接到这个电话不久,这位日本记者就来到报社,郑重其事地将一份用中文写的批评稿交到编辑手中。第二天,在北京晚报一  相似文献   

7.
如何坚持批评报道,批评报道成败的关键在哪里?我结合自己的采写体会,谈点粗浅看法。一、新闻要真实,事实要准确。采写批评稿,特别要注意用事实说话,即使记者有话要讲,宁可就实论虚,另写评论,在新闻中尽量少发或不发议论。1983年1月陕西省富平县发生了一起因交通和粮食部门“扯皮”,造成国家粮油调运中断的事件。我经过调查核实,弄清了事实真相和是非。写初稿时,把批评重点放在交通部门上,写了他们的种种歪理,抒发了记者的看法和议论。后细细推敲,稿子长且不  相似文献   

8.
今年第4期《新闻战线》刊登了楠客的文章《要带“责”批评》,提出记者要带着高度责任感去写批评稿,这个看法我完全赞成。楠文还说,“你放了老虎打老鼠,‘舆论’实际上是不以为然的。”不要放掉老虎,我也深以为然。我想饶舌的是,打老虎固然不易,打老鼠的记者们,也是很  相似文献   

9.
我与批评稿     
十多年来,我跟“新闻批评”结下了不解之缘。据粗略统计,从1980年至1992年这13年的时间,我除了采写一些正面的通讯、专访外,还精心编采“小品文”50~60篇,加上其他形式的批评稿,共有120多篇。采写批评稿,是件吃力不讨好的“苦生活”,这是同行们的“共识”。写表扬稿,被采访的对象及其单位领导个个眉开眼笑、皆大欢喜。眼下时兴“拎马夹袋”,还有种种实惠。采写批评稿情况就完全不一样。被采访的对象及其单位领导在感情上就跟记者很对立。认为记者是来找岔子的,故意跟他们过不去,因而大都紧绷着脸,抱不合作态度。尤其是被批评的对象,或是吹胡子瞪眼,或是拍桌子,或是胡搅蛮缠……什么样子的都有。当然人嘛,谁都喜欢表扬,只有傻瓜才愿意登报批评呢!所以很多同行都把写批评稿视为畏途。但是我想,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0.
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记者的使命、责任和义务。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记者适当地采写一些批评报道,对于抨击时弊、伸张正义、激浊扬清,具有积极的作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三等奖作品《四家竟有三家不灵通》(刊于《河南日报》2004年9月8日第7版)就是记者履行新闻舆论监督的好文章。那么,这篇通讯是从哪些方面来做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呢?心装政策,耳听民声写好新闻批评稿,前提之一就是记者要能抓住党和政府重视的、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又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换句话说,记者要心中装有国家政策,耳朵能听到群众的呼声。这样写出来…  相似文献   

11.
1987年6月,乌鲁木齐市青年路菜市场发生一起工商税务人员违反政策,坑害农民的事。我采写了一篇《菜市场风波》的批评性报道。稿子在中央台《全国联播》、《新闻和报摘》节目播出和《新疆日报》刊出后,社会反响较大。回顾此稿采写,对比以前写过的批评稿,我体会到: 一、选材要准。我们的社会有这样一种现象:新闻单位有很大一部分精力是接待上访者,人民群众遇到很多实际问题,上告无门,诉讼无望,便寄希望于新闻单位运用舆论力量上干预。国家法律、中央政策由于执行者水平的差异,各种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出现,导致批评报道的素材比比皆是,写什么不写什么,就成为正确使用“舆论监督”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些记者、通讯员不愿写批评报道,因为怕捅娄子、出纰漏。其实,搞正面报道也会常出纰漏的。纰漏,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因粗心而产生的差错。报道出纰漏,轻则文思混乱,使读者不能正确理  相似文献   

13.
批评报道要写,这是记者的社会责任;批评报道写好,这是记者的写作艺术。但批评报道不仅采访难而且写稿难,弄不好还会“吃官司”。因此,许多记者特别是驻站记者大都不愿涉足这个方面的报道。今年4月,《湖北日报》特意推出了两组批评报道,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被报社内外称之为“成功的舆论监督”。现在回想起来深深体会到,舆论监督的成功在于成功的策划。  相似文献   

