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莹 《辅导员》2013,(4):55-55
<正>低年级的作文教学是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的训练.高年级是命题作文,三年级则是由看图写话向命题作文的过渡。训练的方式是由有图到无图,由无题到有题:从命题看图作文,到命题自己选材作文。怎样完成好这个过渡.为高年级命题作文打下基础呢?我在实际工作中边学习边摸索,有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一、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一)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必要性。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有图作依据,学生可以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分析和联想写出一段或几段话来。三年级的习作.逐渐地取消了图画,向命题作文过  相似文献   

2.
张莹 《辅导员》2013,(6):55
低年级的作文教学是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的训练.高年级是命题作文,三年级则是由看图写话向命题作文的过渡。训练的方式是由有图到无图,由无题到有题:从命题看图作文,到命题自己选材作文。怎样完成好这个过渡.为高年级命题作文打下基础呢?我在实际工作中边学习边摸索,有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一、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一)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必要性。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有图作依据,学生可以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分析和联想写出一段或几段话来。三年级的习作.逐渐地取消了图画,向命题作文过  相似文献   

3.
“看图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育表达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抓好看图是指导写看图作文的重要环节,因为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看懂图意,才能准确地表达。现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既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可是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言语表达水平低下,具体形象思维仍占据重要地位。这就给作文教学的起步带来了阻碍。看图作文是用文字表述图意,再现图画内容的一种作文练习,其图画有鲜明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相似文献   

5.
“看图作文”这种作文训练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在“看图作文”中,图是供观察的对象,也是理解图意的凭借。因此,要让学生清楚知道图中的内容并懂得它的意思,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看图,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相似文献   

6.
正【写作引路】看图作文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里我们所说的看图作文,顾名思义,就是要看图画或照片来写文章。要使文章能准确地反映图意,看清画面是不可忽视的。但画面只是"瞬间"情景,静止的东西,我们要写好看图作文还要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也就是说要注意如下方面:一是要仔细观察图画,把握图画的内容。看图作文关键是要观察画面。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准确  相似文献   

7.
李田 《辅导员》2014,(14):127-127
看图作文是小学低年级的一种作文训练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看图作文的图画形象真切,内容生动活泼,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写好看图作文呢?在我所任课的班级,经常采用以下教学三部曲,同时也不断完善教学手段。结果证明,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相似文献   

8.
杨远猛 《成才之路》2009,(18):86-87
作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最感苦恼的是“无米下炊”。究其原因,并非生活中真无“米”。而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还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作文材料。观察作文。就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中心的作文训练,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观察作文,充分发挥多媒体组合的整体优势,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看图作文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的主要形式.读图具有教化、审美、愉悦、训练等功能,以培养观察力、思辨力和表达力.看图作文可写记事、写人、状物、说理等各种体裁的文章.看图作文要仔细观察,弄清图意;照应画意,拟定题目;根据要求,确定体裁;围绕画面,发挥想象;巧妙构思,快速成文.在看图作文时不能离开图,不能囿于图,不能曲解图,不能篡改图.  相似文献   

10.
看图作文是小学生的一种重要作文形式,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好方法。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看图作文呢,我觉得要注意以下两点:一、仔细观察,看懂图意看图作文关键在看图,也就是观察,通过观察了解画面内容,理解图意,如果是单幅图,重点观察人物的表情、神态、动作、身份;其次观察背景,弄清时间、地点、环境,从而了解内容。如果是多幅图,则可按照单幅图的观察方法按顺序一幅幅看,了解画面内容以及画幅之间的联系,先把握故事情节再动手写作。二、展开想象,丰富画面内容想象是看图作文一种不…  相似文献   

11.
“看图学文”课是由图画与说明图意的课文组成的教学内容,图画形象地表达了课文内容,课文准确地叙述了图上的事物。它把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结合起来。看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发展思维;学文,可以使学生了解怎样用恰当的语句表达图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图文结合,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步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2.
看图作文的目的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描述客观事物的能力,要描述得准确细致,就需要对客观事物有明晰的认识,因此,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是看图作文的第一步。静止的图画只能反映出事物变化的横断面,与生动多变的真实事物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是写好看图作文的重要一环。由此可见,指导学生看图作文,应抓好三个环节:看图──想象──表达。一、看图。指导看图要注意四点:其一是要看得准确细致,对画面的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其二是看懂图意,理解画面上的人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三是观察要有顺序,这是语言表达有条…  相似文献   

13.
看图作文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语言表达等能力,还可以后发他们想象,发展思维。它是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小学看图作文中,有的直接点出题意,有的却“无题”,需要自拟。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反复观察、弄清“图”与“文”的关系,审清图意后确定文题,以便在作文中突出国中所要表现的  相似文献   

14.
教学要求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培养观察能力。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教学过程 一、看懂图片。概括图意1.回顾看图作文的写作要求。师:写过看图作文吗?知道写看图作文要注意什么吗?(看:看懂画面内容。想:想象画面内没有画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观察、观察再观察”,这是俄国生理学家巴浦洛夫的座右铭。这一“法宝”同样适用于看图作文教学。因为看图作文内容来源于图 ,学生须凭借画面写文 ,因而观察显得尤为重要。  一看 :整体观察 ,初知图意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 ,但观察时普遍带有随意性 ,不善于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 ,我要求学生从整体着手 ,把人、物和周围的景物联系起来观察 ,弄清这幅图 (或几幅图 )讲什么 ,是写景或是写物 ,还是写人记事 ,用一两句话说出图意。这样学生观察时的心理活动指向集中 ,就能较快地抓住画面的主题。  二看 :…  相似文献   

16.
看图作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在看图作文中,图是学生观察的对象,也是理解图意的依据,看和想是看图作文的两大过程,对图怎样看,怎样去想,直接关系到学生写作的成败。一、关于“看”学生既要把图看懂,又要看仔细,只有把图看懂了,才不会写错,...  相似文献   

17.
在看图学文中培养学生能力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小学尹丽萍小学语文中的看图学文是由图画与说明图意的课文组成,图画是客观事物形象的反映,课文表达了图画的内容。它把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紧密结合起来。看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发展思维;学文,可以使学...  相似文献   

18.
看图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当然也是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写作训练,更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必不可少的环节。开展看图作文教学好处很多,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看图作文教学。可以根据小学生成长的心理特点,以图为题材,进行“看、想、说、写、听”五步作文训练,让学生通过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动耳的过程,来观其图、辨其意、动其思、言其说、写其文、听其韵,进而有效地达到训练学生的作文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看图作文,是根据画面所描绘的内容,结合一些合理的想象写成的文章。这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练笔手段。通过看图作文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看图作文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看”。在看图作文中,看是基础,是前提。不管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都要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图画。观察的顺序和方法,可以从近到远、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人到物,反之亦能。一般应根据图的内容而定。先纵观整体,获得初步印象…  相似文献   

20.
看图写话是培养低年级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看图写话的形式可以分为单幅图和多幅图。本文提出通过指导"观图意",提高观察能力;启发"想图意",培养抽象思维;诱导"说图意",培养口语表达;训练"写图意",发展创新思维这四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突破看图关,解决下笔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