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袁凤英 《文教资料》2009,(11):118-119
语文教学应该是充满诗意的诗化教学.追求语文的诗意就是追求语文的创造、张扬学生充满生命活力的个性、开启潜能无限的心智.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人文学科,教材中的文章俱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富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然而由于应试的压力,语文课堂教学过于追求知识能力的培养,一篇篇优美的富含诗意的文章被瓦解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而言,严重伤害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可见,语文课堂需要诗意。本文通过探讨构建诗意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旨在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感受美、体会美、享受美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张叶英 《文教资料》2008,(4):120-121
语文教师应是胸怀理想,充满激情、诗意的教师.教学语文时,应把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与情感熏陶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精神洗涤、提高审美情趣,通过领略诗意美、享受诗意美、创造诗意美,为今后的生活注入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自从新课改以来,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诗意美就一直都是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一种教学理想境界。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诗意美其实质就是让语文课堂能富有节奏美、能激情四溢、能诗意横生和韵律流转。但很多的中学语文老师因为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等负面因素的影响,语文课堂照本宣科、语言枯燥单调等现象仍然非常普遍。鉴于此,中学语文教师当前非常有必要认真思考和探索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诗意美的行之有效的策略,并付诸实施,从而让中学语文课堂真正能充满诗意和人文魅力,切实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笔者所谓诗化教学,简言之,就是语文教学的整个流程要充满诗情画意。它既引领学生开发性地接受文本内容的诗意美和写技的艺术美,又激赏学生重建更诗意、更艺术的欣赏美和写作美。一.诗歌诗以诗教法  相似文献   

6.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美”,离不开“诗意”。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是一块滋养心灵的沃土,诗意是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的新鲜血液,只有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才能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伍尔夫是一位充满实验精神的小说家,她追求小说艺术形式的革新,追求小说的诗意化。她提出了诗化小说的理论,并且把诗化理论完美地运用于小说实践中,在小说中引进诗的因素,其小说具有浓郁的诗意美。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语文教学曾一度极力追求科学化,追求客观性、确定性、抽象性的目标,醉心于数量化和标准化,过度地进行理性分析,把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的学习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使本来诗意的、审美的、人文的教学向标准化、抽象化、机械化转化,从而丧失了教学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充满灵性的一门学科,鲜活的文字中流淌的是作者心灵的感悟.它凝练着生活之美,创造之美.因此,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课堂亦充满了美的旋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施展语文诗意的、充满情趣的美丽,将会在语文课堂中收获殷实的硕果.  相似文献   

10.
追求诗意就是追求美,它是人的本性和存在方式,教学以诗意追求的方式存在,是中国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课程下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语文诗意的追寻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我们基于对以往应试教育所遭遇的教育实践瓶颈与社会现实尴尬而提出的,也是我们对中外教育的成功经验进行历史反思以后做出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1.
语文之美在于文字所渲染出的朗读美、欣赏美、想象美。一直以来,语文始终追求着一种诗意的教学效果,希望在这诗意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领略自然,感悟人生,剖解生命。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对语文教学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呈现出诸多新气象、新景观。同时,语文教学依然面临着许多新的或旧的尴尬和困境。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情感严重流失,语文教学显得苍白无力,语义变得难学,变得单调乏味。然而,语义教学本来应该充满诗意。诗意的语文就是对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的向往。  相似文献   

13.
让课堂充满诗意,不只是一种教学操作的方法,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艺术的境界.它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文化品位,扫除一切语文课堂的程式化和窒闷,高扬人文的旗帜,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让语文课堂像诗一样激情飞扬,蕴涵丰富;像诗一样意境优美,充满想象和创造.只有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学生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灵,学生的生命.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在每一个课堂中孕育出诗意的心境,进行诗意教学的设计,让学生带着诗意的心境走进教材,在与教材的对话中获得美的情操,培育美的心境,提升他们的人文情怀.诗意的语文呼唤诗意的教师.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充满诗意呢?  相似文献   

14.
杨坪 《语文知识》2011,(1):60-62
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充满诗意之美的力作。作品中自然风景的原始之美,温情纯真的人性之美以及叙述语言的感伤之美使小说叙事充满了诗意。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要充满魅力,首先要真实。给人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美,学生从实实在在的读、说、写、想中受益无穷。小学语文课堂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天成的境界,在于营造一种自然、诗意的氛围。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用智慧去点燃诗意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6.
童心充满诗意,童心饱含爱意,童心富有创意。非常幸福,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一群纯真可爱的孩子,因此我们所追求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是诗意盎然、爱意流淌、创意无限的课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  相似文献   

17.
语文的突出特点是诗意,语文的灵魂和生命也是诗意。没有诗意的语文课是苍白、枯燥的语文课,是没有语文的语文。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多一些诗意,让每一堂语文课都成为一种诗意的生存和栖居。一、理念上追求诗意语文学科是情感的世界,也是诗意的世界。在这个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世  相似文献   

18.
铁凝的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具有独特的诗意美.这种诗意美凝聚在象征物和优美的画面里,凝聚在诗化和抒情散文化的结构中,凝聚在抒情和哲理性的语言里.这种诗意美是作者借鉴诗歌、抒情散文特质融会于小说创作的结晶,是当代小说史上创作的突破和创新,具有创作实践上的指导意义和理论探索中的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19.
遵循古诗词固有的规律,以古诗词的韵律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进行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帮主学生感受到格律之美,促进学生的积累和发展,还可以让课堂变得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充满浓浓的诗意。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是诗意。诗意,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对话、民主交往过程中学生充满生命激情的诗意行为,为学生主动发展、生动发展提供诗情的舞台。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