14.
和几位新闻界的同志在一起聊天。同行相聚,三句不离本行。一位同志叹苦经说:现在最难写的恐怕要算是批评报道了。被批评单位喜欢挑刺,分明写的是事实,也要和你搅个没完,这倒不怕;还有审稿人员,往往顾忌太多,怕得罪这个那个的,弄得人没有积极性。所以,记者对批评报道视为畏途。对同行所叹之苦,笔者自然也是深有同感的。现在,不少读者对报纸有这么个反映:批评太少且不够尖锐。原因恐怕就在于批评稿难写,不少记者避而远之吧! 我觉得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作为党的报纸,无疑要以激励、歌颂为主,但是,对于一些不良的现象,特别是对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人文关怀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新闻媒体也不例外。笔者最近遇到这样一件事,感到记者在写批评稿件时,人文关怀意识十分重要。去年8月23日,笔者在值班时,见到记者部传来一篇记者采写的批评报道,标题是《草店镇计生站责任人乱收费受查处》。报道中说:“近日,曾都区草店镇纪委对计划生育服务站乱收费责任人马XX、吴XX、周X给予行政记过处分,给予杨XX党内警告处分,并分别给予罚款。”文中点了4位当事人的名字。笔者在看稿时,产生了两点看法:其一,一个乡镇计生服务站乱收费党报应该批评,是不是就该对当事人点名曝光?其二,镇纪委已作了…  相似文献   

16.
开展批评报道是搞好舆论监督、实行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报纸具有战斗力的具体体现。但批评报道采访难、发稿难、人际关系应付难,稍有不慎就会引来官司。笔者在地市级报纸从事采访工作十余年,经常写批评稿件,却没有引起一起官司,不是批评报道没力度,而是把握了批评报道中立场、判断、采访、成文、结尾五个相关连的环节,从而在批评报道中敢于行动而又远离官司。政治立场关党的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党性原则,满怀工作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上明确指出:“党的报刊必须无条件地…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的报纸上,批评稿件是个引人注意、比较敏感而又反响强烈的事物。因为这个,有的职工生怕看到它,有的通讯员甚至记者生怕写到它。其实,批评稿件就象带刺的玫瑰,它香馥扑鼻,逗人喜爱,是报坛这个大花园里的一支鲜花。今年来,我在采写表扬稿的同时,也写了几篇批评稿,其间也听到一些反批评。几番周折,算是尝到了“栽刺”的甘苦。那么,采写批评稿件需要注意什么呢?我的体会是: 一是要与人为善,词真意切。写批评稿件目的在于帮助被批评者认识错误,改过自新,推动工作。众所周知,批评稿件大多反映阴暗面,稍不注意,就容  相似文献   

18.
今年第4期《新闻战线》刊登了楠客的文章《要带“责”批评》,提出记者要带着高度责任感去写批评稿,这个看法我完全赞成。楠文还说,“你放了老虎打老鼠,‘舆论’实际上是不以为然的。”不要放掉老虎,我也深以为然。我想饶舌的是,打老虎固然不易,打老鼠的记者们,也是很有难言之处的呢。新闻界同仁们对老虎与老鼠的含义,是再  相似文献   

19.
在退休后的两年中,我写的批评稿件有14篇发表在《平顶山日报》“读者来信”栏目上,有人问我写批评稿的窍门,我说没有窍门,有的只是下面的几点体会:一是不怕得罪人,亦不怕报复。出以公心,每次都署上真名及详细通讯地址。二是注意收集写批评稿的素材,重点是针对城市在两个文明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是现代媒介的一项重要功能,批评报道是新闻题材的重要品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传播规律,也表明了读者对批评报道的需要。但是,有的党报有分量、有针对性的批评报道难得一见。 批评报道要有突破,关键在于领导支持。对写批评报道的记者要多鼓励,而不是求全责备;对各方面打招呼、通人情的电话,要顶住,而不轻易打退堂鼓;对于批评报道要从政策上扶持,解除记者的后顾之忧,而不是一般性地对待。《南方日报》的做法是把批评报道列入记者每月的考核指标,如果是题材重大、社会反响强烈的,还要重奖,因此在报社形成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